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8版
发布日期:
新闻编辑力戒踩进“六大雷区”
  ■ 高艳
  一名优秀的新闻编辑,不仅需要扎实的理论功底、良好的文字水平、出色的新闻业务能力等素质,还要有清醒的头脑,不迷信不盲从不守旧,及时学习总结他人和自己的经验,才能不断生产出优质的新闻产品,提高媒体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本文结合新闻编辑实践操作,对容易产生错漏的几个重点难点进行分析,标示出舍本逐末、越俎代庖、无中生有、慢条斯理、看人下菜、盲目跟风等六种常见的“雷区”,供大家参考,避免在工作中“踩响地雷”。
   一、舍本逐末
  报纸版面编辑特别是党报的新闻版编辑,一个现实的困难是如何把握好为党的工作大局服务、坚持舆论导向和增大信息量、提高可读性的关系。
  我们在现实中可以看到,不少党报因为追求大容量而使得版面重点不突出、内容主题不鲜明,因为片面追求可读性而导致版面被一般化的动态、一般性的信息所蚕食,失去了党报指导意义。往往是一乡一村、一厂一校等一般性业务工作报道大量充斥版面,使许多指导性很强的稿件被排斥在要闻版之外,舍本逐末,以致冲淡了主旋律的声音,削弱了党报的指导意义。
  党报新闻版的办报思路应明确“顶天立地”的方针:既“顶天”,把党委、政府的决策和重大举措报深报透报到位,加强宏观、中观的报道,让党委、政府满意,增强指导性;又“立地”,把触角伸到与人民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领域,在贴近群众中引导群众,把报纸办得让群众也满意。
   二、越俎代庖
  编辑稿件时要充分尊重记者、通讯员的意见,尽量使稿件保留原有的特色,而不能越俎代庖,使得编辑出来的稿件千篇一律,失去本来的风格和特色。
  报纸编辑在与记者、通讯员协商修改稿件或约请记者、通讯员自己改稿时,要充分听取记者、通讯员的意见和建议,即使有意见分歧,也要心平气和地倾听记者、通讯员的提法,耐心细致地说服和解释。不能以为自己手握编稿、发稿的权力,就发号施令,独断专行,没有商量余地,要记者、通讯员服从自己。要在平等待人的前提下达成修改稿件的一致看法,使记者、通讯员心情愉快地完成任务。
  编辑稿件的最终目的,是消灭稿件中的差错,保证新闻报道的质量,而不是把所有的稿件都编成一种模式。一般说来,记者、通讯员稿件写作完成后,提交至编辑部基本上就算完成任务了,而编辑则要对稿件进行再加工,或删、或改,还要制作标题。这就要求编辑比记者、通讯员具有更高的文字水平。记者、通讯员写稿行文有自己的风格,而编辑也同样有自己的改稿风格。倘若编辑全按自己的口味、风格改稿、编稿,则难免进入这样一个误区,即编辑出来的稿件在文字技巧和内容形式上几乎一个风格。据一名通讯员讲述,他的一篇稿件在一家报纸上刊登了,但除了标题和名字是他的以外,文章内容他几乎认不出是自己所写。当然这是一个极端。对付这一误区的方法是,编辑改稿时要尽可能保证原稿的风格,要尊重记者、通讯员的劳动,可改可不改的不改,切不可将自己的风格代替他人的风格。
  三、无中生有
  编辑稿件时要认真细致,防止在修正原稿差错时出现新的差错。编辑在修改稿件时,无论是校正一个错误,还是增补一段材料,都必须有可靠的根据,不能想当然,无中生有。
  对于自己一时拿不准的问题,或不太明白的知识,要向行家请教。要特别防止在改稿过程中因触及自身的知识盲区,无中生有,随意删改,导致差错的发生。这样的实例很多。文学大师王蒙和文化名人王立群都曾是编辑“无中生有”错误的“受害者”。2007年,《王蒙自传》第二部《大块文章》出版后,王蒙在接受采访时公开承认,有的硬伤是自己所为,但有的却是编辑加工造成的。如关于《红楼梦》研究,原稿中写的是“索隐派”,编辑却改成了“索引派”。因此,王蒙大喊冤枉。王立群的《读〈史记〉之汉武帝》一书,叙述汉武帝晚年“迷恋黄老,烧香拜佛”,这显然是知识性硬伤。汉武帝死于公元前87年,而佛教传入中国是公元前2年,即汉武帝死时,中国还没有佛教,何以“烧香拜佛”?为此,王立群辩称,原稿中没写“烧香拜佛”,是编辑加上的。无论是王蒙的“喊冤”,还是王立群的“叫屈”,都是编辑误改造成的,这不仅降低了作者的学术诚信与公共形象,更重要的是会贻误读者,以讹传讹,后患无穷。
