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数字报首页
版面导航
第01版:头版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基层
第04版:综合
第05版:聚焦
第06版:典型
第07版:故事
第08版:经验
标题导航
人民代表为人民 凝心聚力写新篇
版面概览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7版
首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末版
发布日期: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文章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人民代表为人民 凝心聚力写新篇
——全省各级人大代表参与“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活动回眸
■ 通讯员 周大军
贵州是多山的省份,是山的海洋。全省近10万五级人大代表像一颗颗星星一样散落在大山深处,在每一个“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地方发出闪亮的光,照亮着那片土地,书写着一篇篇感人华章。
不屈斗志:激发脱贫攻坚蓬勃力量
美好生活需要奋斗!
全省各级人大代表带领并依靠人民群众开创美好生活,每一个梦想成真的背后,都流淌着奋斗者苦干实干的汗水。
黔西南州兴仁市百德镇围塘村,是贵州省人大常委会机关常年帮扶的村。
围塘村地处山间小盆地,村民们环山而居,夏天洪水一到,四处一片汪洋,形成天然大塘,故曰围塘。这里几乎是十年九涝,坝子有种无收。除了坝子,其他地方都是典型的喀斯特山区,土层薄,洪水一冲,土地就“只有骨头没有肉”。围塘因此成为一个典型的贫困村。
曾当县人大代表、现为镇人大代表的张定国是村党支部书记,人称“穿山甲”。
“那时候,很多村民吃不饱肚子,过不下去,闹着要搬走。”看到大家守着良田饿肚子,张定国心里很不是滋味,日思夜想,想到把田坝周围群山打出一个涵洞来排水解决水涝的办法。
上级没资金支持,全村又未通电,无施工机械、通风设备,没打洞外在条件,村民都对张定国打涵洞的想法直摇头。
洞不通,老百姓就守着良田没饭吃啊,“宁可苦干,也不要苦熬”。张定国下定决心,要像愚公一样迎难而上。他反复做村民们的思想工作,终于获得支持。
那时买开山炸药、运输工具的资金匮乏,只得四处借钱。不得已,张定国把自家仅有的牛、羊卖了。可钱还是不够,其妻看见他为筹钱整夜整夜睡不好觉,就把多年省吃俭用攒下来、偷偷缝在衣服口袋里的钱给了他。
然而,困难不仅如此。施工中,由于经验不足,一次,因为点着蜡烛、火把施工,造成洞中缺氧,张定国和一名村民晕倒在洞中,好在村民发现及时,把他们抢救回来。还有一次,隧洞顶部发生垮塌,当时有12个人被堵在洞中,张定国立即组织人员抢救,经过8小时奋战,才从塌方处挖开一个出口,把12个人救了出来!
人心齐、泰山移。经过452天的日夜苦战,用去炸药96箱、蜡烛107箱、煤油340斤,张定国带领村民一锤一凿,终于在大山下挖出一条837米、宽2米、高2米的排洪隧道,永久解决了水涝问题。村民自此亲切地称张定国为“穿山甲”。
正是有了“穿山甲”精神,在张定国的带领下,现在的围塘村早已脱贫,老百姓不愁吃不愁穿,过上了幸福生活。
同样感人的故事同时在全省各地发生着。各级人大代表怀着对人民的真挚情感,以感天动地的精神带领乡亲们改变着家乡面貌。
在毕节市赫章县白果镇,有一条名副其实的壁挂公路,比起太行山郭亮村的壁挂公路有过之而无不及。
白果镇人大代表、石板河村村委会主任唐仁文回忆当年与世隔绝的情形仍记忆犹新。
2002年以前,石板河村虽然离县城只有26公里,村民却只能从一条叫“梯子岩”的岩缝里进出,出行非常困难。村里人到乡镇赶集要绕5个小时山路,采购东西全靠人背马驮,很多人一辈子都没去过7公里外的乡政府。
1999年,唐仁文的家人牵着马儿外出买菜不慎滑入深涧摔死。看着全家难过的样子,想到村民们还过着近乎“原始人”的生活,唐仁文便想到,只有从川沟大岩上开凿一条路,打通到最近月亮洞村的“出山路”,才能彻底改变这种现状。
唐仁文这一想法,得到村民和上级的大力支持。于是乎,石板河的2000多名各族同胞化身愚公,绑着绳索,在川沟大岩上悬崖上开山凿石。
正当大家干得热火朝天之时,2000年4月,工地突发塌方,一名村民当场死亡,多名村民受伤。热闹的工地一下子沉寂下来。干下去,还是停下来?面对困境,唐仁文等人没有回避,妥善处理死伤村民后事后,又争取到上级支持,和专业打炮眼技术人员继续日夜奋战在工地上……
2002年4月,在1000多个日夜不停运输碎石的情况下,按照一年打通100多米的进度,唐仁文等村民终于在通往月亮洞村的悬崖上开出了一条473米长的挂壁公路!
