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数字报首页
版面导航
第01版:头版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基层
第04版:综合
第05版:消防
第06版:聚焦
第07版:关注
第08版:理论
标题导航
强化社区矫正 筑牢平安基底
图说新闻
“一书三函两队”工作法有效化解行政争议
荔波县公安局朝阳派出所:创新“果园警务” 护航产业发展
现金放纸箱被当废品卖掉 民警连夜查找追回1.8万现金
老人醉酒酣睡路边 民警暖心送其回家
G75兰海高速下行K1541+400~K1528+000(河阳枢纽至都匀南站)封闭施工公告
公告
版面概览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首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末版
发布日期: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文章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强化社区矫正 筑牢平安基底
——记全国社区矫正机构先进集体思南县司法局社区矫正大队
■记者 李雅
4月12日,司法部在湖南长沙召开全国社区矫正工作推进会,对在社区矫正工作中作出积极贡献、实绩突出的39个先进集体和100名先进个人进行了表彰。其中,铜仁市思南县司法局社区矫正大队获全国社区矫正机构先进集体表彰。
荣誉的背后,是近年来思南县司法局社区矫正大队全面贯彻落实上级相关规定,认真对标省司法厅相关建设总体要求,紧紧围绕“监督管理、教育帮扶”核心任务,以“抓铁有痕、真情施矫”的韧劲和决心,积极推进社区矫正工作标准化、执法规范化、管理信息化“三化建设”,逐步实现了社区矫正组织机构和制度体系健全完善、执法监管严格规范、综合保障稳步提高的目标,提升了社区矫正工作质效,帮助近千名社区矫正对象顺利回归社会,连续10年未发生脱管、漏管,为平安铜仁、平安思南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
科技赋能打造“智慧矫正”新模式
2022年以来,思南县司法局对标对表司法部《社区矫正中心建设规范》以及全国“智慧矫正中心”评定指标,投入资金对社区矫正中心场所进行提档升级,进一步规范综合管理区、监督管理区、教育帮扶区和各功能室设置,各功能室标识牌、背景墙、制度牌以及办公设施配置规范,增设社区矫正文化墙,将法律文化氛围和执法严肃性进行融合。
目前,思南县社区矫正中心面积达554平方米,功能区分明、功能室齐全,社区矫正中心场所得到进一步规范。还添置了社区矫正自助报到终端、无感签到系统、心理咨询终端、移动执法车载、远程教育培训、执法记录仪等智能设备,社区矫正中心智能化硬件设施得到进一步完善。
思南县司法局社区矫正大队依托“贵州省社区矫正智慧管理系统”,及时准确采集机构人员、业务数据、定位数据、文书档案、信息化核查数据;将社区矫正对象的人脸、指纹等生物特征录入平台数据库;建立远程督察音视频、案例、文件汇编、设备管理等专题数据库。
依托“贵州省社区矫正智慧管理系统”,同时延伸到“矫务通”移动端,为社区矫正对象指定区域划定“电子围墙”,达到“行知去向、动知轨迹、违规警示”效果,实现全天候精准管理。发挥社区矫正指挥中心作用,汇聚辖区内视频监控资源,进一步完善社区矫正指挥系统、远程视频督察系统,实现与辖区28个司法所互联互通,实现远程指挥、视频点验、远程视频督察、远程教育和应急处置,提升了全局指挥、精准处置、快速响应的能力和水平。在线下分类教育,集中学习的基础上,依托“在矫通”APP丰富的学习教育资源,在矫对象通过身份验证设备签到后,实现点餐“线上学习”,有力提升了社区矫正教育帮扶质量。
“多维度”发力提升工作质效
近年来,思南县充分利用网格化信息管理平台,将社区矫正对象的排查、走访、监管、帮扶等事项与网格工作有机融合,有效提升社区矫正工作质效。
思南县司法局社区矫正大队依托“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基层社会治理机制,将社区矫正对象纳入网格化管理,明确社区矫正网格员的监管帮教职责,建立完善政府、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特殊人群帮教体系。探索创新社区矫正公益活动新方法,通过让社区矫正对象当好文明城市创建“参与员”、普法活动“宣传员”、抗旱救灾“冲锋员”,促进社区矫正对象修复社会关系,培养社会责任感,为社区矫正对象顺利回归社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同时,思南县司法局社区矫正大队与公安、法院、检察院建立信息共享、信息核查和协调配合工作机制,解决社区矫正对象衔接协调不顺畅的问题,形成功能健全、运行高效、衔接有力的社区矫正工作运行机制,全方位、立体化、多角度实现对社区矫正对象监管的无缝衔接。与贵州省瓮安监狱、贵州省黔东强制隔离戒毒所等单位签订《监地合作协议书》,探索建立监地互通互帮机制,通过开展监地互动互访、工作交流研讨、监狱民警派驻等,构建双方合作的“绿色通道”,不断提升社区矫正协同配合机制和工作水平。
此外,该社区矫正大队建立“四位一体”参与调查评估机制,组织司法所工作人员、社区民警、社区(村)工作人员和社区矫正对象亲属共同参与调查评估工作,确保社会调查工作客观真实、全面细致,严把社区矫正入口关。
倾情帮教助力社矫对象融入社会
“我会好好接受矫正,把刑期当成学期,多学习法律法规,让自己今后的人生道路不再重蹈覆辙。”日前,社区矫正对象王某说。
王某因犯非法占用农用地罪被法院判处缓刑。他到思南县司法局社区矫正大队报到后,大队工作人员从王某犯罪原因、犯罪类型、犯罪情节、悔罪表现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研判,指导委托社区矫正的司法所建立了以司法所所长、社会工作者、网格长(村委会干部兼任)、王某妻子为成员的网格化矫正小组,与网格成员签订了《矫正责任书》,负责其日常监督管理和教育帮扶,同时制定了“特别”的矫正方案。并根据王某法律意识淡漠、法律知识欠缺、对犯罪原因认识不清的现状对其制定了入矫教育阶段学习计划,内容涵盖法律常识、道德规范、时事政策、文化知识等,王某通过工作人员微信推送、“在矫通”APP自主学习和参加集中教育学习,逐渐增强了自身法律素养,思想认识也发生了转变。在接受矫正期间,他积极学习法律知识,同时通过现身说法,提升了基层群众保护耕地的意识。
像王某这样的社区矫正对象,思南县司法局社区矫正大队都不遗余力地倾情帮教,助力他们顺利回归社会。
近五年来,全县社区矫正对象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28人、解决临时救助13人、推荐到安置帮教基地进行过渡性安置19人、推荐参加驾驶技能就业培训16人。
“社区矫正工作中,要从社区矫正对象的实际困难出发,有针对性地对社区矫正对象开展教育矫正和帮扶感化,结合社区矫正对象的实际困难开展工作,坚持监督管理和教育帮扶两手抓,从‘管得住’向‘矫得好’转变,在增强‘硬度’的同时增加‘温度’,使其逐步成为一个融入集体融入社会的守法公民。”思南县司法局党组书记、局长谭熙之说道。
贵州省互联网出版业务许可证:黔新闻出网版准字第046号黔ICP备05003182号-1 Copyright @ 2003-2023 DDCPC.COM 贵州法治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主管主办 技术支持:
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