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数字报首页
版面导航
第01版:头版
第02版:说法
第03版:综合
第04版:文艺
标题导航
让农村孩子吃饱更要吃好
高标准要求 温情“浇灌”如花少年
精细化管理 守护学生“舌尖安全”
反诈教育不能成为高校短板
儿童近视矫正市场乱象加剧 各方不能再“近视”
版面概览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首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末版
发布日期: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文章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反诈教育不能成为高校短板
■ 黄齐超
话题回放
近日,中国青年报·中青校媒就反诈主题面向全国高校大学生展开问卷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3738份。调查结果显示:97.78%受访大学生认可反诈教育的必要性,91.95%受访者期待反诈教育进校园。在受访者所在的高校中,61.77%会组织反诈讲座等相关活动;61.02%校园媒体平台会传播反诈知识;52.43%会开设反诈相关课程;38.34%会举办反诈知识竞赛或文艺演出等活动;28.04%会在学校周边进行反诈宣传,没有听说过学校有相关宣传的,占了9.12%。
众所周知,大学生有多元化的渠道获取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知识,培养反诈能力。比如,网络及社交媒体、报刊书籍、影视作品、或收看职能部门组织的反诈宣传等。即便如此,还是有一些大学生遭遇电信网络诈骗。甚至,大学生和老年人一样,被诈骗分子划归到“易诈群体”。由此可见,反诈教育不能成为高校的短板。
让人欣慰的是,超九成高校都比较重视对学生的反诈宣传、教育。他们或开设反诈课程、组织反诈知识竞赛、召开反诈知识讲座,或邀请金融、公安部门现身说法,或利用校媒体进行反诈宣传……总之,绝大多数的高校,都能提供丰富多彩的反诈教育,形式多样的反诈宣传,提高学生的防范意识,锻造反诈“金身”。
很显然,反诈远不是下载国家反诈APP那样简单。即便是已经成年的大学生,也需要学校提供源源不断的反诈“活水”,进而从中接受反诈教育与熏陶。但是,根据中青校媒的这份调查报告显示,竟然还有近10%的高校,没有进行过任何形式的反诈宣传或教育,这岂不是要让学生“裸对”五花八门的电信网络诈骗?
刷单诈骗、“两卡犯罪”、投资理财诈骗、婚恋交友诈骗、冒充客服诈骗、冒充公检法工作人员诈骗……这些基本上都是针对大学生的诈骗类型。无法否认,大学生反诈教育是系统工程,不能单单让某个人、某个部门孤军作战,需多方合力,筑牢“反诈堡垒”。但无论如何,高校都应成为反诈的主阵地,反诈教育都应成为高校教育的一部分。毕竟,反诈教育也是对学生的一份关爱。
97.78%受访大学生认可反诈教育的必要性,91.95%受访者期待反诈教育进校园——这两个数字,恰恰说明了高校反诈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大学生对反诈教育的期盼。所以,那些缺乏反诈教育的高校,应及时补上反诈教育的短板。而已经有反诈教育的高校,也要向“有”到“优”的转变。总之,高校履行好反诈教育的责任,增强学生的反诈意识,培养学生的反诈能力,尽可能地让电信网络诈骗远离大学生。
贵州省互联网出版业务许可证:黔新闻出网版准字第046号黔ICP备05003182号-1 Copyright @ 2003-2023 DDCPC.COM 贵州法制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贵州法制报主管主办 技术支持:
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