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村开展大走访。
调解纠纷现场。
网格员、联户长动员外出务工人员安装反诈APP。
宣传在线调解平台。
深入社区开展宣传。
处理山林土地纠纷。 ■ 通讯员 王凯 记者 罗翔
伴随着初夏的微风,走进黔南州都匀市龙山社区汇悦新天地小区,这里绿植掩映、花红柳绿,路面洁净、设施齐全、孩童嬉笑,眼前其乐融融的景象格外温馨。
让人料想不到的是,过去这里曾是一个业主与物业“水火不容”的小区。眼前和谐的这一幕都得益于“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与基层治理深度融合,既解决了小区治理难题,又为做精做细做实网格化管理筑牢了“底座”。
近年来,黔南州通过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将“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治理机制作为基层社会治理条块之间纵横联动(纵:州县镇,横:公检法司组织部等政法单位)、政社互动(政府、社会企业)、专群联动(专:网格员,群:治安防控积极分子、社区志愿者等)的重要抓手,着力破解基层社会治理难题,把做好顶层设计与鼓励基层创新相结合,探索形成“黔南基层治理123工作法”。全州基层社会治理基础进一步夯实,“平安贵州建设考核”连续三年获“优秀”等次、率先创建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州。全州社会治安突出问题得到有力整治,不断增强辖区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规范化建设县乡两级综治中心 “你好,请问你们要咨询哪方面的业务?请先在这边取票,然后再去窗口解决你们的问题。”福泉市委政法委工作人员在综治中心大厅的问题分导台引导前来办事的群众有序进入。在福泉市综治中心,现场前来办事的群众增多,但现场井然有序。
“我觉得这边比较快捷方便,我把材料提交到窗口,然后到速裁庭就解决了,不用像原来要跑到法院去立案,立完案又等着开庭,现在在综治中心这边一站式给我们全部解决。”福泉市市民潘德华说。
“我们会让前来咨询的人先到大厅的问题分导台,根据他们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分流到各个窗口,需要马上进行调解的就由工作人员引导他们到旁边的调解室进行解决,一般一天就能解决问题,极大节省了群众的办事时间。”福泉市综治中心工作人员说。
社会治理社会治,综合治理综合抓。黔南州牢固树立大抓基层、大抓基础的鲜明导向,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通过党委统筹、综治协调(州县乡)、资源整合(政府公检法司,自然资源等)、力量下倾等方式,全面推进县乡两级综治中心功能差别化、标准规范化和运行实体化建设,着力破除当前社会治理条块之间各自为政、联动不足等问题,有效解决了“谁来统筹协调、指挥调度、督导考评”等问题,构建了县乡两级综治中心与上下级综治中心、同级职能部门纵横联动格局,让综治中心成为基层矛盾纠纷化解的终结地。
与此同时,县级综治中心按照“多中心合一”思路,整合信访服务、法律服务、劳动仲裁、多元调解等功能,规范设置各类服务窗口(厅室),建立“一站式”联动服务平台,让老百姓“进一扇门、解万般事”。截至目前,黔南州县级层面共整合功能窗口87个、入驻职能部门118个。
“我们企业在黔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入驻以来,感觉最便捷的还是福泉市马场坪街道办事处在法律服务上给我们很大支持,比如主动上门指导我们和工人签订好劳动合同,避免以后可能产生的矛盾纠纷。”来自湖南的一家高科技企业负责人说道。
福泉市马场坪街道是黔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所辖的工业重镇,劳资纠纷问题突出。为做好园区企业服务工作,福泉市在全省首创了“综治中心+劳动监察巡回仲裁庭”,在44家规上企业建立综治中心调解室,确保就近依法为劳资双发进行维权。2022年以来,调解劳资纠纷204起,调解成功204起,涉及金额1281.20万元。
如今,黔南州镇(乡)级综治中心依托党委平安办、党群服务中心,线上线下有效整合“七站八所”及人民调解组织、行业性、专业性调解队伍等资源力量,建立“一站式”多元调解平台,为群众“快办事”“办实事”,实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
自2020年以来,黔南州县乡两级综治中心累计受理群众来访登记矛盾纠纷问题153607件,调解成功138700件。
用好“三大平台”便民又利民
黔南州以大数据应用与社会治理创新深度融合为突破口,将综治信息平台作为网格服务管理的枢纽,将12345政务服务热线平台作为解决群众诉求的桥梁、将司法调解平台(人民法院在线调解平台、黔南智慧司法服务平台)作为矛盾纠纷化解的纽带,构建横向联动州县两级职能部门、纵向贯通县乡村三级综治中心的指挥调度体系,将综治信息平台作为矛盾纠纷信息收集、网格服务管理、事件分流交办的核心支撑,实现了社会治理大整合、高共享、深应用的目标,有效提升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现在通过平台报送信息更加便捷,为群众办事也更加方便了,疑难问题流转也更加高效。”龙里县醒狮镇网格员罗仁贵说,通过用好12345政务服务热线平台、人民法院在线调解平台、黔南智慧司法服务平台等“三大平台”,让群众生活和办事更方便,群众表达诉求的渠道更畅通,群众获得感更进一步增强。
