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高级人民法院与华东政法大学开展合作。 建设高质量的人才队伍对全省法院审判执行工作具有全局性、基础性和战略性的作用,是公正高效办好每个案件的重要保障。为努力培养和造就一支适应新阶段新征程贵州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和审判事业发展大局需要的高素质专业化法院人才队伍,为推动全省法院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有力的人才支持和组织保障,今年3月,省高级人民法院印发《全省法院人才队伍强院工程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
根据《实施方案》安排,全省法院将按照“一年打基础、二年提水平、三年上台阶”的步骤,加强人才队伍调研分析,科学设定人才队伍类别框架和素质要求,积极探索精准培养方式,创新建立人才选拔、评价、激励、保障全流程工作制度,加大各类人才培训、培养、使用、支持力度,不断壮大全省法院骨干人才队伍和高层次领军人才队伍,努力形成人才培养与审判事业发展良性循环。全省法院人才强院工程主要包含“八项工程”,着力建设政治坚定、本领高强、人才充盈、清正廉洁的法院人才队伍。
实施“政治引领工程”。省高级人民法院坚持把政治忠诚作为衡量法院人才的第一标准,严把人才选育管用政治关。强化人才队伍在创新理论武装、党内生活锤炼、工作实践磨炼和严于修身律己中积累政治经验、增长政治智慧,健全完善“从政治上看,从法治上办”案例剖析讲评机制,坚决站稳政治立场、提高政治意识、提升大局观念。
实施“司法能力提升工程”。省高级人民法院坚持精准化培育,根据岗位特点、工作需要等具体情况进行精准化培养,变“大水漫灌”为“精准滴灌”,教育引导干警不断完善履职尽责必备的知识体系。树立“大培训”概念,依托国家法官学院贵州分院、战略合作院校等资源,拓宽人才培养渠道,建立多层次、多渠道的教育培训大格局。实行分类精准培训,聚焦新法律法规、司法解释、司法按政策以及审判执行新情况新问题,有针对性开展司法实务培训,提高法律政策运用能力;聚焦司法责任制和审判权运行机制改革新要求,抓好审判执行规范化、诉讼调解、类案检索、统一裁判尺度、裁判文书说理、全流程网上办案等审判执行专业技能培训,助力提升审判质效和司法公信力。深化合作交流,积极与华东政法大学等院校开展合作,建立资源共享、双向交流、实践教学合作等机制,构建“审、学、研”一体机制。依托与广东高院建立的协作机制,加强与珠三角地区法院的实务交流和学术交流。持续深入开展领导干部上讲台、“法官教法官”等活动,健全“教、学、练、战”一体化培训体系。强化职业道德素质教育。
实施“审判理论研究提升工程”。省高级人民法院依托贵州省法学会案例法学研究会、贵法实务论坛等研究平台,深化调研及理论研究行管工作,围绕审判工作的重要部署、重要改革、重要举措等,开展前瞻性、针对性、储备性研究。及时总结贵州审判执行工作的经验做法,高质量做好人民法院案例库、法答网等工作。拓展调研课题研究广度和深度,积极借助外力在国家社科基金、中国法学会或其他国家级、省级等课题上开展合作,积极参加全国法院学术讨论会、泛珠三角合作与发展法治论坛等全国征文评比活动,提升贵州法院学术水准和影响力。发现和培育一批审判理论研究专家,为加快推进审判工作现代化夯实人才基础。
实施“领军人才培树工程”。省高级人民法院建立法院系统领军人才梯次培养制度,建立完善省级审判业务专家人才库、省级审判业务骨干人才库。依据《贵州省审判业务专家评选管理办法(试行)》《贵州省审判业务骨干评选管理办法(试行)》,每2年开展一次评选工作;建立完善法院系统教育培训师资库,在现有师资力量基础上,深化培训师资和教育资源,推荐优秀人才到政法系统师资库担任兼职教师,同时加强与其他政法部门协作力度,进一步充实法院系统干部教育培训师资队伍,努力打造一批政治素质好、教研能力强、授课水平高的优秀培训讲师。三年内,力争全国审判业务专家达到4人以上,全省审判业务专家达到70至100人,全省审判业务骨干达到700人以上,师资力量达到200人以上。
实施“专业化人才培育工程”。全省法院把专业化建设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来抓,结合审判执行岗位实际、专业特长等因素,进一步优化司法人力资源配置,加大知识产权、金融、破产、环境资源、涉外商事、信息化等紧缺领域人才招录、引进力度。原则上专业化审判人才调动应事先征求上一级法院业务条线和政治部意见。发挥辐射效应,结对传帮带,在专业化办案、专业化研究、专业化培养等方面发挥理论指导、实践带教作用,加强急需专业人才教育培养力度,不断提高专业化裁判水平。强化业务条线专业训练,积极探索与知识产权、金融、破产、环境资源、涉外商事、互联网等紧缺专业领域审判专家人才。
