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薪竹在研究案件。 ■记者 贾华
“甜蜜回忆法”,是法官在主持纠纷调解过程中巧妙运用的一种心理学技巧。金沙县人民法院平坝人民法庭副庭长陈薪竹,就常常运用这一技巧化解纠纷。
有一次,陈薪竹在社区走访了解社情民意时,一位社区调解员一见到她就把“一筹莫展”写在了脸上,无奈地对她说:“我这里有个案子真的调不成,法官你看还有什么办法没,我们都已经尽全力了,双方关系越来越僵。”
“你先别着急,把案子摆来听听。”陈薪竹说。
“王某家和张某家关系之前还是挺好的,因为相邻的土地,两家开始扯皮,张家觉得王家占到土地了,王家又说没占,是自家的土地,便不断争吵,社区、综治中心都调几次了,还是僵起的,这样下去也不是办法。”调解员语气里尽是无奈。
陈薪竹虽然是一名年轻的员额法官,但却多次组织纠纷调解,开展调解员培训,自然明白调解员面临的困难。她轻声安慰道:“既然涉及群众的土地问题,那必然就是民生问题,一分一厘都不能出差错,一起去再调一调,相信我,这起纠纷一定能化解。”
“你们去过现场吗?”陈薪竹开始询问案件细节。
“去过了,一去两家就开始吵,根本调不成!”调解员说。
“那我们联系他们再去一趟现场,这次请他们带上土地确权的相关资料,我们先核查,把情况摸清楚了自然就有调解思路了。”
“好,我立马给他们打电话。”
“法官,这部分土地真的是我家的,是被他家占过去了!”王某说。
“法官,你要信证据,我给你看确权证,这里是我家的,不能只听他家说!”张某说。
刚到现场,双方就指着土地情绪激动地争辩起来,场面过于火热。陈薪竹不紧不慢地安抚双方情绪:“先别急,我们一起看看确权证。”
看完确权证后,陈薪竹发现:虽然有四周边界,但因为长年未耕种,地界已经模糊了,王、张两家也不清楚自己的土地界限在何处才引发了矛盾。
“边界不清那就定边界。但是我们要先把法律和情理讲清楚,心结打开纾解隔阂,这段邻里关系才能有长效保质期。”说罢,陈薪竹分别与双方当事人进行单独沟通:“以前你家有好吃的要端一份给他家,他家有啥事情你家都积极帮忙,娃儿些也是从小一起长大,这么好的关系,就因为一点土地搞得两家吹胡子瞪眼的,好可惜哦,家家都有个大小事还是需要邻里朋友的帮忙,以和为贵嘛是不是……”
经过陈薪竹的劝说,双方不再面红耳赤,同意重新划清地界的调解方案,一起拉起卷尺测量土地。陈薪竹仔细在每一处拐角做好标记并进行打桩,确保没有遗漏或者模糊的地方,最终拟定了一份双方认可的和解协议,双方签字画押,握手言和。
在返程的路上,调解员对陈薪竹笑着说:“你的调解方法真的可以,学到了。”
“这个方法叫‘甜蜜回忆法’和‘背对背调解法’,站在当事人的角度分别分析利弊,一起回忆大家和谐共处的美好经历,把问题摆清楚、解决方法说明白,人都会念旧情,大家都还是会珍惜和睦的邻里关系的。”陈薪竹说。
“土地问题是很核心的问题,处理不当会引发更深层次的矛盾,所以在这类矛盾处理上不能有丝毫马虎。”陈薪竹表示,自参加工作以来,调处的矛盾纠纷不计其数,无一不是用心解决、以理服人。始终坚持“如我在诉”,耐心面对每一位当事人,全力做好基层社会诉源治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