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数字报首页
版面导航
第01版:头版
第02版:说法
第03版:人物
第04版:综合
标题导航
警惕虚假大学陷阱!
媒体评论
防诈妙招
合力整治让虚假大学不再野蛮生长
不“投喂”,虚假大学如何“撒野”?
整治虚假大学需釜底抽薪
版面概览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首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末版
发布日期: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文章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整治虚假大学需釜底抽薪
■ 何勇
近年来,为严厉打击虚假大学,每年高考之时,教育、公安部门会提醒广大考生和家长,不要相信任何“走捷径”“不用填志愿”“低分上名校”“花钱进名校”“内部有指标”等谎言,在报考高校或接到高校录取通知书时务必做到核查学校、核查志愿、核查录取,媒体也会公布“野鸡大学”名单,让“野鸡大学”无所遁形。
但是,虚假大学如同韭菜一样,割掉一茬又长出一茬,并没有从大众视野消失,每年仍然有不少家长、考生上当受骗,花钱上“野鸡大学”。究其原因,社会崇尚文凭、迷信学历的教育观和人才观,大学文凭成为求职、升职的“敲门砖”,一些高考失意的考生、家长为学历焦虑、为前途迷茫,把读一所非正规的“野鸡大学”当成捷径,致使“野鸡大学”滋生不绝。
另一方面,归根结底,是开办、经营“野鸡大学”的违法犯罪成本太低,起不到应有遏制作用。从目前各地整治、查处“野鸡大学”的情况来看,虽然教育、公安、网信等部门联合执法,但往往只是取缔“野鸡大学”官方网站,并不追究“野鸡大学”幕后经营者的法律责任。这使得“野鸡大学”骗局处于零成本状态,不法分子不需要付出沉重代价。所以,即便“野鸡大学”被曝光、被取缔,但风头一过,又会改头换面,换个“马甲”卷土重来,继续行骗。
“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遏制“野鸡大学”野蛮生长,从根本上整治“野鸡大学”,需要用好法律手段进行釜底抽薪,切实提高经营“野鸡大学”的违法犯罪成本,不止要让“野鸡大学”无所遁形,更要吓得不法分子不敢开设“野鸡大学”。
事实上,从法律角度说,开办、经营“野鸡大学”,冒充正规高校,招生骗钱,本质上涉嫌诈骗犯罪。因此,整治“野鸡大学”,必须当成社会影响恶劣的诈骗犯罪案件来处理,将“野鸡大学”骗局利益链上的不法分子一网打尽。
首先,公安机关要以诈骗犯罪查处“野鸡大学”,追究“野鸡大学”经营者的刑事责任。只要开办、经营“野鸡大学”行骗,不论不法分子实际上有没有骗到钱财,公安机关都应当以诈骗罪立案侦查,揪出“野鸡大学”幕后的创办者、经营者,并依法追究他们的法律责任乃至刑事责任。
其次,教育、网信、公安等部门要畅通举报“野鸡大学”的渠道。“野鸡大学”数量众多,且不会公开发布广告,大多是通过线上或线下对考生、家长进行一对一的广告宣传。要查处“野鸡大学”诈骗犯罪,就必须发动广大人民群众,引导、激励大众特别是考生、家长和网络安全中心平台及时举报“野鸡大学”,向相关部门提供“野鸡大学”线索,方便职能部门按图索骥,及时公开“野鸡大学”名单、取缔“野鸡大学”网站、调查“野鸡大学”幕后经营者。
再者,加强对“野鸡大学”网站巡查,及时找出“野鸡大学”。工信、教育、市场监管等部门应当联合搜索引擎平台、网络安全中心平台,通过技术手段对高校网站进行检查,找出建设空壳网站、假网站的“野鸡大学”,进而将其一网打尽。
贵州省互联网出版业务许可证:黔新闻出网版准字第046号黔ICP备05003182号-1 Copyright @ 2003-2023 DDCPC.COM 贵州法制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贵州法制报主管主办 技术支持:
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