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数字报首页
版面导航
第01版:头版
第02版:说法
第03版:关注
第04版:综合
标题导航
把课间10分钟还给孩子
给“海外研学”撑起一把“规范伞”
校外体育培训“打游击”,监管别“打酱油”
版面概览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首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末版
发布日期: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文章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给“海外研学”撑起一把“规范伞”
■ 廖卫芳
话题回放
近日,有媒体报道,离寒假还有两个多月,针对中小学生、大学生的各类寒假海外研学信息便开始集中发布,时隔三年中断的项目也再次启动,海外研学咨询和招生进入旺季。对此,业内人士提醒,市场上打着“研学旅游”旗号的产品很多,有些学校校内组织的比较规范,也有些市场上的产品良莠不齐、货不对板套路多,家长应注意甄别。
眼下,离寒假还有两个多月,“海外研学”就已提前开启火热的“报名模式”。
“海外研学”是指以中小学生为主体对象,以集体到海外旅行生活为载体,以提升学生素质为教学目的,依托海外旅游吸引物等社会资源,进行体验式教育和研究性学习的一种教育旅游活动。可以说,通过“海外研学”活动,不仅能让学生陶怡情操,开阔视野,而且也能提升学生语言学习能力。
据了解,“海外研学”的项目通常包括名校访学、名企参观、历史探索、文化体验等,正因为项目众多,内容丰富,吸引了众多家长为孩子报名参加。
但随着“海外研学”热潮的出现,不少乱象也备受家长诟病。一些海外研学项目收费高、体验差,比如,有的海外研学项目收费动辄二三万元,甚至五六万元之多,但事实上,个别研学团的饮食、住宿、出行成本甚至比普通旅游团还低,高昂的费用只是个噱头;有的营地、师资、线路不如预期,远达不到家长和学生的要求。不少“海外研学”属于“名不副实”。
如何让“海外研学”名副其实呢?笔者以为,亟须给“海外研学”撑起一把“规范伞”。一方面,亟须完善海外研学的标准。标准决定质量,只有高标准才有高质量。眼下海外研学旅行市场乱象频发,从根本上说是缺少标准。因此,有必要制定海外研学准入标准、资质标准、产品标准、运行标准、内容标准等,让组织机构有“标”可依,对“标”组织,切忌各家各“标”,无序组织。另一方面,亟须抓紧海外研学旅行全要素体系建设。海外研学旅行既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又是一个完整的产业链条,包括研学基地、研学线路、研学教师、研学课程、研学安全等。只有构成海外研学旅行的完整链条,才能规范“海外研学”活动。
同时,相关监管部门应积极承担起监管的主体责任,一方面,要对海外研学组织机构进行严把关,把好审核关、资质关、准入关,严防一些无资质的海外研学组织机构混入其中,坑骗家长和孩子。另一方面,要对无良海外研学组织机构进行严处罚,不妨通过高额罚单、列入“黑名单”、从业禁止等处罚手段,让其既付出“经济代价”,又付出“诚信代价”,更付出“禁业代价”,倒逼其规范组织研学活动。
此外,家长一旦遭遇“海外研学”“套路”,既要对组织机构理直气壮地说“不”,又要积极大胆地向有关部门投诉举报,以维护自身权益不受侵害。
相信,只要为“海外研学”撑起一把“规范伞”,通过完善标准,跟进监管,再辅以家长学会维权,就能有效遏制“海外研学”乱象,给孩子们营造一个规范安全的海外研学环境。
贵州省互联网出版业务许可证:黔新闻出网版准字第046号黔ICP备05003182号-1 Copyright @ 2003-2023 DDCPC.COM 贵州法制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贵州法制报主管主办 技术支持:
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