实施“优秀年轻干部培养工程”。省高级人民法院围绕抓好“后继有人”这个根本大计,系统谋划培养选拔年轻干部,建立科学合理的青年人才梯队。坚决把好人才入口关,进一步拓宽人才来源。健全法院系统优秀年轻干部日常发现、跟踪培养、适时使用、从严管理的常态化培养选拔管理机制,建立优秀年轻干部成长档案。搭建干事平台,对有发展潜力、需要递进培养的优秀年轻干部,适当“压担子”,主动“搭梯子”,推荐一批后备人才到最高法院、涉诉信访、乡村振兴等关键吃劲岗位和重大斗争一线磨砺锤炼,不断提高干部驾驭全局能力、改革攻坚能力、科学管理能力。落实传帮带,实施结对培养,加快人才培养步伐,努力形成符合新时代贵州法院发展需要的高层次、阶梯式人才队伍格局,确保各项工作所需人才递进成长、薪火相传。三年内,省高级人民法院40岁左右、中基层法院35岁左右的部门正职力争达到15%,部门副职中年轻干部比例在现有基础上实现较大幅度提高;中级法院领导班子中40岁左右、基层法院领导班子中35岁左右的年轻干部达到一定数量。
实施“激励暖心工程”。省高级人民法院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健全人才考核评价方法,完善容错纠错机制,建立以工作业绩为关键依据的提拔任用、职级晋升、绩效考核制度,营造风清气正的用人环境。优化全省法院人才表彰奖励制度,加大先进典型选树力度,充分挖掘不同层级、不同岗位上的优秀党员、模范法官、先进个人。持续开展向先进典型学习活动,营造学习英模、争当英模的良好风尚。加强人才保障工作,落实相关待遇。完善依法履职保护机制,健全人才履职收到侵害保障救济机制和不实举报及时澄清、依法履职免责等工作。
实施“清风润廉工程”。省高级人民法院坚持以严的基调强化正风肃纪,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认真落实政法干警“十个严禁”、防止干预司法“三个规定”等有关要求,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坚持不懈整治选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持续深化纠治“四风”,重拳纠治干部群众反映强烈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抓前端,治未病”,用好用足监督执纪“第一种形态”,把从严管理监督和鼓励担当作为高度统一起来,用身边人、身边事教育警示干警,积极营造争先创优、干事创业、正气充盈的浓厚氛围,推动形成清清爽爽的同志关系、规规矩矩的上下级关系,为全省法院人才工作行稳致远提供坚强保障。
解读
构建“1+8+1”体系
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全省法院人才队伍建设工作,服务保障案件质量提升这一主体目标,加快推进审判体系和审判能力现代化,省高级人民法院党组结合全省法院实际,决定开展人才队伍强院工程。
《实施方案》从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工作措施、组织领导、工作要求等五个方面,对开展人才队伍强院工程作出具体安排部署。在《实施方案》的理解和落实上,重点关注3个方面:
一是人才队伍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和长期艰巨的战略任务,如何规划目标和构建体系至关重要,对此,《实施方案》明确了“一年打基础、二年提水平、三年上台阶”的目标,坚持长期规划与短期目标相结合,构建“1+8+1”体系,即1个人才队伍强院工程方案,配套政治引领、司法能力提升、审判理论研究、领军人才培树、专业化人才培育、优秀年轻干部培养、激励暖心和清风润廉8项子工程,用1个年度重点任务清单抓细化落实,一体推进人才队伍强院工程,着力建设政治坚定、本领高强、人才充盈、清正廉洁的法院人才队伍。
二是《实施方案》明确要以司法能力建设为重点,建立完善领军人才、专家人才全流程培养工作机制,深化理论研究与审判实务融合发展,逐步构建起以全国审判业务专家为龙头、以省级审判业务专家为主体、以省级审判业务骨干为后备人才队伍格局,高层次人才在审判工作中的“领军”作用、在法院工作中的“智库”作用发挥更加充分。
三是《实施方案》明确要牢牢抓住事业发展后继有人这个根本,系统谋划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建立优秀年轻干部成长档案,有针对性地制定培养方案,加快人才培养步伐,努力形成符合新时代贵州法院发展需要的高层次、阶梯式人才队伍格局,确保各项工作所需人才递进成长、薪火相传。
人才队伍强院工程是协同推动“一体两翼三大工程”的重要基础,全省法院将认真谋划、主动作为,形成发现、培育、管理和推荐优秀人才的齐抓共管局面,凝聚人才培养工作强大合力,推动全省法院人才队伍强院工程持续健康发展,促进全省法院审判执行工作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