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数字报首页
版面导航
第01版:头版
第02版:基层
第03版:综合
第04版:视点
标题导航
治出一个干净和美乡村
省高院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视察六盘水法院工作座谈会在盘州召开
图片新闻
贵州检察机关为“富矿精开”注入法治动能
发行广告
版面概览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1版
首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末版
发布日期: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文章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从点到面 全域覆盖
贵州检察机关为“富矿精开”注入法治动能
■记者 罗华
贵州煤、磷、铝、锰等49种矿产储量位居全国前十。但“富矿”如何精准开发,转化为真正的发展优势?
近年来,贵州检察机关将履职深度嵌入矿产资源领域,以刑事、民事、行政、公益诉讼“四大检察”综合履职,全域保障“富矿精开”,助力将资源优势转化为高质量发展优势。数据显示,全省检察机关开展“富矿精开”以来,已办理涉矿案件1478件,督促修复矿山生态800余亩,督促收缴生态修复基金4500余万元。
2024年,贵州省人民检察院出台《关于充分履行检察职能服务保障“富矿精开”的意见》,为全省检察机关服务矿产资源精准开发提供了清晰的“法治施工图”。
“我们正将履职重点从‘点’上的个案,转向‘线’上的全链条与‘面’上的全覆盖。”贵州省人民检察院专项工作办公室相关负责人介绍。
在这一省级方案的引领下,各地迅速响应:铜仁聚焦锰矿、朱砂资源打击非法盗采;六盘水围绕煤炭资源强化环保与安全生产监督……检察履职与产业发展实现了更深层次的“同频共振”。
在铜仁市碧江区,一起跨省盗采朱砂案暴露出更深层的问题——盗采不仅破坏生态,更严重挤压了合法企业的生存空间。
碧江区人民检察院没有就案办案,而是打出“刑事+公益诉讼”组合拳,推动4家行政机关协同落实“打击盗采——封堵矿洞——生态修复——减轻守法企业负担”的系统治理方案,并与湖南省检察机关建立协作机制,有效封堵了跨省监管盲区。
在资源枯竭的“千年汞都”万山区,检察守护被赋予了新的内涵。
万山区人民检察院携手文旅部门设立“汞矿遗址司法保护基地”,通过“量体裁衣”式普法,助力当地将深厚的矿山文化从“挖矿石”转向“挖文化”,推动工业遗迹转型为文旅IP,实现绿色涅槃。
通过顶层设计与基层创新的紧密结合,贵州检察机关正以系统性的法治力量,守护着这片土地之下的宝贵财富,让沉睡的“资源富矿”真正成为支撑贵州高质量发展的“硬脊梁”。
贵州省互联网出版业务许可证:黔新闻出网版准字第046号黔ICP备05003182号-1 Copyright @ 2003-2023 DDCPC.COM 贵州法治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主管主办 技术支持:
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