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警走访群众。 ■记者 姚强
“感谢镇综治办,在你们现场核实、调解下,我与邻居张某纠结10多年的林地界终于弄清楚了。”4月20日早上,村民袁某走进桐梓县松坎镇综治中心表达感激之情。这起矛盾纠纷的及时化解,只是松坎镇综治中心深入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的一个缩影。
桐梓县松坎镇探索出诉源治理“1333”工作法,即建强“一个中心”、建好“三个机制”、聚焦“三关联动”、立足“三个带动”,将矛盾纠纷“预防在源头、化解在萌芽、解决在诉前、审理在前端”,实现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人民群众幸福感、满意度持续提升。
建强“一个中心” 提升统筹调度能力 松坎镇地处桐梓北部,距县城50公里,辖4村3社区,共82个村民组,人口2.1万余人,是川渝南下、云贵北上大通道上的重要交通枢纽,农业、工业、文旅“三产”兼具,群众思想较为开放,社情民意较为复杂,自古以来矛盾纠纷相比周边乡镇较为突出。
2022年6月,松坎镇综治中心成立。“综治中心编制人员才2名,人员太少,在党委政府重视下,把司法所、派出所、法庭等政法部门纳入综治中心组织架构,现有综治中心工作人员11名,充实了工作力量,保障了组织架构正常运行。”松坎镇党委委员、政法委员张小强说。
为了提升中心功能,松坎镇把综治工作纳入半年、年终考评重要内容。综治中心着重发挥“一办一中心”工作职能,始终坚持“日分析、周研判、月调度、季考核”工作机制,着力构建“党政主导、中心主抓、部门协同、上下联动”的诉源治理工作格局。还按照“多网合一、人地两熟”科学划定网格、选聘人员,选优配强联户长,村组干部、党员、离退休干部等在联户长队伍中占比达32.3%。
前不久,王某近60万元的材料运输款被拖欠了2年多都没要回来,松坎镇综治中心组织松坎司法所、松坎人民法庭,通过重新测算对账,组织双方座谈,现场签订调解协议并确定了还款时间和金额,最终把钱要了回来,王某对此次调解赞不绝口。
建好“三个机制” 提升纠纷筛查能力 在基层,家庭婚恋、经济合同债务、邻里口角、山林土地权属等矛盾纠纷多是隐性“导火线”。
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是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一项主线任务,是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预防和减少犯罪及群体事件的首要环节,是维护社会稳定和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一项重要工作。
松坎镇紧抓建好“三个机制”,即建立赋能网格机制,把镇村干部划分到每个网格、联户区域,推动政法综治干部进网格、进村组,每月对网格员、联户长、调解员、法律明白人等开展培训,提升网格“微治理”能力,推动治理触角向村组延伸。建立奖励惩处机制,结合实际制定矛盾纠纷化解补贴机制、联户长工作奖励机制,成功化解一件纠纷奖励50至100元,充分激发调解员、联户长等工作积极性。建立研判会商机制,探索建立“1+6+N”信息研判会商机制(综治中心+派出所所长、司法所所长、法庭庭长、中心校校长、卫生院院长、村支书<主任>+涉及部门),对矛盾纠纷、委托委派案件实行“周研判”,做到底数精准、定色精准、施策精准,分级分类抓化解稳控。
2022年2月,徐某父子挂靠某公司承包了位于松坎镇三元社区一采石场生产线工程,其中,雇请吴某、李某等7人为其务工,主要从事转运、钻炮眼等工种,工资按月计算。至2022年9月,经结算,徐某父子应支付工人工资共计32万余元,工人多次催问,徐某父子一直称经济困难暂缓支付。筛查到此信息后,松坎镇综治中心、松坎司法所、松坎人民法庭等部门立即介入,组织双方进行协调并达成约定,徐某父子分三批支付欠款,双方现场签订司法确认书。
聚焦“三关联动” 提升快速化解能力 “基层事务不怕多就怕拖,鸡毛蒜皮的小事拖到猴年马月,许多问题的性质就可能产生变化。”张小强说,比如邻里间一件小事没有得到及时处理,就可能让双方产生新的问题和纠纷,问题纠纷的积累达到某个程度,就可能发生无法控制的事件。
松坎镇聚焦“三关联动”提升快速化解能力。夯牢“源头关”。聚焦源头治理,畅通干部排查、网格筛查、“五情收集”等渠道,对矛盾纠纷精准建账、施策、定责、化解,高效落实“收、汇、统、分、办”等闭环管理各环节工作,做到纠纷应收尽收、快分快办。做实“调解关”。建立镇村组三级调解组织,配备镇村专职调解员9名,着重发挥村组调解组织作用,做到矛盾纠纷就地调解、一线化解,通过三级调解组织“层层过滤”减少纠纷上移,2023年,村组两级调解矛盾纠纷占比42.5%。做优“联动关”。坚持“综治+诉源治理”,选派1名专职人民调解员参与诉前调解,推动调解关口前移。针对委托委派案件,按照“4+2”诉前调解模式(综治办、司法所、派出所、法庭+驻庭调解员、村<社区>),进行高效会商办理,做到接收迅速、化解及时、案结事了。
村民袁某与张某系邻居,因受自然变化、双方权属证件载明的四至界线模糊等影响,两人林地界限争议十余年。今年4月,张某再次到镇政府反映,松坎镇综治中心、松坎司法所、林业站等了解详细情况后,为尽快化解双方争议,工作组研判了两套方案,一是按照行政复议法的规定重新启动行政裁决程序;另一个方案是继续组织双方当事人进行调解。经过实地查勘、走访,并及时召集双方当事人、村支两委、“中间人”共同到现场进行处理,双方终于达成了一致意见并签订了《调解协议》,十几年的纠纷得以化解。
立足“三个带动” 提升群众自治活力 松坎镇立足“三个带动”提升群众自治活力。群团带动群众,成立了松坎镇桐心乡贤会,充分发挥乡贤和关工委、老年协会、篮球协会、商会等群团组织纽带作用,探索开展“打更守夜”“捡烟头、积点赞换礼品”“相约星期五”等乡村治理活动,充分激发了群众参与环境治理、文明劝诫、平安建设等工作积极性。普法带动法治,以民主法治示范创建为抓手,整合司法、法庭等资源力量,培育法律明白人36名,围绕“七进”大力开展普法宣教活动,以身边事、身边例教育身边人,群众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普遍提升。少数带动多数,大力探索实施“十敬十训”“十赞十批”活动,积极开展“红黑榜”“和谐家庭”等评比创建,加大身边典型选树、宣传力度,示范引领民风乡风持续好转,从源头上减少矛盾纠纷发生。
“太感谢你们!你们依法用心用情地调解,让我们企业摆脱了困境……”去年10月,贵州某矿业有限公司负责人曾某将一面印有“公正司法、为民解忧”的锦旗送至松坎镇,真诚感谢综治中心、司法所、法庭、法学会耐心细致、公平公正的调解。
2023年,松坎镇摸排调解矛盾纠纷134 件,成功化解 132 件,化解率达98.3%。目前,松坎镇综治中心已被命名为贵州省第一批新时代“枫桥式综治中心”。
“下一步工作中,我们将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进一步优化工作机制,在做优做强中心、网格、联户上下功夫,建强调解组织,提升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法治化水平,不断提升解纷能力,真正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为平安桐梓建设贡献松坎力量。”张小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