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发布日期:
以教育资源均衡化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
  ■ 丁慎毅
  让每个孩子享有更加优质、更加公平、更有保障的教育,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心愿。今年7月以来,“山河大学”一夜爆火,高教资源的不均衡,成为诸多考生核心关切的话题。而西安中考“回流生”事件,更是折射出教育资源分配问题,让孩子人生的“分水岭”被提前到了中考,特别是近日,网红“铁头惩恶扬善”在发布系列打假视频获得粉丝积累后,把大棒挥向了教培领域。他举报杭州新东方违规补课引发关注后,又表示围绕“下一个目标将是河北衡水中学”,再次把如何保障教育公平的话题推向前台。
  以网友虚拟的“山河大学”为例。对于有343万考生的“山河四省”来说,高等教育资源中优质高校相对匮乏。这主要与各区域、城市之间的高等教育投入差距有关,像北上广等省市对办学资源和高层次人才产生虹吸效应,进一步扩大了高校、地区间的学科发展差距。比如,河南的高等教育资源总量在全国并不算低,根据2023年6月15日教育部发布的《全国高等学校名单》,河南省高校数量为168所,和江苏省并列全国第一。但从人均高校数量和一流高校数量来看,河南在全国处在靠后位置。所以,教育部也提出不断优化高等教育资源的布局结构,支持中西部地区,特别是人口大省扩大高等教育资源规模,优化类型结构和区域结构。
  但是,也要看到,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多寡,与一个省市产业环境、科研环境有很大关系。据媒体报道,上海科技大学不是985,不是211,而是始建于2013年的一所年轻大学。但上海科技大学专利国际化位列长三角创新机构百强高校之首。上科大除了自身的努力外,其身处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腹地,周边科技园区、跨国药企,研发型企业林立,才让其名声鹊起。也就是说,高等教育资源匮乏或是教育欠发达地区想要缩小差距,不能再走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依靠地方投资推动办学的路子,也不能完全依靠自身积累缓慢发展,要坚持自身特色发展和国家政策支持的“双向奔赴”。
  比如,一方面,东部沿海沿江地区与中西部教育欠发达地区的高校,要加强合作,实现“共赢发展”。通过联合申请重大科技项目,共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共同助力国家战略实施等,最终实现区域高等教育协调发展。另一方面,要坚持自身的学科布局和特色,寻找自身发展独到之处。像职业教育改革已经出台了一系列措施,把职业教育短板拉起来、补上去,打造职业名校,也是均衡高等教育资源的路子。
  再以“回流生”为例。“回流生”政策本身在法理上没有问题,其初衷也是为了保障教育公平。在这场“回流生”风波中,多数西安家长和考生并不是反对政策本身,而反对的是那些钻政策漏洞,甚至通过违法违规手段“回流”到西安的人。这主要是西安高考录取分数线相对较低。
  有人认为现行高考制度不公平,应该采用全国统一试卷,按考生分数全国大排名录取。表面上看这一观点更公平,实际上不公平,甚至还有危害。如果那样,教育资源优质地区将基本包办上大学的权利,尤其包办名牌大学的权利,偏远落后地区的教育资源愈加难以改善。我国暂时还没有更好的高考录取办法,在这个前提下,治理新型的“高考移民”,从根本上来说,还是加速均衡各省市教育资源。除了加大教育经费投入外,各地应加强教育信息化建设,推广先进的教育技术,提高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同时,推动教育体制改革、加强教育公平监管,也是解决教育资源不平等的重要途径之一。
  今年6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构建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的意见》。意见要求,加快校际均衡发展。以推进师资配置均衡化为重点,加快缩小校际办学质量差距。完善集团化办学和学区制管理办法及运行机制,促进校际间管理、教学、教研紧密融合,强化优质带动、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加快实现集团内、学区内校际优质均衡,为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奠定基础。这或许才是各地目前急需做好的工作。

贵州省互联网出版业务许可证:黔新闻出网版准字第046号黔ICP备05003182号-1 Copyright @ 2003-2023 DDCPC.COM 贵州法制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贵州法制报主管主办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