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
花溪区镇山村以法治示范创建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描绘和美乡村新画卷
镇山村美景如画。 记者 喻义昌 摄

文化休闲广场。 记者 喻义昌 摄

  ■ 记者 张斌
  “这个小村,依山傍水、环境优美、村寨整洁、民风淳朴、治安良好,独特石板房古建筑、打造旅游产业发展、创建民主法治建设、助力乡村振兴。”3月28日,在贵阳市花溪区石板镇镇山村法治长廊接受采访时,来自四川的两名游客对镇山村如是评价。
  乡村振兴,法治护航。镇山村逐步描绘出和美乡村新画卷。
  依托资源 闯出特色发展路
  镇山村属于典型的民族村寨。全村分上寨、下寨两部分,总面积3.8平方公里,辖5个村民小组共162户(其中布依族105户,苗族56户,汉族1户),户籍人口729人,总人口850人。
  镇山村历史悠久、民风古朴、文化丰富,于1993年被批准为“贵州镇山民族文化保护村”;1995年被列为“贵州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0年中挪(威)签订了奥斯陆协议,在挪威政府资助下,2001年建成中国·贵州花溪布依族生态博物馆;2019年镇山村入选第七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2020年入选“第六届全国文明村镇”名单;2022年12月,被评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
  “镇山村以创建民主法治示范村为目标,不断加强基层民主法治建设,在民主法治建设过程中,坚持法治、德治和自治相结合,坚持把群众法治意识、思想道德和村容村貌、群众福祉同步推进。”镇山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李良平说,村里这样做,是让百姓在“富口袋”的同时也“富脑袋”,实现物质、精神“双丰收”。
  记者眼前的镇山村,三面环水,一面靠山。村民们说,镇山村因石板丰富,长期以来,村民就地取材,用石板建房、筑墙、铺路,一幢幢青石板房依山而建,层层叠叠,错落有致。村里利用农村闲置房、闲置庭院,围绕“一院一景、一户一韵”,打造农家特色风格庭院。目前,已成功打造16家“一院一景一品”,博得游客青睐。
  李良平说,每年有10万左右的游客来镇山村旅游,随着旅游产业逐步壮大,村里强化法治建设以保护游客安全,助力乡村振兴。为推动镇山村旅游产业更好地发展,村里积极发展新业态、探索新模式,持续擦亮全国文明村这张“名片”。
  下一步,镇山村将通过“新乡贤”助力,汇聚乡村治理合力,大力发展康养旅游项目、布依族文化体验项目、优质民宿项目等特色服务业体系,闯出独具镇山村特色的乡村旅游发展路。
  法治保障 美丽乡村绽新颜
  近年来,镇山村村支两委在加强依法治理工作中下大力气,依法组织村民开展自治,让法治建设保障有力,逐步推动乡民更富、乡村更靓、乡风更好。
  “经济要发展,法治是保障。”石板镇党委副书记、政法委员王文祥说,在镇山村400多年的发展进程中,全村老百姓民风淳朴,法治意识普遍增强,邻里关系团结和睦,家家户户热情好客。这一点,得益于省、市、区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到镇山村的法治建设工作中。
  比如,花溪区司法局会定期举行法律明白人培训和法治大讲堂。建在村里的法治长廊,也是议事长廊,村民会坐到长廊里,各抒己见、群策群力,积极为村集体发展建言献策。村支两委也会定期召开党员大会和村民代表大会,听取村民对村里发展的建设性意见。
  王文祥说,镇山村现在的建设,主要是发展民宿经济和庭院经济。2023年至今,在镇山村已成功发展了11家庭院经济,即利用现有资源对老百姓的闲置房屋进行有效合理改造,无需大肆修缮,以展现镇山村独特的风土人情。
  以前,镇山村因地处花溪水库中游,在发展上受到一些限制。石板镇党委政府积极努力,和镇山村村支两委就村集体经济及老百姓经济的发展进行深入研究,目前正在发展“1+1”(村集体合作社+村干部和村民)经济。村庄规划、民居传统村落保护,都有相应规划。
  王文祥说,2022年底,镇山村荣获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称号和中国传统村落称号,在历届镇党委政府及村委的努力下,还获得国家级和省市级各种荣誉。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基层社会治理、乡村振兴、党建引领、法治同行等一系列重要举措。
  “三沉一化”创新发展添动力
  “镇山村获评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与镇里村里开展的各项法治建设工作密不可分。”从花溪区司法局普法与依法治理科科长岳莉那里,记者了解到镇山村获此殊荣的答案:多年来,镇山村结合实际,实施“三沉一化”改革,为法治工作保驾护航。
  镇山村聚焦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等重点工作,创新开展以管理、服务、资源下沉,治理集成化为主要内容的“三沉一化”改革。
  在管理下沉方面,坚持大法与小规相结合,严格落实“一村一法律顾问”制度和考评机制,全面落实法律服务惠民举措;在服务下沉方面,开展农民工维权法律援助专项行动,建立“村民微信群”,及时公开重大事项;在资源下沉方面,做实“法律明白人”培养计划,健全法律服务体系,引导群众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管理公共事务、化解矛盾纠纷、维护自身权益,使依法行政行为更加规范。
  同时,通过构建民主自治体系,引导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形成村干部有章程治理、村民有序参与的局面。通过设置村规民约、道德红黑榜,以及道德评议会、文明实践站、家风家训传承、“最美家庭”等,引导群众向善,教育群众诚实守信,形成和谐的德治局面。
  创建工作不是终点,镇山村总结推广以强化基层党组织领导为核心、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的基层治理“一核三治”模式。接下来,镇山村将以民主法治示范村为载体,坚持群众自治是基础、法治建设是保障、道德建设为支撑,突出“三治”融合,构建法治良序。

贵州省互联网出版业务许可证:黔新闻出网版准字第046号黔ICP备05003182号-1 Copyright @ 2003-2023 DDCPC.COM 贵州法治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主管主办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