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
余庆30年接力创新基层治理经验
  ■ 记者 王其伦
  八月,天高云淡。黄金橘果挂在树梢,半青半黄的稻穗拂浪稻田,绿油油的蔬菜长势喜人。清晨阳光下,遵义市余庆县白泥镇满溪村一片翠绿,满眼生机。
  村里的调解室里,村党支部书记、主任冯仕金与驻村工作队队长田勇一起,把从网格上收集的信息进行梳理,分析目前全村矛盾纠纷动态“热点”。定期研判村民的诉求,有针对性地及时化解是他们常用的工作方法。墙壁上,“情为上和为生调解千家事温暖万人心”的标语很醒目。
  望着窗外丰收在望的1200亩水稻,这位经历过余庆“四在农家”新农村建设的村干部心里颇为感慨:一年前,村里土地流转种大葱失败,老板拍屁股走人留下烂摊子,涉及16个村民组700多户人家1200亩的田块全部打乱没了边界,分不出每家的田块面积。
  这场纠纷的焦点在于如何把田土还原返还给村民,因土地承包时间太长且已经历4次统计数据,以任何一次数据都无法让群众心服口服。怎么办?
  2022年3月,村里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宣布确定,按4次的综合平均数重新划定每户的面积大小。期间,村里抓住市级乡村振兴示范点机遇,争取100余万元资金修复土地,一场可能引发群众集体上访的矛盾事件就此化解。
  冯仕金介绍,30年来,满溪村通过及时化解纠纷,形成了和谐文明的氛围。如今的满溪村,不仅是省级法治示范村,还是全国议事协调示范创建点。
  这是余庆县社会基层治理的缩影。早在1992年,余庆县在实践中创造了预防化解“民间纠纷转化为民事案件、治安案件甚至刑事案件”的经验,实现“琐事不出组、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后来,随着县域经济进入“黄金发展期”和“矛盾凸显期”,余庆县开始从“社会治安”向“社会治理”实施探索,在全省率先成立镇级综治中心、县委群众工作部、县级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中心,总结出“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难事不出县、矛盾不上交”的“三不出一不上交”经验,得到了上级肯定并在全国推广。
  经过长期以来的不断实践探索,余庆基本形成一套基层党组织领导社会治理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的经验。2017年以来,随着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的深入推进,余庆县通过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开展平安乡村、民主法治示范村建设,推进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推动基层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数字化治理,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矛盾纠纷,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形成“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满意在基层”的“三不一满意”新经验。
  2007年至今,余庆县连续16年群众安全感位居全省前列,荣获“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集体”,两次获得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最高奖“长安杯”,2022年连续第三次荣获平安贵州建设示范县、荣获首届平安贵州建设最高奖“黔安杯”。
  今年以来,该县开展以高质量基层治理推动高质量经济社会发展的“三年行动”,实行“一名干部兼职网格员+一名群众专职网格员”的“双网格员”制度,进一步做实“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党小组+网格员+联户长”基层治理机制,优化设置691个全科网格、4424个联户单元。眼下,全县选派的333名干部深入村(社区)一线报到开展工作,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持续“加码”。

贵州省互联网出版业务许可证:黔新闻出网版准字第046号黔ICP备05003182号-1 Copyright @ 2003-2023 DDCPC.COM 贵州法治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主管主办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