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
听群众“抱怨”疏心中“郁结”解思想“疙瘩”
为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贡献“代表力量”
■通讯员 李星
  近年来,息烽县人大常委会充分利用人大代表们在群众中的影响力,拓宽代表履职路径,鼓励、支持、引导人大代表参与到信访维稳工作中去,积极融入矛盾纠纷预防、排查、化解等全过程,让人大代表化身调解员,将矛盾化解在基层,为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贡献“代表力量”。
  倾听群众“牢骚话”
  “群众不来,我们代表就走到群众中去。”这是青山苗族乡人大代表罗太全说的话。在他这里,村民事情无大小,群众关系无亲疏。邻近寨中有矛盾纠纷的场所,基本能够看到他的身影,听到他和蔼劝解的声音。当选人大代表以来,他参与调解的矛盾纠纷20余起,群众都信服他。
  息烽县在人大代表联络站(室)常态化接待的基础上,代表们主动拓宽人大代表联系选民、服务群众渠道,变“接访”为“走访”,充分发挥“工作置身一线,与群众打成一片”的优势,上门与群众拉家常、谈家事,与群众“零距离”交谈,鼓励群众讲真话,从村民的“抱怨”“牢骚”中获取社情民意,了解工作得失,找问题、找痛点、找不足,找破解难题的突破口,帮助群众疏通心中的“郁结”,解开思想上的“疙瘩”,让一批矛盾隐患在萌芽状态时得到及时化解。
  在代表联络站(室)内,代表们对群众遇到的矛盾纠纷进行耐心细致的政策宣讲和思想疏导,协助党委有效化解纠纷、信访难题。对纠纷案例汇总分析,将无法解决的问题,向党委政府反映,让群众的难事与纠纷,得到有效解决。
   调解纠纷促和谐
  今年二月,温泉村田坝组村民孙某向温泉村委会反映其林地树木被三交村丫角林组村民李某砍伐,要求村委会协调处理。温泉镇人大代表王可燕获得消息后,先上门安抚村民情绪,认真了解矛盾纠纷原因,及时协调镇村镇建设服务中心,联络温泉村、三交村工作人员及双方当事人赶赴现场,现场指认边界,为双方当事人确认了界址范围。经过协调,双方承诺不再越界线种植砍伐,该起矛盾纠纷调解成功,维护了邻里和谐,促进社会稳定。
  在温泉镇,街坊邻居有矛盾,代表就连夜上户调解,耐心倾听,疏导劝解。2022年以来,该镇人大代表通过代表联络站(室)受理群众诉求91件,全部顺利解决。
  各级代表在日常生活中,特别是在代表本选区内,注重发现各类不稳定因素、矛盾纠纷,对不能处理的矛盾纠纷在做好思想工作的同时,第一时间将情况上报,对发现得早、化解得了的矛盾纠纷,用心用情用力控制住、处理好。
   直面难点善作为
  去年,永靖镇红旗村村民李某的亲人在某医院治疗期间,产生医患纠纷。息烽县人大代表黄世俊、镇人大代表邵永红获知这一情况之后,主动联系村“两委”,并积极与医院所在地相关部门联系,经过村委会多方对接,人大代表多次沟通,终于达成合理补偿协议,将矛盾处理在基层。该镇在2022年通过人大代表协助处理化解矛盾纠纷369起,切实维护了社会稳定。
  今年,息烽县人大代表周波在走访群众中了解到,流长镇前奔村和大水井村因历史遗留问题,在水库使用权属上意见分歧较大,大水井村村民阻止前奔村民放水灌溉,两村的矛盾不断升级。周波迅速组织召开协调会,做群众思想工作,及时化解了不稳定因素。
  “让老百姓遇到问题能有地方‘找个说法’,切实把矛盾解决在萌芽状态、化解在基层。”息烽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刘凤刚介绍,该县人大常委会充分发挥人大代表履职下沉的主观能动性,聚焦宅基地纠纷、医患纠纷等民生“痛点”“难点”问题,及时提出有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当好“先锋”,做好“参谋”。
  息烽县各级人大代表在土地、林地、宅基地确权、婚姻关系、家庭矛盾等纠纷的调解过程中,充分了解群众诉求,搭建协商平台,通过“面对面”交流谈心、“背对背”处理问题,促进矛盾纠纷解决。对于排查出的矛盾问题,结合实际情况,能解决的当场解决,不能及时处理的棘手问题,认真研究整理群众意见,向有关国家机关和组织反映,推动解决问题。对共性、普遍性问题,通过法定途径提出议案建议,推动从法律、政策层面解决。

贵州省互联网出版业务许可证:黔新闻出网版准字第046号黔ICP备05003182号-1 Copyright @ 2003-2015 DDCPC.COM 法制生活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制生活报主管主办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