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
紫云:加强家庭纠纷调解 建设平安幸福小家
紫云妇联工作人员深入村寨开展矛盾纠纷回访工作。

  ■ 记者 张光平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家庭和谐是社会稳定的基础。
  2020年3月,紫云自治县成立婚姻家庭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并设置工作室在该县妇联,组建以妇联干部和人民调解员为主,律师、党员干部、妇女代表、巾帼志愿者为补充的婚姻家庭矛盾纠纷调解队伍,推动婚恋家庭纠纷人民调解、司法调解有效衔接,根据不同婚姻家庭纠纷的特点,对家庭暴力问题、情感纠纷问题、抚养、赡养、扶养问题、其他涉及婚姻家庭方面的纠纷提供针对性、个性化调解服务。截至目前,全县共建立了189个婚姻家庭纠纷调解工作室,实现乡镇(街道)、行政村(社区)全覆盖,拥有县、镇(乡)、村级婚姻家庭矛盾纠纷调解志愿者千余人。
  日前,记者来到紫云自治县妇联,就其如何以家庭“小安”促进社会“大安”,以“小切口”推动“大民生”,减少不和谐、不稳定因素,为推进和谐平安建设作出的成绩进行探访。
  “组建婚姻家庭矛盾纠纷调解队伍以来,我们妇联以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为契机,准确把握家庭社会问题的新形势、新特点、新任务,进一步强化工作举措、创新工作机制,全方位构建婚姻家庭矛盾纠纷化解的工作链,真正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家庭纠纷的产生。”紫云自治县妇联主席陈珊介绍,她们推出了“联、宣、排、调、记”工作法,着力建强维护妇女合法权益的“坚强阵地”和“温暖之家”。
  “五字”工作法即是发挥“联”字优势,整合调解力量和资源,建强纠纷调处网络;做好“宣”字文章,开展普法宣传,增强妇女维权意识;强化“排”字落实,做好信息收集,促进纠纷发现在早;做实“调”字功夫,推动纠纷化解在小;注重“记”字留痕,实现调解全程可溯来开展工作。自“五字”工作法推广以来,基层妇联干部和调解志愿者根据基层具体情况探索创新适合自己的调解工作方式方法,有效助力基层社会治理。
  “你作为媳妇,作为一个母亲,不让丈夫省心,不让娃娃们有面子,你还有理了?”在五峰街道甘桥村万家冲组,85岁的婚姻家庭矛盾纠纷调解志愿者张成英老人对一户婆媳关系紧张的家庭进行调解,面对老人的责问,这位当了10年婆婆的妇女羞愧地向儿媳道歉示好。
  “不用一天疑神疑鬼的,有委屈也要说出来,要会维护自己的权益,还是要多少学点法。”在五峰街道办事处五峰社区接待室,作为巾帼调解团成员的党支部书记、主任付燕萍与居民谭珍菊拉家常结束后,一字一句向她解读《妇女权益保护法》相关法条。
  “今天是最后一次调解了,俗话说得好,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眠。如果婚姻真的没有维持的必要,大家就和和气气分手。千万不要有过激的行动,法治社会,不要为冲动买单。”在猫营镇大河村婚姻家庭纠纷调解室,该村妇联主席李青苦口婆心对正在闹离婚的夫妻双方长辈进行化解。
  “对于各个基层婚姻家庭纠纷调解室的工作开展情况,我们妇联经常进行督导,大家在调解方面对症下药,效果还是可以。”陪同记者采访的紫云自治县妇联副主席罗丹凌介绍,工作中,基层婚姻家庭纠纷调解室和志愿者们摸索出“背靠背”调解法、“面对面”调解法、换位思考法、甜蜜爱情回忆法、亲情融化法、搁置争议法、逆向思维法、冷处理法等调解技巧,有效提升了婚姻家庭矛盾纠纷调解成功率。
  “婚恋调解技巧看似复杂,其实就是‘法、理、情’的综合驾驭。”陈珊说,一般的民事案件调解,运用“法”和“理”比较多,但家事案件非常重视“情”的方面,打好“感情牌”,才能让调解显得更加有温度,“‘言归于好’是这支婚姻家庭矛盾纠纷调解队伍工作的最终目标。”
  下一步,紫云自治县妇联将招募新的婚姻家庭矛盾纠纷调解志愿者,挖掘“专业+兼职+志愿”服务新模式。通过强化培训和健全工作模式,培养出一支精业务、高素质的调解员专业队伍。后续,还将邀请资深专家进行主题授课,从反对家庭暴力、危机婚姻诊疗、法律服务、调解人员自我管理等方面进行培训,最终实现婚姻家庭矛盾纠纷调解志愿者“持证”上岗,聚焦“除险保安”主题主线,以真情为“针”、以机制为“线”、以专班为“引”,充分发挥基层妇联作用,凝聚妇女群众力量,从严从细从实开展家庭婚恋纠纷排查化解行动,创新发展“枫桥经验”,打造“紫云模式”,为促进家庭和谐社会稳定贡献巾帼力量。

贵州省互联网出版业务许可证:黔新闻出网版准字第046号黔ICP备05003182号-1 Copyright @ 2003-2023 DDCPC.COM 贵州法治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主管主办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