  四、慢条斯理
  不少新闻失实是由于稿件积压时间过长引起的。报纸编辑部每天会收到许多稿件,由于编辑个人做事慢条斯理,使得个别稿件拖延一段时间才得以见报。而在此期间,报道的情况也可能随着时间的变化发生一些新变化。编辑在处理这类积压时间较长的稿件时,如果慢条斯理,未能及时与记者或通讯员联系,就有可能因拖延、积压时间过长造成新闻失实。
  有位通讯员给一家报社写了条消息:某某单位普法到位,防范有方,连续14年无一人违法犯罪。但此稿发出后过了近3个月才发表,而在这段时间里,这个单位一名干部因贪污受贿被逮捕,稿件刊出后有人说通讯员是“瞎吹”,这位通讯员也有苦说不出。据相关统计,由于编辑主观随意改稿或积压稿件时间过长而造成报道失实的新闻,占失实报道总数的三分之一以上。避免进入这一误区的方法,就是编辑在改稿时发现有把握不准的地方,又认为有必要改动,要尽可能抓紧时间找有关部门或作者查询、核实,如果稿件积压时间过久,报纸刊用时也要与所报道的单位或稿件作者重新核对才能刊用。总之,编辑宁可相信资料,不可全信脑子,这是有一定道理的。
  五、看人下菜
  编辑在改稿过程中,有一种“看人下菜”的不科学态度需要我们尽力克服。首先是对新晋记者、不知名记者稿件的漠视,只因他们从事新闻事业不久、缺乏名气与经验,于是便滥施刀斧,毫无节制地进行删改,过度行使编辑的修改权力;同时对成熟记者、知名记者“盲目信任”,因其经验丰富,于是便对其稿件放任自流,一字不改全文照发,自动放弃了修改权力。
  其实,再有经验的记者,写的稿子也需要编辑加工。诚然,有的知名记者稿件确实写得好,可以达到“一字不易”境地。但是,并非所有“名记者”的所有文章都是“名篇”。哪怕是名记者甚至包括伟人的文章或著作,有时也会出现错误。诗人臧克家曾经回忆,1956年,他担任《诗刊》主编时邀请周振甫为《毛泽东诗词讲解》做注释。周振甫精心研读推敲,发现毛主席诗词中有两处错误:一是《菩萨蛮·黄鹤楼》中,“把酒酹滔滔”的“酹”字,误作“酎”;二是《沁园春·雪》“山舞银蛇,原驰蜡象”句中,“蜡”误作“腊”,后来均一一改正。
  六、盲目跟风
  在新媒体技术迅猛发展的背景下,一些报纸缺乏对自身发展情况和特点优势的客观评价,以一种较为盲目的形式套用新媒体发展模式,一方面无法实现媒体形式的有机融合;另一方面影响自身权威性的发挥,久而久之,将会降低报纸这一传统媒体在读者心中的地位。而且,在盲目创新下,报纸编辑工作的特色进一步被消磨,加上人们对新媒体的大量使用,导致难以适应报纸媒介,甚至很多报道出现了严重的同质化现象,无法有效吸引读者。
  因此,在新媒体时代下创新报纸编辑工作,不可一味借鉴新媒体行业的优势和发展模式,而要根据自身发展情况和优势判断创新切入点,打破固化的局限性思维,将焦点集中在编辑能力的提升上。有选择性地借鉴新媒体思维和模式,从而推动报纸行业的进步与发展。其中,在创新报纸内容形式时,报纸编辑要明确信息的时效性属性,正确认识到报纸编辑中各项工序的限制。但是,与其他传统媒体不同,报纸时效性问题难以得到根本性解决,尤其很多新媒体采取的直播形式,无论如何报纸的新闻信息都会出现滞后性。因此,报纸编辑要创新新闻内容,利用新闻信息的高价值性弥补时效性的缺点。
  (作者单位:贵州日报报刊社)

贵州省互联网出版业务许可证:黔新闻出网版准字第046号黔ICP备05003182号-1 Copyright @ 2003-2023 DDCPC.COM 贵州法制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贵州法制报主管主办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