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发布日期:
观山湖公安分局金华派出所打造“一张网”巡防体系——
把警力摆在群众最需要的地方
  ■通讯员 蒲学开 潘文艳
  “把警力摆在群众最需要的地方,让平安从‘纸上’落到身边——这就是‘一张网’巡防体系的核心。”贵阳市公安局观山湖分局金华派出所负责人道出了做好派出所主防工作的关键。
  金华镇作为观山湖区工业区与传统村落交织的典型区域,辖区内大型物流园和工厂聚集、流动人口众多、夜市摊点分散,如何用有限警力做好治安管理工作是一道难题。
  2025年以来,金华派出所以立体化巡防为笔,在辖区织就一张“平安网”,推动刑事警情同比下降45.76%、治安警情同比下降13.35%,用实打实的守护,让“派出所主防”的承诺变成群众触手可及的安全感。
  “立体化”巡逻 筑牢平安防线
  “以前总担心丢东西,现在岗亭亮着灯,民警就在跟前,心里踏实多了!”在金龙村与金华村夜市交汇的热闹街口,说起24小时亮灯的治安岗亭,商户连连点赞。
  24小时治安岗亭,是金华派出所打破“各自为战”壁垒、重构防控体系的关键一笔,岗亭内民警定点值守,及时推送警情,整合警务资源,随时联动周边巡防力量,日均处置群众求助12起,让岗亭变成了群众心中的“平安灯塔”。如今,岗亭周边夜市的烟火气里,多了份稳稳的安全感。
  防控不仅要“守点”,更要“清面”。金华派出所抽调精干力量组建4支专业清查专班,每天穿梭在娱乐场所、出租房屋、物流寄递网点之间,随机抽查、突击检查成为常态。“每周89家行业场所全过一遍,绝不放过任何安全隐患。”专班民警说。
  路面上,5支由社区民警、企业保安等30人组成的巡逻队,更是流动的“平安防线”。在金华街面、物流园、智能制造产业园,“车巡+步巡”的身影随处可见;学生上下学、集市开市等高峰时段,巡逻频次再加密。自巡逻队组建以来,600余人次的进攻性盘查中,3名犯罪嫌疑人当场落网——这张“点面线”结合的基础网让平安无处不在。
  “微联盟”治理 提升安全意识
  “‘一张网’不是民警的‘独角戏’,得让群众从旁边看变成跟着干。”金华派出所社区民警的这句话,在商铺“微联盟”里得到了生动体现。在林东、物流园等5个区域,商户们自发组建“微联盟”,组长线上收集纠纷线索、转发反诈提醒,线下跟着民警一起调解矛盾。
  今年夏天,两家相邻商铺因货物堆放引发争执,“微联盟”组长第一时间介入,不到半小时就化解了纠纷。截至目前,“微联盟”已化解消费纠纷91起,真正实现“小事不出店、大事不出镇”。
  为让更多群众懂防范、会自救,金华派出所把“平安课堂”搬进了社区、送进了企业。“遇到电信网络诈骗怎么防?火灾逃生要注意啥?”50余场课堂、500余人次参与,民警用案例讲知识,让安全意识扎根在群众心里。
  不仅如此,金华派出所还建立“清查—台账—整改—回头看”的闭环机制,每天梳理的隐患线索及时推给相关部门,当天的事当天清。136处电气线路、消防通道隐患逐个整改,让安全从“口头提醒”变成“实际保障”——群众参与的力量,正让这张“共治网”越织越牢。
  “科学化”巡防 服务温暖人心
  “以前巡逻靠经验,现在靠数据,哪里警情多就往哪里去,效率高多了!”巡逻民警的感慨,源于金华派出所综合指挥室的“智慧大脑”。
  依托“日会商、周通报”机制,指挥室每天分析警情数据,动态调整巡逻路线,让“警力跟着警情走”。今年6月下旬,夜间盗窃家禽案突然多发,指挥室立刻锁定重点区域,调度巡逻队精准布控,很快就将嫌疑人唐某抓获,掐断了案件高发势头。
  找回7名走失人员,现场调解纠纷126起,赶集日疏导交通500余次……巡逻途中,民警既是“守护者”也是“服务员”。
  今年5月,一位老人在林区走失,巡逻队员顶着烈日搜寻30小时,最终在深山里找到体力不支的老人。那一刻,老人紧握民警的手,眼里满是感激。
  为了让队伍更有干劲,金华派出所还推出“巡逻标兵”评选,每月召开平安联席会,让4名表现突出的民警辅警登台领奖。如今,民警辅警管事率显著提升,主动上前、积极作为成了常态——科技赋能的精准,加上服务群众的温度,让这张防控网既有“战斗力”更有“亲和力”。
  从岗亭的灯光到巡逻的身影,从商户的参与到科技的助力,金华派出所的“一张网”,织的是精准防控的“安全网”,也是群众参与的“共治网”,更是服务暖心的“民生网”。

贵州省互联网出版业务许可证:黔新闻出网版准字第046号黔ICP备05003182号-1 Copyright @ 2003-2023 DDCPC.COM 贵州法治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主管主办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