通车那天,村民们身着盛装,载歌载舞,像过年一样。唐仁文和乡亲们喜极而泣!
阻塞幸福的路打通了,幸福生活也慢慢来到了。在党和政府的关心下,石板河村接着通了电,村民看上了电影、用上了宽带……2014年,悬崖上的通村路变成了一条4.5米宽的水泥公路。现在,全村468户2748人,人均收入7000元以上,过上了衣食无忧的生活。
在黔北遵义,“大发渠”已经名扬天下,成为贵州人民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撕掉贫困标签的一个缩影,一个见证。
遵义市草王坝村的村支书黄大发,现在是省人大代表,每年都要到贵阳参加一次省人代会。每次大会前,黄大发都充分发挥人大代表接地气的优势,到每家每户,了解群众期盼诉求,再形成有关建议呈交大会。走访群众期间,只要经过“大发渠”,他都要在渠边站一站,看那一泓清水缓缓从眼前流过,流向千亩良田。
黄大发生活的地方曾经是当地最贫穷的山村,村头一口望天水井,成为唯一水源。缺水,是当地贫穷的最大根源。1959年,黄大发带领村民第一次修渠,因无技术没成功。1992年春天,有了修渠技术的黄大发带领村民第二次修渠,每天带领200多名村民扎进深山开工凿渠,施工队伍在前面凿壁打槽,村民们在后面挑土砌堡,日复一日不停歇。1995年,主渠长7200米、支渠长2200米,地跨3个村10余个村民组,绕三重大山、过三道绝壁、穿三道险崖的“生命渠”,终于通水!
黄大发清楚记得,通水那天,人山人海,鞭炮声、鼓掌声,不绝于耳;杀猪摆席、搭台庆功,好不热闹!多年的梦想实现了,可自己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只有眼泪情不自禁流了下来。
20多年来,“大发渠”奔流不息,灌溉面积1100多亩,350户1200余人受益。村民收入逐年增加,现在的收入是修渠前的几十倍。
美好生活是奋斗出来的!以黄大发、唐仁文、张定国为代表的一大批人大代表,在长期砍山凿洞、战天斗地的实践中,孕育了一种永不言弃的“战贫精神”和英雄气概!人民群众在这种精神感召下,激发出蓬勃的潜在能量,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干出了美好新未来。
亮相北京:讲好贵州脱贫故事
能走上人民大会堂“代表通道”是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石丽平多年的梦想,因为每次大会“代表通道”人选屈指可数。
2020年5月22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开幕前,石丽平走上“代表通道”,向中外媒体亮出了“成绩单”:以“鸽子花”为载体,她创办的苗绣公司,不断为当地绣娘创造财富。绣娘们用勤劳的双手,把苗绣销往了67个国家和地区。2019年,绣娘们绣出了6000多万元,收入大幅提高。曾经贫穷的姐妹们腰包鼓了起来,生活越来越好。
这些变化,来之不易。2012年,依托苗绣办公司先富起来的石丽平,响应党的号召,想把传统刺绣技艺传授给家乡的贫困妇女,让她们增加收入,改变贫穷面貌。于是,她开始实施“技能培训、助力脱贫”行动。
可最初,村民们不相信普普通通的苗绣可以赚钱。但石丽平不服输、不认命、不放弃!在她苦口婆心的解释和不断劝说下,最终动员了60名贫困家庭妇女参加第一期培训。
首战成功,更大的帮贫、助贫、带贫计划形成了。很快,她们在松桃自治县十多个乡镇都举办了30多期技能培训,培养了超过2000多苗绣能手。到2019年底,石丽平所在公司共培训了10000多名绣娘,让300多贫困户1000余人顺利脱贫。
在“代表通道”上,石丽平还自豪地讲到一件事:贵州全省这几年易地搬迁188万人,这些易地搬迁户搬出了大山,住进了城里,过上了新生活。
和石丽平同到北京参加全国人代会的全国人大代表,来自惠水县斗底村的易地搬迁户罗应和,就是其中一员。
斗底村,位于贵州省贫困程度最深的麻山、瑶山、月亮山“三山”地区,属于不通水、不通路、不通讯“三不通”地带。
易地扶贫搬迁,是脱贫攻坚的有效手段,尤其是生存条件恶劣地区“拔穷根”的治本之策。2016年3月,惠水县委县政府决定:将斗底村岩脚组全组群众搬出大山。
喜讯传来,村民们既高兴又发愁!高兴的是,终于可以离开“穷窝窝”。发愁的是,在村里生活了几十年的老人们不想离开贫穷但熟悉的地方。
搬还是不搬?不搬,意味着留在大山里生活,贫穷代际传递。
“搬肯定要比不搬好。”见过世面的罗应和主动走家串户,和老人们讲城里便利文明的生活,成功说服老人们从不愿搬迁变为主动搬迁。2016年7月8日,24户第一批109人在罗应和的带领下从大山深处搬迁到惠水县县城新民社区。
2016年12月,罗应和当选为惠水县新民社区党支部书记,其后当选惠水县人大代表、黔南州人大代表、全国人大代表。
当上支部书记那天晚上,罗应和失眠了。如今离开故土搬入新家的老百姓都看着他,该怎样带领他们在城里开创新生活?从农民转变为市民呢?
