网站首页
数字报首页
版面导航
第01版:头版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基层
第04版:综合
第05版:聚焦
第06版:关注
第07版:理论
第08版:理论
标题导航
法治服务面向全国的算力保障基地建设
法治服务全国重要的资源精深加工基地建设
法治服务新能源动力电池及材料研发生产基地建设
为新型工业化高质量发展增添法治力量
版面概览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7版
首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末版
发布日期: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文章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法治服务新能源动力电池及材料研发生产基地建设
■孟庆艳
2024年贵州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全力建设“六大产业基地”,新能源动力电池及材料研发生产基地建设位列其中,足见贵州省在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和发展新型工业化方面的决心。
贵州省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进一步推动了动力电池及新材料相关产业的发展。2023年前三季度,贵州全省新能源汽车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74.7%;截至2023年12月22日,全省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27.48万辆,较2022年增长11.53万辆,其中纯电动汽车保有量20.98万辆。贵州省新能源电池及新材料研发建设在产业规模、企业发展及供给能力方面持续增强。新能源电池及材料产业规上工业总产值从2020年120亿元增长至2022年532亿元,年均增速达102.7%,连续三年实现翻番;2023年,完成工业总产值695.05亿元,较上年度增长超过160亿元,规上工业增加值较上年增长1.8%。引进了宁德时代、比亚迪、湖南裕能、深圳盛屯等头部企业入黔发展,在其带动下,本土企业也有长足发展,中伟新材料、振华新材料、安达科技等迅速成长并成功上市。全省已形成动力电池产能37GWh;磷酸铁锂正极材料产能45万吨;磷酸铁产能93万吨;三元正极材料产能10.8万吨;钴酸锂产能0.3万吨;锰酸锂产能1.7万吨;负极材料产能37.4万吨;电解液产能5.3万吨,有效支撑贵州省新能源动力电池及材料研发生产基地建设。动力电池及材料基地建设发展离不开丰富矿产资源的支撑。贵州地处西南地区,近年来紧盯国家能源资源安全和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需求,坚持以“多找矿、找好矿、找大矿”为目标,从2022年开始推进全省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在优势矿产资源找矿过程中取得重大成果。其中,磷矿找矿取得重大突破,探获磷矿资源量6.5亿吨;在黔中地区圈定全隐伏大型铝土矿矿体1个,探获铝土矿超过5000万吨,取得黔中地区铝土矿找矿近30年来的重大突破。在黔西北,贵州找到全国少有的高品位铅锌矿床,新增铅锌矿20.7万吨,取得继2015年以来在该地区新的重大突破;探获的锂资源量47万吨,超过上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的总和。
充分发挥政策法规的引领和推动作用,明确产业发展思路和目标,助力推广应用
2023年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快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推进“电动贵州”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6年,全省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到70万辆,新能源汽车在新车销售中占比达到40%。举措之一是强化公务用车示范引领。2024年起,全省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等单位原则上新增和更新的公务用车全部采用新能源汽车或清洁能源汽车,特殊情况例外。举措之二是加大公共交通领域推广力度。2024年起,各市(州)新增和更新的城市公交车中新能源汽车占比达到90%以上,其中贵阳市达到100%,鼓励全省农村客运车辆采用新能源汽车。在配套设施建设方面,全省建成充换电站2300座以上,充电桩49万个以上,其中公共充电桩5万个以上,充电服务能力达到480万千瓦,初步形成新能源汽车整车和动力电池等配套产业协同发展目标。该意见明确在资金使用、用地需求、项目建设、科技创新等方面为动力电池发展提供保障措施。2023年,贵州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印发《贵州省新能源动力电池及材料研发生产基地建设规划(2022-2030年)》,明确了2025年及2030年贵州省在新能源动力电池及新材料基地建设方面的奋斗目标及实现路径、重点任务、保障措施等具体任务,该规划是推动贵州发展新能源动力电池及新材料发展的高质量指导性文件。2023年6月,贵州印发《贵州省项目建设年活动实施方案》。方案提出,加快建设新能源动力电池及材料研发生产基地。加快新能源电池及材料产业延链补链强链,优化“一核两区”布局,加大重点园区建设力度,推动已建成项目加快释放产能,加快构建上中下游有效衔接、功能配套完善的新能源电池及材料产业体系,推动实施贵州磷化(集团)20万吨/年磷酸铁等项目建设。