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数字报首页
版面导航
第01版:头版
第02版:说法
第03版:综合
第04版:交流
标题导航
如何合理配置教育资源?
更好满足群众“上好学”需求
期待高教改革早传佳音
以教育资源均衡化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
版面概览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首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末版
发布日期: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文章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期待高教改革早传佳音
■ 黄齐超
外出打工居民的子女,该如何回西安参加中考?为了保障这些考生的权益,西安出台了“回流生”政策——户籍在西安,学籍在外地的本地居民子女,按政策可以回西安参加中考。毫无疑问,这是为了保障本地教育公平的善举。
然而,一些外地的教育培训机构开始打“回流生”的主意,他们宣传称:可以实现“生在河南,考在陕西”的梦想。这些培训机构的可乘之机就是钻“回流生”的空子,让虚假的外地考生利用“回流生”身份去西安参加中考。如此一来,挤占了西安考生的高中教育资源,引发当地群众愤慨。
尽管“回流生”事件得到了妥善处理,但它带给我们的反思,还会持续且长期地存在。西安“回流生”事件的核心,其实就是“中考移民”。众所周知,“高考移民”很难有操作空间。不过,非法机构通过异地升学的手段,将“高考移民”前置到中考,制造了新的中、高考焦虑,也影响了区域的教育公平。
高校在生源分配上,一般都倾向于所在地,所以,“西安回流生”事件的背后焦点,还是指向了高校分布——陕西省的优质高校资源较多,30多万高中考生的陕西省,有三所985高校、八所211高校;而100多万考生的河南,却只有一所211高校,没有985高校。河南考生升入优质高校的概率,小到了让人心疼。
在西安“回流生”事件之前,还有一件事引爆网络,更能说明高校教育资源不均的严重性。今年高考填报志愿前夕,网上出现了“山河大学”的招生事宜。显然,这是一所本不存在的高校,它是网友对河南、河北、山东、山西四省亟待优质高校的调侃。这看似是玩梗,却也真实地折射了四省对知名高校的渴望,以及对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均衡的期盼。
教育公平是最基本的社会公平,而高等教育又是教育公平最重要的一环。其实,无论是西安“回流生”,还是被网友热议的“山河大学”,都指向了高等教育公平。对于“山河大学”背后的高校教育资源不均问题,教育部门做出了积极回应:将启动高等教育综合改革战略工程,不断优化高等教育资源的布局结构,支持中西部地区,特别是人口大省扩大高等教育资源规模,优化类型结构和区域结构。
保障教育公平,就应从高教资源均衡发展入手,希望群众不要在中、高考移民上花费心思,而是安心等待高教改革早日破局教育公平。
贵州省互联网出版业务许可证:黔新闻出网版准字第046号黔ICP备05003182号-1 Copyright @ 2003-2023 DDCPC.COM 贵州法制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贵州法制报主管主办 技术支持:
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