就业!让大家有事干,有稳定收入!
找到首要解决办法后,罗应和积极对接企业,把精选的35人送到惠水县经济开发区的一家企业当上了工人。然而一个月后,该企业负责人找上门来“退人”,理由是:送去的人不守规矩、不讲卫生,连走路都要教。
对此,罗应和并未泄气,而是寻找破题之策:办“移民技术技能培训夜校”,聘请指导老师帮助大家尽快转变生活方式。
第一个培训班结束后,罗应和带着培训合格的38人面试,全部被企业录用!
紧接着,为解决移民群众新环境带来的新困扰,罗应和带领社区干部一起手把手地教他们怎样开关门、开水电、摆放家具,甚至冲厕所……在罗应和的带动下,从惠水大山深处搬到新民社区的群众越来越多,参与夜校培训的积极性越来越高。
这几年,新民社区一共搬迁入住1410户5935人,累计培训逾5000人次,成功推荐1856人到经济开发区的企业务工,有效帮助搬迁群众解决了工作问题。同时,罗应和还在社区开办移民劳务服务公司。目前,社区所有劳动力2815人全部实现就业。
与往年一样,同到北京参加全国人代会的全国人大代表郑传玖,今年又带上几把吉他。前年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期间,他还将吉他带到人民大会堂贵州厅,向参会领导讲述了有关“吉他带动脱贫”的故事。
郑传玖的家乡在遵义市正安县,地处黔北大山深处,曾是贵州14个深度贫困县之一。谁也想不到,在西南大山深
处的一个农业县城,竟然与西洋乐器发生奇妙“化学反应”!
在中国东部,有个“中国提琴产业之都”,在江苏泰兴黄桥镇,每年能生产70多万把提琴,大多销往90多个欧美国家。而在中国西部,贵州正安被称为“中国吉他制造之乡”。2019年,正安产销吉他突破600万把,产值近60亿元,出口到美国、巴西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
而这,与郑传玖密不可分。1987年,郑传玖南下广州番禺务工。聪明勤学的他,在一家吉他工厂从制作吉他简单的工序做起成为厂里的骨干后,最后在广州创办了吉他企业。
2013年,郑传玖成为正安县返乡创业的第一人。郑传玖的带头尝试引来了“吉他朋友圈”的跟进,在优惠政策和“商带商”影响下,不少在外开办吉他生产的公司和多家福建、广东等地的吉他生产企业也纷纷到正安县“吉他城”办厂,正安吉他产业迅速发展起来。而郑传玖也被称为“吉他大王”。
目前,正安“吉他城”已入住吉他生产及配套企业86家,带动就业14731人,解决贫困人口就业1374人,带动6690人稳定脱贫,探索出了一条“一把吉他带动一方致富”的产业扶贫新路子。
如今,看到一大批拉着进口外国贵重木材的大货车从沿海一辆辆开来,卸下木材后又装上一把把制作精美的成品吉他奔赴各地的景象,郑传玖心里有说不出的骄傲与自豪。
人大代表不仅为人民代言,更要为人民带货。苗绣、吉他、瓷娃娃、竹编等等,都是人大代表带领人民群众开创美好生活的见证,讲述了贵州千年圆梦的征程,汇集了数千万贵州人民智慧与力量。
代表接力:谋求人民幸福生活
贵州曾是全国脱贫攻坚主战场,而乌蒙山区的威宁自治县,脱贫攻坚任务之重,位居全省之首。
威宁自治县人大代表、县人大常委会委员、迤那镇五星社区党支部书记李仁兵亲身经历了该地区翻天覆地变化。李仁兵所在的迤那镇五星社区位于威宁西北部、距离县城78公里,平均海拔2200米。
迤那,在彝语中意为“美丽的海子”。2011年,李仁兵刚担任五星村(2016年改为五星社区)党支部书记时,五星村的贫困程度,用当地老百姓的话就是,“石漠化、风沙大,烈日悬空雨难下;七分种、三分收,苞谷洋芋度春秋。”村民生活艰苦程度可想而知。
2011年后,五星社区逐步迈开了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种植了500亩中草药,年产值300万元;种植商品薯1500亩;建成以酿酒、旅馆、餐饮等服务行业25家。
2013年,李仁兵当选为省十二届人大代表。那一年,中央提出“精准扶贫”,李仁兵开始带领村干部在社区进行摸底调查。凭借长期在农村生活、基层工作的经验,李仁兵慢慢摸索出了一套方法——精准扶贫“四看法”:“一看房,二看粮,三看劳动力强不强,四看家中有没有读书郎”。
