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7版
发布日期:
增强基层民警保护犯罪现场的问题研究
  ■李星瀚
  犯罪现场是指犯罪人在犯罪过程中,遗留下来的一切与罪行相关的线索和证据,它是指犯罪行为人在一定的时间、空间中进行的犯罪活动,其与空间中的事物存在着各种不同程度的联系,因而其所涉相关事物的形态也与初始有所不同。它包括了许多与犯罪相关的资料、证据,是公安机关对犯罪行为进行追查、审讯、侦破的重要资料。在保护犯罪现场方面,我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二条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义务保护犯罪现场,并立即通知公安机关派员勘验。”这一法规明确指出,保护犯罪现场是法律赋予每一个公民的义务,保护犯罪现场人人有责。犯罪现场保护是公安机关一项重要的职责,它不仅关系到对犯罪行为的调查和取证,也直接关系到案件的侦破和诉讼。然而,当前基层民警在保护犯罪现场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影响了案件的侦破和诉讼进程。本文旨在探讨当前基层民警保护犯罪现场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在刑事案件中,现场勘验检查是侦破案件的重要前提,也是查明案件事实的重要线索。对犯罪现场进行保护是检验工作的基本环节,是现场勘验检查工作质量的重要保证。有研究指出:能否迅速地侦破犯罪案件,主要依赖于现场勘验的成功与否,这通常依赖于犯罪现场保护的质量。在犯罪现场,只要有犯罪资料的损毁或遗失,就会造成现场的痕迹、物证的损失,使勘察工作失败。即便是犯罪嫌疑人刚被带到法庭上,在没有确凿证据的情况下,这一过程看起来也是软弱无力的。所以,基层民警对犯罪现场进行有效保护的职责十分重大,影响深远。
   犯罪现场保护的重要性
  一是有利于对犯罪证据进行收集。犯罪现场是搜集犯罪者犯罪证据的一座“宝库”,是搜集犯罪者罪行的重要线索。犯罪嫌疑人在准备作案工具、提前踩点、蹲点看守、隐藏犯罪证据等过程中,经常会遗留一些不同程度的痕迹,比如指纹、脚印、血液等较为常见的痕迹,也会有毛发、汗液、排泄物等。另外,案发现场还可能发现有花粉、矿物泥土、衣物纤维、动物毛发、树叶等,这些都是罪犯所处环境的特征。虽然这种线索看似无足轻重,犯罪分子在掩饰或者清除现场的时候也很容易忽略掉,但是这些物证却可以给破案带来意想不到的作用。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在对犯罪现场进行有效保护的前提下,使侦查机关能够及时找到并提取出充分有力的证据,以便证实犯罪人的犯罪事实。
  其次,有利于改善勘验检查与案件侦破的效率。在一个刑事案件中,侦破案件讲究争分夺秒,要尽量节约人力、物力和财政资源。在案发后,如果有适当的现场保护措施,那么,现场勘验人员一到现场,就可以着重于对作案相关的痕迹、物证、尸体、人员等进行勘验,以此来提升犯罪现场勘查的质量与效率。反之,若犯罪现场未被恰当而迅速的防护,则死者及其家属、好奇的路人、最先赶到的警方等可随意出入案发现场,前后走动、接触、随地吐痰、乱丢烟蒂、挪动人体等,其指纹、足印、口涎、烟蒂等均可能和罪犯所遗留的痕迹混杂在一起,各种物证及案发现场原有状况均会有不同程度的损毁。如果犯罪现场没有得到有效保护,抵达犯罪现场进行勘察的人员,势必要花费很多的时间与精力去清理、筛选那些不相干的人留下的线索。在现场勘查过程中,物证方面,往往会造成某些关键证据的损失,给案件的侦破带来极大的困难。为验证犯罪事实是真实存在的,勘察人员经常要对现场进行多次勘验,极大地影响稽查破案工作的效率。
  第三,有利于紧急措施的实施。在刑事案件发生后,要迅速、有效地采取措施,在现场设立必要的警戒和封锁,并给予犯罪现场足够的保障,不但能够迅速、高效地制止犯罪,而且能够将正在实施或者没有时间逃跑的犯罪嫌疑人抓捕并控制起来;此外,保护好犯罪现场还能防止突发事件中人员的伤亡和财产损失,有利于更好地对伤员进行急救。
