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1版
发布日期:
数字浪潮激荡司法暖流
——全国人大代表调研贵州法院工作
  ■ 记者 封瑜 通讯员 沈重阳
  秋末冬初,贵阳贵安层林尽染。11月11日下午,来自江苏、安徽、山东、河南、广东的30余名全国人大代表走进贵州,先后调研了华为云数据中心、清镇市人民法院大数据科创城人民法庭及贵阳知识产权法庭,实地感受贵州法院在数字赋能司法、服务高质量发展中的创新实践与司法温度。
  代表们首站来到华为云数据中心,领略贵州作为“中国数谷”在大数据领域的深厚积淀。随后,他们走进清镇市人民法院大数据科创城人民法庭,这里处处体现着司法便民的理念。智能访客系统实现快速通行;自助立案区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诉讼文本辅助生成终端实现起诉状“一键生成”……点滴细节,让司法服务触手可及。
  清镇市人民法院大数据科创城人民法庭,这个成立于2024年底的法庭,承载着服务贵安新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使命。五年前的11月11日,贵安新区司法案件开始由清镇市人民法院集中管辖;五年后的同一天,代表们来到这里,见证司法服务基层的生动实践。数据显示,今年,法庭新收案件较去年增长57%,其中涉企纠纷占比显著,法庭积极融入基层治理,化解了大量群体性纠纷,并引入专业调解组织,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与贵安新区经济发展同频共振。
  随后,代表们来到全省唯一、西南第三家的知识产权法庭——贵阳知识产权法庭。2024年7月揭牌成立的知识产权法庭,以“尊知尚法,惟实励新”为理念,从融合甲秀楼意象的Logo设计,到全流程在线诉讼体系,无不彰显专业与创新。在三角形调解桌前,代表们聆听法庭探索“平等保护、平衡利益、平息纠纷”的“三平”解纷实践;在案例展示区,数据权益归属、非遗蜡染著作权保护、白酒商标侵权等典型案例,生动展现了知识产权审判的专业性与前瞻性。自2014年成立知识产权审判庭以来,办理了1.6万余件知识产权案件,9件案例入选全国典型,用专业审判守护创新活力。
  两家法庭虽职能各异,却共同展现了贵州法院以数字赋能司法的坚定步伐。大数据科创城法庭通过“示范性判决+类案调解”等机制,有效化解群体纠纷;知识产权法庭引入技术调查官,运用区块链存证,破解知识产权案件“技术事实认定难”“举证难”。
  代表们穿行于现代化的审判空间,感受着从“群众跑腿”到“数据跑路”的深刻变革,体验着司法服务从“有没有”到“好不好”的提质升级,感慨着大数据已不再是抽象概念,而是化作便捷的诉讼服务、高效的纠纷化解和精准的司法保护。

贵州省互联网出版业务许可证:黔新闻出网版准字第046号黔ICP备05003182号-1 Copyright @ 2003-2023 DDCPC.COM 贵州法治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主管主办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