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
张建飞:扎根基层教育 落实立德树人
■ 记者 杨情丽
  “张老师,你去哪里?为了我们的学生及学校,既要上课,又要当班主任,还要分管学校的德育、后勤、食堂及寝室,你一天好忙啊!”这是下坝九年制学校张建飞的同事们经常说的话。自2014年暑假,张建飞通过贵阳市中小学教师统一招考,从遵义道真来到贵阳市乌当区下坝镇下坝中学。多年来,他不忘教育初心,扎根农村学校,用实际行动践行使命。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高级教师,贵阳市乌当区下坝九年制学校副校长,一名班主任,张建飞扎根基层教育,落实立德树人,用知识和爱心去浇灌学生。
  坚定理想信念 干出教师样
  2003年7月,刚刚毕业的张建飞带着教师梦,踏上了教育之旅。从站上讲台那一刻起,他就暗暗对自己说:“从农村走出来的娃子,要干就要干出个样!”这个信念伴随着他走过了20个春秋,这期间他努力工作,任劳任怨,所任教的学生没有因厌学而不读书,也没有因贫困而辍学。家长们也满意地说:“把孩子交给你,我们放心。”
  2014年,张建飞来到下坝中学,通过走访得知孩子因家长对学习重视程度不高,再加上边远闭塞,学困生特别多。为更好地给孩子传播知识,他以校为家,牺牲休息时间给孩子们免费补习功课,最多的时候一天要上8、9节课,还因过度用嗓,导致声音变得沙哑,即使吃药,因已过最佳治疗期,起不到一点作用。医生曾告诫过他,如果拖延下去,声带可能毁坏,到时会永远嘶哑。他还是高负荷地上课。后来,曾经的同事都说他的声音变得越来越“浑厚”,听不出来是他了。也正因为他严谨务实的作风,无私奉献的精神,让农村孩子的未来有了更多的可能性。
  2020年,乌当中学发来喜报,在高考中,张建飞来下坝所教的第一届学生陈郭俊、罗智梦筑等学生考上了大学;在2019年的中考中,所教班级学生学科成绩名列同类学校第一。
  扎根农村教育 勇于责任担当
  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有的人拼命去挣大钱,有的人使劲往城里学校挤,而张建飞却坚守农村,留在了条件比较艰苦的乡村学校。曾经有人问他:“为什么别人都去城里,你不去?”他说:“到哪都是工作。乡村大量人口都外出务工,学校留守未成年人、单亲家庭学生很多,我想这些孩子们更需要我,农村的教育也需要我。”从事教育教学工作以来,他始终忠于党的教育事业,以优秀教师为榜样,踏踏实实地教书育人。
  还记得2015年4月,他像往常一样去上课,发现班里的学生李万玉发烧,却不愿意去医院。正当无奈之时,听到有同学小声说她没钱,怕医生不给看病。随即,张建飞耐心地引导李万玉,将带她去医院并为她垫付医药费。没过几天李万玉的病情复发,张建飞当机立断,一边报告学校领导,一边进行简单的抢救,将李万玉背到下坝卫生院。医生要求住院观察治疗。回到学校后,他还主动给李万玉补课,让她在学校也能感受到家一般的温暖。
  在学校,有些学生因家庭原因,性格孤僻,不爱说话,经常惹是生非。面对这些问题,张建飞及时同他们谈心,陪他们学习,唱歌,打乒乓球,解决学习及生活中的难题。同时,用微信、视频让孩子们和父母交流。每逢重大节日,还利用班会课开展集体过生日、端午节吃粽子等活动,让学生感受到爱,能够快乐成长。
  践行初心使命 呵护孩子成长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智则国智。”张建飞常说,对于家庭困难的学生,学校是他们未来的希望,哪怕是一句话,一次小小的援助,就会温暖一颗幼小的心灵。
  作为教育工作者,只有把学生的小事当成自己的大事来解决、来处理,才能践行教师的初心与使命。作为党员,他时刻挂记着家庭生活困难的学生。学生小磊(化名)是一名特困、智残学生,家庭条件不好,得知情况后,张建飞经常自掏腰包给他送东西,还在班里组织开展捐赠活动,让大家互相帮助。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张建飞还与科任教师一起,在初中三年中每月都送教上门,为学生带去合适的衣物和书籍,切实做到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此外,由于班里留守未成年人较多,张建飞积极与学校食堂对接,收购学生家自种自养的蔬菜、鸡鸭等以补贴家用;与下坝农商银行对接,让贫困学生每年获得1万元的助学金……
  “在教育的道路上,每一个教师都是追梦人。我将继续扎根基层教育,辛勤耕耘,把自己的时间和精力挥洒在乡村教育的沃土上,努力打造乡村教育新高地。”对于未来,张建飞充满了向往。

贵州省互联网出版业务许可证:黔新闻出网版准字第046号黔ICP备05003182号-1 Copyright @ 2003-2015 DDCPC.COM 法制生活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制生活报主管主办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