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数字报首页
版面导航
第01版:头版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基层
第04版:基层
第05版:综合
第06版:聚焦
第07版:关注
第08版:区域
标题导航
探索构建轻罪治理全链条工作机制
仁怀市检察院:公开听证有温度 释法说理“零距离”
图说新闻
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审判执行工作
湄潭县检察院:依法维护退役军人合法权益
取保候审期间私自离开居住地? 检察院:依法批准逮捕!
多次违反规定不假外出 法院:撤销缓刑
版面概览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8版
首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末版
发布日期: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文章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正安县:
探索构建轻罪治理全链条工作机制
■ 记者 龙立琼
“坚持综合联动,确保各项工作平衡推进;坚持创新探索,努力抓出工作示范效应;坚持实事求是,以治理目标实现为标准,稳步推进落地落实。”4月上旬,正安县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正安县轻罪治理促进社会治理工作机制构建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刘炼就轻罪治理工作进行了具体部署,这意味着,正安县以轻罪治理促进社会治理工作正式拉开帷幕。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正安县刑事犯罪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恶性暴力犯罪在整个犯罪总体中的占比大幅下降,轻微刑事犯罪已经成为犯罪治理的主要工作。为有效推动此项工作,正安县委政法委专门成立轻罪治理促进社会治理工作机制构建工作领导小组,并由该县法院、检察院、公安局、司法局及部分行政执法部门共同派员成立正安县轻罪治理中心,负责统筹调度全县轻罪治理日常工作。
在开展轻罪治理日常工作中,正安县将把轻罪治理作为推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抓手,坚持问题导向,加强部门联动履职,将轻罪治理工作贯穿于立案侦查、审查批捕、审查起诉、依法判决、刑罚执行等刑事诉讼各环节,积极探索构建“轻罪治理”的全链条工作机制;系统推进全县轻罪治理工作,依法准确把握罪与非罪、违法与犯罪界限,完善轻微刑事犯罪快速办理机制、行刑衔接机制、多方参与的矛盾纠纷化解联动机制、社会管理体制机制漏洞发现修复机制;推动形成更加有序有效的犯罪治理结构,逐步降低轻微刑事犯罪群体数量,提升涉案群体回归社会生活效果,提升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为正安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和法治环境。
轻罪的标准是什么?轻罪案件的办案尺度是什么?办理流程怎么走?这是推动轻罪治理工作亟需解决的问题。
在正安县委政法委的统一安排下,正安县公安局、检察院、法院、司法局联合制定《常见轻罪案件办理指引》,统一轻罪案件的办案尺度及标准,进一步细化罪与非罪的标准、罪轻与罪重的认定情形及具体情节,明确非羁押措施及缓刑的适用条件、定罪量刑的具体标准。对危险驾驶罪,交通肇事罪,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非法捕捞水产品罪等常见多发轻罪案件,按罪名制定定罪处罚工作指引。
制定“两法”衔接实施细则,畅通线索移送渠道,明确轻微刑事犯罪移送程序和标准,准确把握一般行政违法和刑事犯罪界限。公安机关经审查后认为符合立案条件的,在立案后对符合检察机关提前介入条件的,可以通知检察机关提前介入、引导侦查,确保“两法”衔接案件打击质效。
同时,正安县将探索构建轻微刑事犯罪矛盾纠纷化解机制,引入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和专业调解等多元化多层级矛盾纠纷化解机制,确保因轻微刑事犯罪造成的矛盾得以快速化解和修复,积极促进刑事和解;进一步发挥正安县矛盾纠纷多元化调解中心职能作用,充分整合全县专职、兼职人民调解员资源,建立正安县轻罪案件矛盾纠纷化解人民调解员人才库,及时参与轻罪案件矛盾纠纷化解工作。由正安县人民检察院、法院、公安局、公证处联合制定《轻罪案件赔偿保证金提存办法》,明确赔偿保证金提存制度的适用范围、启动条件、办理程序、提存标准、支付条件以及各相关单位的具体工作职责等;进一步完善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中的量刑协商、权利保障、证明标准、刑事辩护与法律援助等程序,强化正安县刑事案件速裁中心建设,建立、完善刑事案件“轻重分离、快慢分道、繁简分流”的工作机制,有效节约司法资源。明确正安县人民法院对检察机关建议适用速裁程序审理的案件,经审查符合条件的原则上均应适用速裁程序,确保每年采用速裁程序审理案件不低于总刑事案件审理数的70%。
正安县人民检察院则牵头研究制定危险驾驶罪、盗窃罪、帮信及掩隐罪、交通肇事罪等常见多发轻罪案件证据审查指引,高效推动适用速裁程序案件的办理。正安县公安局则对照证据指引及时、完整收集证据,规范案件卷宗制作。正安县司法局进一步加强值班律师保障工作,确保轻罪案件在侦查、批捕、起诉、审判环节由同一律师全程负责提供法律帮助、辩护等工作。
此外,正安县在轻罪治理工作中,将严格规范不起诉工作,进一步细化完善检察机关不起诉工作机制;加强刑事检察与社会综合治理衔接,建立轻罪案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自愿参与公益服务活动评价机制;提高轻罪案件犯罪嫌疑人教育改造和社区矫正效果,及时发现、堵塞、修复社会管理漏洞,促进社会犯罪预防能力提升;积极落实普法责任制,强化各有关单位的办案普法责任。
贵州省互联网出版业务许可证:黔新闻出网版准字第046号黔ICP备05003182号-1 Copyright @ 2003-2023 DDCPC.COM 贵州法治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主管主办 技术支持:
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