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发布日期:
就地调解 上门调裁 云上调处
——黔东南州推动劳动争议调裁服务下沉基层
  ■ 通讯员 龙静 赵艳萍
  黔东南州畅通劳动人事争议案件调处维权通道,通过就地调解、上门调裁、云上调处等措施,积极推动劳动争议调裁服务下沉基层,让劳动者解决争议、维护权益“少跑腿”,甚至“零跑动”。
  多方联动就地调解
  劳动者陈某在工作期间受伤,经人社部门认定为工伤,但用人单位迟迟未按规定支付工伤待遇赔偿款。于是,陈某通过剑河县人民法院“总对总”调解平台申请调解。
  经剑河县人民法院委派,剑河县革东镇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中心接到陈某的调解申请,第一时间联系并组织双方当事人进行调解。经调解员释法析理、分析利弊,双方当事人最终达成调解协议,用人单位向陈某支付工伤赔偿款8.5万元。
  近年来,黔东南州依托乡镇(街道)公共事务服务中心等服务平台,加强基层劳动人事争议调解组织建设,将劳动争议调解组织向基层延伸。建立专(兼)职仲裁员分片联系基层调解组织机制,明确县级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1名仲裁员联系2至5个乡(镇)、街道,负责专业指导协调,就地调解争议。截至目前,全州建立基层劳动人事争议调解组织508个,明确分片联系专(兼)职仲裁员90人。今年以来,全州基层调解组织调处化解劳动争议纠纷200余件。
  流动仲裁庭上门调裁
  今年4月1日,凯里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流动仲裁庭”在黔东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开庭,对46名劳动者与某企业劳动争议案件进行现场庭审。
  庭审现场,仲裁员听取当事人诉求,向当事人解释相关法律法规,引导双方通过协商和调解解决纠纷,最终以调解结案,涉及金额87.29万元。
  近年来,黔东南州探索完善劳动人事争议纠纷多元预防调处化解综合机制,针对仲裁办案周期相对较长、群众往返奔波次数多、维权成本高情况,推行“流动仲裁庭”上门庭审,变坐等办案为上门办案,将调解裁决延伸至矛盾发生的第一线,推动维权服务“零距离”;通过“流动仲裁庭”以案释法、以案普法,起到调处一案、宣教一片效果,不断增强劳动者依法维权和用人单位履行用工责任的意识。
  借助平台云上调处
  劳动者谭某被用人单位拖欠工资4万多元,于是向黔东南州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提出劳动争议仲裁申请。
  经电话联系,仲裁员得知申请人当时已到外地务工,无法来到现场面对面调解。为减少诉累,并征得双方当事人同意,仲裁员通过微信视频的方式开展线上调解,经耐心深入释法说理,促进双方达成一致——以分期的方式支付拖欠工资。
  黔东南州各级仲裁机构推广运用全国“互联网+调解”平台、贵州省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互联网服务平台、微信视频等信息化手段,打破劳动争议调裁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帮助当事人节约诉讼成本、减轻诉累。同时,与法院、工会等建立“总对总”在线诉调机制,对案情简单、双方当事人同意网络庭审的案件,及时使用“网络庭审管理功能”庭审,推动仲裁案件审理“零跑动”。
  今年以来,黔东南州劳动人事争议调解组织在“全国劳动人事争议在线调解管理平台”受理调解申请87件,已调解成功62件。

贵州省互联网出版业务许可证:黔新闻出网版准字第046号黔ICP备05003182号-1 Copyright @ 2003-2023 DDCPC.COM 贵州法治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主管主办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