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人大常委会基层立法联系点授牌仪式现场。 ■ 记者 谢禄林
近两年来,贵阳市观山湖区金华园街道人大工委聚焦基层民主法治建设,积极探索实践新时代做好街道人大工作的新路径新方法,督促解决民生问题,增强百姓获得感和幸福感,打通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最后一公里”,推动全过程人民民主结出丰硕成果。
“金华园街道人大代表联络站不仅仅是单纯的人大代表联络站,同时也是贵州省人大常委会、贵阳市人大常委会两级人大设立的基层立法联系点。”金华园街道人大工委主任李员君表示,“立足街道工作实际,我们深入推进人大代表联络站和基层立法联系点融合建设,推动‘站’‘点’融合、立法工作与代表工作结合,有力推动全过程人民民主在基层焕发出更加蓬勃的生机和活力。”
听民声 “群众觉得”成为出发点
如何能让人大代表联络站和基层立法联系点更有效地深入基层,聆听一线意见建议?如何在基层立法联系点工作中形成工作指引和标准?这是金华园街道人大工委一直在思考的问题。如今这些问题有了解答——推动“站”“点”融合,让立法听民声聚民意,在基层治理中深入贯彻落实了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大理念。
“‘站’‘点’融合不仅是为了推动立法,更有助于进一步拓展群众有序参与立法的途径,更是为了促进基层整体法治建设的提升。”李员君说,“金华园街道人大工委通过成立涵盖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法律工作者、社区网格员、志愿者、居民担任立法信息员的‘一支队伍’,畅通微信群和座谈会、走访调研、问卷调查等线上线下‘两个渠道’,推动基层立法联系点融入代表联络站、立法与代表工作结合、立法与普法结合‘三个结合’,实现代表联络站规范化运转,让群众参与立法工作、接受普法宣传教育成为‘固定动作’,在潜移默化中提升街道法治协同能力,促进居民牢固知法、守法意识。”
目前,金华园街道人大工委累计协助省、市两级人大常委会对《贵州省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条例》《贵阳市停车场管理条例》等19部法律法规草案提出意见建议共50余条,内容涵盖矛盾纠纷、妇女权益、食品安全等领域,展现了立法领域“全链条、全方位、全覆盖”民主。
聚民意 “群众所指”成为着力点
向相关职能部门传递群众声音、反映基层情况,共同寻求解决之道是金华园街道人大工委在实践过程中拓展的又一重要职能。
群众反映,金华园街道观府壹号小区有6000余户居民,小区面积大、人口多,公交站台离得很远,出行十分不便。收到群众诉求后,观山湖区人大代表王迪、谢秋萍联合相关部门深入社区走访调研,面对面听取群众对于公交线路调整的意见、建议。最终,经过与贵阳公交公司、中电建物业管理有限公司贵阳分公司多方协调,B7路公交车开进了观府壹号小区,解决居民出行“最后一公里”问题。64岁的李老伯每天都要接送孙子去贵阳市第一实验小学读书,“以前要走很远才能坐公交,现在方便多了,在家门口就有公交站台!”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自1998年以来,观山湖区人大代表、贵阳市德华学校的校长赵仕海始终坚守“为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提供高质量教育”这一初心,送出了400余名大学生。进城务工人员是城市发展的生力军和城市发展的建设者,解决好他们的后顾之忧,既是教育公平的生动体现,也是人大代表的责任担当。
惠民生 “群众满意”成为落脚点
金华园街道人大工委从民生实事“事前、事中、事后”三个环节入手,以“群众满意”为落脚点,发动人大代表、立法信息员深入一线听民意、解民忧,把群众的小事当成大事,变民生难点为幸福亮点,不断推进民生实事项目扩容提质,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让群众得到更多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和便利。
贵阳市“一圈两场三改”启动后,观山湖区人大代表杨彪被聘请为金华园街道“一圈两场三改”监督员。杨彪通过深入调研收集社情民意,积极协调解决了金华园老旧小区增设停车位140余个,惠民生鲜超市提质升级,社区全龄化运动广场建设等民生项目。“多亏了我们的人大代表,为大伙解决了一桩烦心事”,“一车难停”现象得到有效缓解,居民们不禁啧啧称赞,“这是反映民意、注重沟通的重要渠道,对于代表的工作,我们非常满意”。
“中心工作主题明确到哪里、人大监督就跟进到哪里。做实专项监督,解决急难愁盼,让群众真真切切地看到变化,得到实惠,妥善解决群众的‘头等大事’和‘关键小事’,把群众满意作为衡量工作成效的最高标准。”李员君说。
在推动“站”“点”融合过程中,金华园街道人大工委将人大代表联络站打造成宣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汇聚人民力量的重要窗口,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畅达社情民意的重要渠道,拓展群众积极参与、有序参与立法的重要途径,代表依法履职、保障群众权益的重要平台,国家机关听取代表意见、助推基层治理的重要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