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发布日期:
范永新
坚守家乡用爱托起大山新希望
■ 通讯员 龙梦前
  范永新,扎根孔明山4所教学点31年来,甘守清贫,爱生如子,悉心照料每一个孩子,默默耕耘于三尺讲台,为大山孩子们的成长进步奠基着色,不遗余力为孩子们创造幸福校园,用青春、智慧和汗水谱写家乡教育的美妙乐章。2020年,获从江县东朗镇“脱贫攻坚教育保障先进个人”称号;2021年,被从江县委教育工作委员会授予“优秀共产党员”称号;2022年,获从江县东朗镇“优秀教师”称号……他用爱和坚持书写了自己无悔的人生。
  坚守家乡 扎根基层31年
  “孔明山是我的家乡,学校承载着家乡人的梦想,我想为家乡发展贡献一份力。”1992年,初中毕业的范永新放弃了继续上学的机会,怀着满腔赤诚回到家乡做了一名代课教师,一心扎根农村教育。而后为了提高学历,他通过成人考试,进修大学本科学历。2011年考入特岗教师,2014年成为从江县东朗镇中心小学在编教师。在这31年的时间里,范永新先后在党相教学点、摆里教学点等多地任教,在这些学校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在范永新的教学生涯中,他曾一个人承担2个年级的复式教学,并主动照顾孩子们的生活。下雨天送学生回家,中午给离家远的学生做营养午餐,和学生一起吃饭,给学生买药、买学习用品……为了不耽误学生功课,他拼尽全力,既是老师又是学生家长。31年间,他经历了学校从四面通风、冬冷夏热的木质教学楼,到砖混平房的变迁,见证了自己教出的学生考上大学、走上岗位、奉献社会……
  以校为家 陪伴是最好的教育
  2014年,范永新调到龙早教学点后,便一直吃住在学校,成为了一名离职工、学生最近的校长。“学校很多都是留守未成年人,大多缺乏家庭教育,导致孩子厌学现象严重。”为了改善这些不容乐观的教育现状,范永新决定从源头上改变学校的学风,用爱去践行教育情怀。不仅在学习方面“陪伴”学生,在吃、穿、住、行等方面也对孩子们予以无微不至的关照。
  农村孩子没有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他就充当家长的角色,为学生做思想工作,课后找他们谈心、交朋友,及时对学生给予指导和帮助。对于带有厌学情绪、成绩相对落后的学生,他会私底下与孩子沟通交流,深入了解学生厌学的原因并进行心理辅导,相对于说教,范永新更愿意用陪伴帮助学生度过懵懂的童年。
  为了能给孩子们最贴心的关怀,除了工作时间,就连平常的休息时间范永新也随时“待命”,学生不管遇到什么问题都能第一时间得到解决。面对繁重的工作,他有时也会感到疲惫,但他说:“看到孩子们的成绩得到了提升,一天天地成长,再苦再累也值得。”
  牵挂学生 为生解忧献真情
  学生不会拼音,他手把手教学;学生父母生病,他多次家访,自掏腰包,不让学生辍学;学校硬件条件堪忧,他东奔西跑筹集资金,让学校旧貌换新颜……从踏上讲台那一刻,范永新就暗暗地对自己说:“搞就要搞出个名堂来!”,这个信念伴随着他走过了31个春秋,他所任教的学生从没有一人因教法不当而厌学,也没有因贫困而辍学。多位领导和同行评价他说:“范永新是个能人,不但管理有方,而且能治差、能治乱”。从此,哪所教学点最需要提升,领导就派他到哪所学校。
  “关爱学生像关爱自己孩子一样。”这是家长对他的评价。翻开范永新的笔记本,上面密密麻麻记着哪个孩子没有父母,哪个孩子家庭特殊,哪个孩子身体有病,哪个孩子离学校远……孩子病了,他买药送医;孩子忘带钱,他给买零食;孩子的衣服、鞋子坏了,他找爱心人士捐赠,甚至他自备针线为孩子们缝补。
  31年来,范永新把自己对教育的一腔热血化作浓浓的深情,洒在了自己热爱的这片土地上,留下闪光的足迹……

贵州省互联网出版业务许可证:黔新闻出网版准字第046号黔ICP备05003182号-1 Copyright @ 2003-2023 DDCPC.COM 贵州法制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贵州法制报主管主办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