此外,方案还提及,大力实施新能源电池及材料快速扩能等项目建设。2024年贵州省新型工业化工作领导小组印发《关于加快建设贵州新能源动力电池及材料研发生产基地的实施意见》,分别从打造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壮大市场主体、构建产业创新体系、强化资源要素保障等四个方面提出具体政策措施;明确提出要打造“动力电池+储能电池”产业发展双赛道,加快推进“电动贵州”建设,建设国内重要的新能源动力电池及材料研发生产基地。密集出台的指导意见、规划等为贵州动力电池发展及材料基地建设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法治服务保障新能源动力电池及相关产业高质量发展
在加速实现“碳中和”目标的背景下,动力电池借助电动汽车的再度推广,将迎来“二次发展”。动力电池技术正在从液态锂电子到半固态、固态电池技术过渡,固态电池能量密度更高,安全性能更好,是电动车的第二次能源革命。贵州省在新能源动力电池及材料基地建设方面应避免低端产品和技术的重复,着眼未来和前沿科技,超前规划布局。为引导产业加快转型升级和结构调整,适应国家总体资源开发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等法律法规要求,工业和信息化部于2024年6月发布新版《锂离子电池行业规范条件》,明确要引导企业减少单纯扩大产能的制造项目,加强技术创新、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进一步提高企业研发经费及工艺改进费用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进一步加强锂离子电池行业规范管理,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贵州省应结合新版《锂离子电池行业规范条件》开展市场调查,关注市场发展,及时出台新政策或调整已有政策规划,以适应国内外市场变化。新能源动力电池及材料是资本追逐的热点,是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机遇。也正因为其市场前景广阔,也导致许多地方、许多企业盲目投资,出现国内产能过剩的情况。据安邦咨询提供的数据和信息显示,目前国内动力电池市场已经出现供大于求的局面。一方面是头部企业扩张迅速,作为国内动力电池巨头之一的亿纬锂能出现固定资产和在建工程三年翻了超过4倍,自身可能出现产能过剩的情况。另一方面受国际市场影响,出海受阻,对外销售营收为负数,净利润出现下滑。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目前国内动力电池及材料生产产业的一个发展趋势以及存在的问题和潜在风险。贵州省如何避免出现类似风险,党委政府和各行政部门应当密切关注此动态,及时作出调整的应对策略,以确保新能源动力电池及材料基地建设的高质量发展。
法治服务保障新能源动力电池产业创新发展
作为电动汽车的核心,电池技术的发展是关键。中国汽车制造企业不断突破技术瓶颈,具备持续更新迭代的能力,特别是在电池及智能化部件方面,对外已有自己的优势,逐步成为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内容,这些都离不开政策法规的支持。早在2016年国家就成立了国家动力电池创新中心,致力于创新体制机制,大力推进动力电池技术研发、测试服务、产业孵化,加快实现科技成果的转化,提升我国动力电池整体能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2020年,在工业和信息化部指导下,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编制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2.0》。2.0版本对2016年发布的技术路线图1.0版本进行了改进和完善,确认了全球汽车技术“低碳化、信息化、智能化”的发展方向,为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高质量发展奠定基础。
法治服务保障新能源动力电池产业与生态保护协调发展
动力电池的回收与生态环境保护息息相关。目前在电池回收领域有《十四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管理暂行办法》《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服务网点建设和运营指南》等规划、办法。动力电池回收有着广泛的国内国际市场,需要充分发挥梯次利用、再生利用方式各自优势,规范回收渠道和回收流程,提高回收工艺技术,着眼国内国际市场,发掘电池回收行业的经济效益。随着新动能电池与材料技术的迅速发展,电池回收的专业性要求更高,对政策法规的需求亟待进一步细化和完善。如责任主体细化、监管机制落实、回收操作配套制度等问题。前端和终端产业的快速发展,必然导致动力电池回收量的激增,如果不能科学有效地回收利用,会造成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等不可逆问题以及回收中的安全问题。
(作者孟庆艳系贵州省社会科学院法律研究所副研究员)
贵州省互联网出版业务许可证:黔新闻出网版准字第046号黔ICP备05003182号-1 Copyright @ 2003-2023 DDCPC.COM 贵州法治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主管主办 技术支持:
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