该平台运行以来,累计开通并激活县、镇(街道、乡)两级行业部门账号1490个,联动办理矛盾纠纷2.71万件;网格员上报矛盾纠纷事件、巡查走访记录信息18.87万条。
与此同时,黔南州12345政务服务热线平台通过“政务警务综治工单联动办理、州县两级部门扁平化管理”双驱动模式,打通与公安110数据壁垒,贯通州级73个党政部门、县级1025个单位和部门、109个乡镇(街道),推动群众诉求事项跨区域、跨层级、跨部门协同办理,实现群众报警求助、咨询、服务一号通办。
截至目前,黔南州12345平台共收集民生诉求524.21万件,办结率99.99%、满意率99.63%。2022年以来,对重点行业领域群众举报线索、影响社会稳定等信息和数据进行分析、形成分析报告499期,为党委政府决策部署提供参谋智库支撑。同时,黔南州依托司法调解平台,实现案件受理、信息录入、分流交办、多元调解、司法确认全流程在线办理,提供低成本、高效率的一站式解纷服务。目前,该平台线上入驻人民调解组织1753个,行业性、专业性调解组织183个。
2022年以来,通过司法调解平台委派调解纠纷55918件,成功化解纠纷39319件,调解成功率达69.99%,司法确认11137件。黔南州两级法院一审新收民商事案件10年来首次实现下降;2022年全州信访登记总量4100件,同比下降17.74%。
基层治理关系着社会和谐稳定,也是群众感知公共服务温度的“神经末梢”,作为社会治理体系的“底盘”,基层治理大有可为,黔南州找准了“方向”,蓄足“能量”,基层治理效能不断提升,平安黔南、法治黔南建设步伐铿锵有力、行稳致远。
管理网格化服务精细化
网格作为基层治理的最小单位,是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米”的最前沿阵地,黔南州将最大限度发挥网格员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努力实现社情民意在网格中掌握、惠民服务在网格中展开、矛盾纠纷在网格中化解,着力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
黔南州始终坚持党建引领推动“多网合一”,制定印发《黔南州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的实施意见》等系列文件,全面整合党建、政法、乡村振兴等基层网格,通过社区综治中心组织、网格员带头、联户配合、自治群体协作等方式,利用平安贵州“APP”、12345平台“微信小程序端”等信息化手段,常态化开展基层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网格巡查走访,第一时间回应群众诉求、第一时间感知风险隐患、第一时间发现矛盾问题,做到服务管理网格参与、风险隐患网格上报、矛盾问题网格化解。
“为加强网格队伍建设,黔南州明确提出,村(社区)‘两委’成员、驻村工作队、省州县下派干部等具有国家薪酬保障范围内人员为网格员,有效解决‘谁来落实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的问题。”黔南州综治中心负责人表示,鉴于城市社区人口基数大、流动人口多,城市住户早出晚归、交流少,个人隐私保护意识强等实际,为解决城市社区联户长选配难、开展工作入户难等问题,黔南州严格按照“住户相邻、邻里守望”原则,鼓励社区联户单元内党员、治安防控积极份子、退休职工、公职人员、物业企业职工(管家)、业委会成员等主动担任联户长,有效发挥政策法规宣传员、社情民意信息员、义务治安联防员的作用。
截至目前,黔南州共划分网格12873个、配备网格员12873人、选聘联户长74991人。2022年,全州网格联户单元累计开展走访排查17617余次,上报矛盾纠纷信息41661件、化解41555件。
同时,为激发网格联户单元参与社会治理内生动力,制定出台《黔南州推进”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基层社会治理机制助推乡村振兴工作实施方案》《关于实施网格员、联户长专属优惠通讯话费激励保障措施的工作方案》机制制度,推进政治激励、精神鼓励、物质奖励保障机制落实。平塘县通过基层治理“1+39”激励措施,为网格员、联户长、村民组长提供了涵盖创业、就业,通讯、信贷、交通出行、日常生活消费等39项具体优惠办法。
“得到政府的关心,我感觉到很亲切,现在驾驶车辆去加油,去超市购物都有一定的优惠,对我们联户长也是一种鼓励和认可。”平塘县牙舟镇兴陶村联户长刘永福说。
2021年以来,黔南州共表彰州、县、街道(镇、乡)三级“优秀网格员”1113名、“优秀联户长”3413名;182名网格员提拔到乡镇(街道)办事处担任领导职务或职级晋升;269名联户长通过选举到村(社区)两委任职;兑现联户长奖励资金,基层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基础更加扎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