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发布日期:
“呵护学生个性化成长”应成为教育共识
  ■ 耿银平
  话题回放
  10月17日,据《解放日报》报道,上海市高桥中学实施鼓励性、多元化评价,设置系列奖项,涉及学生学习和生活的方方面面,既有综合奖,又有单项奖;既有学科类奖,又有才艺类奖;既有文化类奖,又有生活类奖,让学生感受到超越自我就是成功。

  教育界有句名言,“多一把衡量的尺子,就能多一批优秀人才”,当教育评价制度由单一转向多元,由平面转向立体,由单一视角转向多维视角,我们就会发现,学校没有改变,学生还是那帮学生,但是学生的能力却在这种多元化评价中,得到充分的呈现。这时我们才意识到,每个班其实都是人才济济、卧虎藏龙之地。
  比如高桥中学通过设立“崇德君子奖”“明礼君子奖”“自强君子奖”“善思君子奖”“公益君子奖”“勤俭君子奖”“才艺君子奖”“行健君子奖”等,将那些在崇尚明德、知书达理、自强不息、善于思考等方面学有特长的孩子也认定为优秀人才。这种来自学校的权威评价和鼓励,将激励这些孩子继续努力,发展他们的个性化才德和能力,从而推动实现“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的人才繁荣格局。
  一直以来,我们的教育体系对“扬长”做得不足。有长处不是优秀,没有缺点才是优秀,对人才多元化形成一定的抑制和捆绑。上海市这所中学认识到了这种评价体系的不足,用多元评价进行弥补,让每个孩子都能得到快乐发展和成长。这才是对孩子最深的爱,是值得称道的“走心的教育”。
  其实,中共中央、国务院早在2020年就印发了《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方案指出,“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坚决克服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顽瘴痼疾,提高教育治理能力和水平。”“坚持科学有效,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提高教育评价的科学性、专业性、客观性。”上海市高桥中学积极探索多元评价制度,也是对国家教育改革精神的遵循和积极落实。
  近期,多地教育行政部门积极推行“禁止周末补课”政策,旨在为广大学生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成长环境。然而,要想真正减轻学生的压力,还必须落实多元化、个性化的评价体系。唯有改变当前单一的“高分决定论”,引入丰富多样的评价标准,才能为学生提供更多元化的成长路径。换言之,即使学生的考试成绩不尽如人意,但若在其他方面具备个性化特长和优势,同样有机会拥有光明的未来。
  因此,笔者希望,这种“呵护学生个性化成长”的教育实践,能够得到更广泛的认同和推广,为孩子创造更为健康的成长环境,为教育带来更为和谐的生态格局。

贵州省互联网出版业务许可证:黔新闻出网版准字第046号黔ICP备05003182号-1 Copyright @ 2003-2023 DDCPC.COM 贵州法制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贵州法制报主管主办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