凭借“四看法”,2013年,李仁兵和扶贫工作队成员在五星社区精准识别出了134户贫困户,贫困人口436人,无一人提出质疑。后来,这套方法被广为流传和推广。
“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代表要有代表性,要为老百姓做好事做实事,只有这样,才对得起人民群众。”履职省人大代表5年后,如今又履职县人大代表3年的李仁兵欣喜地看到,当初自己关注的农村基础设施、留守未成年人、生态植树造林等建议,如今都在各项政策中得到了很好体现和解决。
今年,五星社区已规划种植“三白”(白菜、白萝卜、莲花白)5000亩,预计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5000元以上。贫穷落后在五星社区已不见踪影。作为五星社区的“领头羊”,李仁兵带领大家在乡村振兴的大路上不断阔步向前。
离五星村50多公里的石门乡,是全省20个极贫乡镇之一。千百年来,贫困就是压在石门乡头上的一块大石;摆脱贫困,一直是石门人的梦想。
石门乡人大主席团主席杨鼎,是土生土长的石门人,对于过去,记忆犹新。过去这里老百姓吃不饱、穿不暖,交通不便。2014年通过精准识别,石门乡还有建档立卡贫困户2188户,贫困发生率高达45.97%。
脱贫的大门,终于在2015年得以开启:从这一年起,贵州两任全国人大代表、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陆续把石门乡作为扶贫联系点,组建了省、市、县、乡、村五级合力攻坚的脱贫攻坚指挥部,集中实施了一批基础设施和扶贫开发项目。
谈起现在的变化,杨鼎感慨万千。现在的石门乡所在地已成了一个现代化的小城市,数十栋咖啡色的楼房,错落有致地建在石门半山腰上,街道整洁有序。
杨鼎自豪地说,现在从石门到县城,全是四车道的高速路,不到2个小时就可到达。高速路两边随处可见成规模的农业基地。
越过这千年的贫困之坎,石门乡的小康幸福生活已经到来。
迈过千年贫困坎的,不仅仅是石门、年丰、五星,还有同一维度的赫章县海雀村。
海雀村位于河镇乡东北部,距离乡政府所在地12公里,平均海拔2300米。其所在的喀斯特山区,曾经生态环境恶劣,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是不适宜人类居住的地方。
海雀村的山上光秃秃,没有树。春天大风一吹,就卷起漫天沙尘,“大风吹来沙满天,杀人不到半杆烟”,夏天大雨一来,山上水土流失,庄稼就颗粒无收。
转折出现在1987年的冬天,乡人大代表、支书文朝荣带着海雀村男女老少走上荒山,种下第一片绿。他明白,只有把破坏土地的行为停下来,才能在岩溶地区走出一条脱贫致富的新路子。
文朝荣带领大家种树,将13400亩荒山野丘变成苍翠林海。荒山变青山,海雀人终于吃上了饱饭,文朝荣却永远闭上了眼睛。临终前,他紧握儿子文正友的手,嘱托不停:“一定要护住这片林。”
2004年,文正友从父亲文朝荣手里接下了村党支部书记的担子,一晃十多年;2018年,文正友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
两代人大代表,为民情怀都一样。在他们的带领下,全村群众苦干实干,后发赶超,走出了一条从“苦甲天下”到林茂粮丰的发展之路,人均纯收入从1985年的33元增加到了2020年初的16200元,翻了490倍!
“没有党领导人民脱贫攻坚,就没现在人民幸福的生活……”文正友发自肺腑地感慨。
一切都焕然一新,新的美好生活正在贵州开启!
(本文写于2020年,修改于2023年)
贵州省互联网出版业务许可证:黔新闻出网版准字第046号黔ICP备05003182号-1 Copyright @ 2003-2023 DDCPC.COM 贵州法制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贵州法制报主管主办 技术支持:
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