  第四,有利于对犯罪现场勘验情况的保密。现场勘查属于刑事侦查手段,在案情尚未查明的情况下,必须严守秘密,这是铁一般的纪律,但是保密的前提是要能够对犯罪现场进行积极和恰当的保护。例如勘察人员有没有取得物证或有价值的线索,以及他们掌握了哪些关键证据等等,如果犯罪分子知晓警方已经掌握了这些信息,便会有针对性地进行规避,如伪造现场、掩饰、毁灭证据、逃逸等,将更加不利于案件侦破。在犯罪现场得到良好保护的情况下,这些相关信息只有犯罪现场勘察人员和罪犯才能知晓,其它无关人士并不知晓,从而能够很好帮助警方查明罪犯证言的真伪。
  当前基层民警保护犯罪现场存在的问题
  一是现场保护意识不足。部分基层民警对犯罪现场保护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对现场保护措施的重视。这导致了一些本可以避免的证据损失和侦查困难。二是专业技能和知识欠缺。一些基层民警缺乏对犯罪现场保护的专业技能和知识,无法对现场进行正确的勘查和取证。这不仅影响了证据的收集和案件的侦破,也可能导致证据被破坏或丢失。三是现场保护措施不力。部分基层民警在保护犯罪现场方面措施不力,缺乏有效的管理和监督机制。这导致一些不规范的现场操作和证据损毁灭失。四是缺乏标准化操作流程。许多基层公安机关缺乏针对犯罪现场保护的标准化操作流程,使得民警在现场保护工作中无章可循,影响了工作的规范性和效率。五是缺乏及时有效的信息反馈机制。当前基层民警在保护犯罪现场方面还存在缺乏及时有效的信息反馈机制的问题。这使得上级机关无法对现场保护工作进行及时的指导和监督,也影响对问题的及时发现和解决。
  加强基层民警保护犯罪现场能力的对策
  一是提高基层民警对保护犯罪现场的重视程度。通过加强宣传教育,使基层民警认识到保护犯罪现场对于侦查工作的重要性,增强其保护现场的意识。二是加强基层民警的现场保护培训。通过专业的培训课程,提高基层民警的现场保护知识和技能,使其能够更好地保护犯罪现场。三是建立现场保护与侦查工作的衔接机制。通过建立信息传递和沟通机制,确保基层民警在保护现场的过程中能够及时将相关信息传递给后续的侦查人员,为侦查工作提供便利。
  为了落实上述对策,以下具体实施方案可供参考:
  一是开展宣传教育活动。通过组织开展专题讲座、案例分析等形式,向基层民警宣传保护犯罪现场的重要性,提高其保护现场的意识。二是加强培训课程建设。邀请专业的犯罪现场勘查人员担任培训讲师,向基层民警传授现场保护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包括如何正确封锁现场、如何收集和保存证据等。三是建立信息传递和沟通机制。制定相应规定和制度,要求基层民警在保护现场的过程中及时将相关信息记录下来,并在第一时间传递给后续的侦查人员。同时,建立相应的沟通渠道,方便基层民警与侦查人员之间的信息交流和协作。四是定期进行自查和评估。定期组织基层民警对自身在保护犯罪现场方面的工作进行自查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进行整改和提升。同时,上级部门也可以定期对基层民警进行评估和监督,确保对策的有效实施。五是引入先进的科技手段。通过先进科技手段,如无人机、摄像头等设备,辅助基层民警对犯罪现场进行勘查和保护。这些设备可以提供更加全面、准确的现场信息,提高现场保护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六是加强与其他部门的协作。如加强与法医、鉴定机构等部门之间的合作,共同开展犯罪现场勘查和保护工作。充分利用各部门的优势和资源,提高整体工作效率和质量。七是建立奖惩机制。对在保护犯罪现场工作中表现优秀的基层民警给予表彰和奖励,同时对工作中出现失误或疏漏的民警进行相应的惩罚和处理。此举能够激励基层民警更加积极地投入到犯罪现场的保护工作中去。
  (作者系贵州警察学院2020级侦查学专业学生)

贵州省互联网出版业务许可证:黔新闻出网版准字第046号黔ICP备05003182号-1 Copyright @ 2003-2023 DDCPC.COM 贵州法治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主管主办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