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发布日期:
大方县绿塘乡:
绘就基层善治好“枫”景
  ■通讯员 张倩 陈孟员
  近年来,大方县绿塘乡紧跟时代步伐,深入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采取“预防”“调解”“强基”并重,推动基层社会治理不断优化提质,助力“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落地落实,让“枫桥经验”在绿塘乡的土地上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预防为先 防治“未病”源头诊断
  绿塘乡深入调研乡情、村情,积极开展法规政策宣传引导和矛盾纠纷苗头隐患排查,重视“鸡毛蒜皮”的化解引导,实现矛盾纠纷精准防治。
  宣传引导紧锣密鼓。今年以来,绿塘乡先后开展各类法治宣传活动5次,发放宣传资料600余份,发放宣传品380余份,提供法律咨询70余人,组织召开群众会14次,向300余名群众宣讲了村规民约、法律政策,引导群众和睦邻里尊法守法,依法依规解决诉求,选树了一批“好婆婆”“好媳妇”“模范家庭”,运用好“积分超市”等推进和美乡村建设。
  隐患排查全面发力。实行日常排查、集中排查、条块排查相结合方式,注重用好群防群治力量,充分发挥好结对帮扶干部、网格员、平安志愿者、无职党员、乡贤等贴近群众、熟悉情况的优势,深入村寨、企业、施工工地、田间地头详细了解各类劳资、邻里、家庭婚姻等纠纷苗头隐患,精准遏住苗头,消除隐患。今年以来,先后排查化解各类纠纷苗头隐患40余起。
  注重调解 治疗“已病”多方会诊
  在开展矛盾纠纷调解过程中,绿塘乡依托一站式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统筹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专业性调解等各类调解资源优势,以调解合力提高调解成功率。
  人民调解做得更好。人民调解是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的重要依靠力量,通过乡村两级人民调解委员会的倾力调解,今年以来,绿塘乡成功调解矛盾纠纷共计38起。
  行政调解做得更实。在充分研究因行政不规范引发的矛盾纠纷、信访等案件基础上,绿塘乡针对性加强行政行为规范化建设,不断提高行政执法能力,依法处置了治安管理、环境污染、社会保障、土地征收等方面行政调解,及时妥善化解矛盾纠纷。
  专业调解做得更细。由于绿塘乡有3个煤矿及多个非煤矿山,针对矿群纠纷时有发生的工作实际,绿塘乡综治中心积极加强与相关行业领域的沟通交流,全力争取相关单位地质灾害、环境污染等技术保障单位的技术支持,确保专业性的问题得到专业化的调解。
  强基导向 提升“疗效”规范建设
  绿塘乡紧紧围绕网格、人员、事务、服务、数据“五个整合”主要任务,完善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基层治理平台。
  强化体系建设。全乡网格员按照网格事项清单开展工作,对于网格员排查上报事项,综治中心根据问题性质和管理权限“吹哨派单”,相关职能部门主动承接、限时办理并及时反馈,实现了“多网合一、一网多用、一网通用”。
  强化数据融通。乡综治中心、各职能站所将“人、法、房”基层基础数据和网格化服务管理业务数据,实时录入贵政通平台,实现了基础数据互通融合、一网统管、一网通用。截至目前,网格员、联户长上报问题事件130余件、信息图片1800余条。
  强化队伍建设。全乡7个村配备网格长7名,设立党小组(党支部)13个,优化网格17个,配备网格员34名,推选联户长301名,常态化开展工作。乡综治中心按照“后台数据+实地考察”方式进行网格考评,并持续加大网格员培训力度,不断提升网格员业务能力与水平。

贵州省互联网出版业务许可证:黔新闻出网版准字第046号黔ICP备05003182号-1 Copyright @ 2003-2023 DDCPC.COM 贵州法治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主管主办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