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数字报首页
版面导航
第01版:头版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基层
第04版:聚焦
第05版:关注
第06版:综合
第07版:公告
第08版:区域
标题导航
综合履职 “未”爱护航
盗电动三轮车电机转卖获利 两男子被判刑并处罚金
遵义播州消防开展电动车消防隐患专项整治
安装GOIP设备帮助实施诈骗 被告人获刑二年六个月
公 告
版面概览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
首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末版
发布日期: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文章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贵阳市南明区人民检察院:
综合履职 “未”爱护航
■ 记者 李雅
以法之名,护青春无恙。
为准确适应、把握新时代未成年人司法保护的新要求,不断推进专门队伍力量与综合履职的双重强化,贵阳市南明区人民检察院立足未成年人检察办案团队的建设和发展,推动未成年人保护力量汇聚和职能融合。
日前,南明区人民检察院办理一起女童小花(化名)被性侵害案件中,除依法严惩施害者外,还关注案件背后家庭监护缺失、被害女童身心健康修复治疗等诸多问题。及时介入并开展多元救助,通过多方协作配合,在心理疏导、跟踪帮助、督促履行监护职责、协调就学等方面综合履职,启动司法救助程序为女童申请了3万元司法救助金,同时委托第三方监管按期发放司法救助金,切实保障救助金用途及效果。
2023年11月,南明区人民检察院未检部门审查逮捕张某(化名)强制猥亵案时,认为该案被害人小花可能符合司法救助条件,遂根据《南明区人民检察院刑事被害人救助衔接机制实施办法》及时将该线索移送控告申诉部门。经控申部门核实,被害人小花一家系外来务工人员,父母离异多年,父亲常年在外省务工,收入不高,母亲去向不明,仅小花与奶奶租住在南明辖区。小花奶奶系文盲,靠打零工获取微薄收入,祖孙二人经济困难。犯罪嫌疑人张某是祖孙二人的邻居,张某利用小花父母不在身边,且家庭经济不宽裕的情况,通过为小花奶奶买药、帮祖孙二人缴纳房租等博取信任从而实施侵害,后因小花不堪忍受选择报警才让张某罪行暴露。为及时帮扶救助,检察机关立即启动司法救助程序为小花申请了3万元司法救助金。
针对小花长期多次遭受其信任的熟人性侵害,极有可能出现心理创伤的案件特点,南明区人民检察院启动司法救助程序同步联系专业人员对小花开展心理测评、跟踪疏导,委托经验丰富的社工老师负责定期联系沟通,及时掌握小花情绪并开展疏导。在帮教人员的陪同下,经医院诊断,小花患有重度抑郁症。为保证小花基本生活及就医需求,检察机关与帮教团队征求小花及其监护人意见后研判决定,司法救助金委托第三方定期定额分批次代为发放,检察机关对救助金发放和使用实时监管,并约定发放方式根据实际情况可适时调整变更,确保救助金扶危济困实效。
办案中,南明区人民检察院检察官发现小花的监护人常年在外务工,将小花交给奶奶监管,亲子监护缺失,反映出本案的发生与监护人监护履职不力密切相关。检察官通过“访、谈、宣、学、督”五步法对小花的监护人进行监护督促,并向小花的监护人发出《督促监护令》,引导其进行家庭教育学习。同时联系街道、民政、妇联、教育、公安等部门对小花开展综合救助。目前,小花的父亲已回到贵阳市务工,照顾、陪伴小花的时间增多,监护质效有了明显改善。
案发后,小花由于受到案件的影响,不愿意返回原学校学习,想换个环境,已多日未到学校,有辍学的风险。在充分征求小花意见的基础上,南明区人民检察院根据最高检、教育部《关于建立涉案未成年人控辍保学协作配合机制的意见》,制作了控辍保学建议函,与教育部门进一步对接沟通后,为小花确定了转学的可行方案。目前,教育部门正根据检察机关意见为小花办理转学事宜。
长期以来,南明区人民检察院在办理未成年人案件中,高度重视维护未成年人权益,强调保护救助的及时性和有效性。针对案件特性、被害人及其家庭困境和需求精准靶向救助,除发放司法救助金外,通过与村(居)委会、社工组织、民政、教育、妇联等充分沟通、有效协作,在心理疏导、就医入学等多方面进行帮扶,以检察机关能动履职切实帮助未成年人走出困境。
“遭受犯罪侵害的未成年人往往身心遭受创伤,侵害后果尤其是心理问题可能潜伏未显。对于一些侵害手段恶劣、侵害后果严重或者个人、家庭存在较多困难的救助对象,检察机关研判后动态关注、有效履职。由检察官、社工或其他合适主体跟进沟通、定期回访,及时掌握被救助对象个人情况、隐私保护、家庭变故等方面出现的新情况,动态帮扶,确保救助实效。”南明区人民检察院未检部门主任刘玉说。
未成年人观护工作是一项长期工程、系统工程,非一己之力、一日之功能成。此项工作不仅需要关注未成年人个人身心引导、发展,还需要重视家庭监护的支持和学校教育的助力,不仅要考虑案发初期未成年人的需求,更要为未成年人长久健康成长谋划道路。制发督促监护令、提出控辍保学建议函是检察机关立足检察职能,发挥主观能动性,系统化观护未成年人的有效举措,可有效推动亲子关系重建,助力未成年人重新回归社会。
贵州省互联网出版业务许可证:黔新闻出网版准字第046号黔ICP备05003182号-1 Copyright @ 2003-2023 DDCPC.COM 贵州法治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主管主办 技术支持:
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