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05版
发布日期:
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中国凉都”探索与实践
——《人民代表报》全国通讯员培训班现场教学见闻
《人民代表报》全国通讯员培训班开班仪式现场。通讯员 杨琳 摄

参培学员在现场教学点翻阅学习资料。通讯员 杨琳 摄

参培学员在现场教学点拍照学习。通讯员 杨琳 摄

参培学员在贵州能源水城煤电化一体化现场教学点参观。通讯员 杨琳 摄

六盘水市明湖国家湿地公园。通讯员 孙大方 摄

  ■记者 任莉
  这是一场属于全国人大系统宣传工作者的难忘之旅,将永远定格在“中国凉都”六盘水。
  10月13日—17日,《人民代表报》全国通讯员培训班在六盘水举办,来自全国2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174名人大工作者齐聚凉都。
  课上聆听党的创新理论精髓、把握新时代人大宣传工作政治方向。现场教学,实地探访六盘水市人大创新实施街道议政代表会议制度和特色代表联络站建设等生动案例。
  参培学员表示,通过此次培训,大家对六盘水市人大常委会在践行和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过程中的探索与实践有了更深了解,受益匪浅。
  服务民生有载体——
  创新推行街道议政代表会议制度
  追寻岁月中的红色记忆,深刻感悟红色精神。
  10月15日,参培学员来到位于盘州市双凤镇的红二、红六军团盘县会议会址陈列馆教学点,深入了解学习当年红二、红六军团长征途中这次重要的战略转折性会议的历史意义。
  随后,大家前往盘江文化园,实地了解六盘水市人大推行的街道议政代表会议制度如何发挥作用。
  咖啡馆、书吧、足球场、大烟囱……坐落于盘州市翰林街道翠屏社区的盘江文化园,盘州历史文化和盘江“三线文化”元素巧妙融合,现为市民和游客喜爱的综合性文化空间。
  在盘江文化园建设和运营中,翰林街道人大(议政)代表围绕中心工作和民生关切,采取“五个强化”工作措施,以“议政+议事”履职模式,组织人大(议政)代表进站履职、接待和走访群众,当好群众代言人——
  面对面向市民收集文化园管理、设施设备建设、环境治理等意见建议,并及时反映给相关部门;
  建议文化园体育馆收取每人2元/次保洁费,解决园区保洁经费问题,增强市民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
  参与园区文明、交通劝导等,有力推动园区环境改善和维护……
  文化园活力焕发,履职成果显著。
  “真是做得好啊!”在盘江文化园人大(议政)代表联络站,看到这一个个以高效履职方式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案例,参培学员一边赞叹,一边拿起手机对着“代表风采”展示墙拍照,表示要回去好好研究学习。
  推行街道议政代表会议制度是本届六盘水市人大常委会一项创新举措,也是具有鲜明地方特色和实践意义的全过程人民民主“六盘水实践”亮点工作之一。目前,六盘水市4个县(区)27个街道均已全面推行街道议政代表会议制度。
  在六枝特区三线文创小镇,背后也藏着与盘江文化园相似的人大故事。
  六枝特区三线文创小镇前身为始建于1966年的六盘水煤矿机械制造厂。2008年,厂区破产重组后长期闲置。2023年,六枝特区党委、政府秉持“修旧如旧,活化利用”理念启动改造。
  改造中,六枝特区银壶街道人大工委从“聚焦资产盘活”“聚焦文化传承”“聚焦民生需求”着力,深化“议政+议事”新模式,推动老厂房改造盘活:
  围绕老厂房改造盘活这一核心难点,以“代表领题议事、精准对接议政”破解发展堵点;
  秉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理念,以“群众议事定方向、代表议政促落地”深挖三线文化内涵;
  发挥“人大代表+议政代表”联动优势,以“收集诉求议事、闭环办理议政”回应群众关切;
  系列行之有效措施的开展,有力地推动项目从“破旧厂房”到“苏醒文化园”,成为基层人大工作服务区域发展的生动实践。
  红砖墙体、大型设备遗迹、三线主题书店、咖啡馆……10月16日,当大家来到六枝特区三线文创小镇实地学习时,都被眼前这个集三线文化、文化创意产业、旅游休闲餐饮等于一体的文化产业园区所震撼。
  “太有特色了”“六盘水街道人大工作做得真踏实”“为我们的工作提供了可参考案例”……现场,参培学员赞扬之声不绝,拍照打卡之音不断。
  服务项目有抓手——
  特色代表工作站赋能“富矿精开”
  
六盘水还有另外一张响当当的名片——“江南煤都”。
  坐拥844亿吨远景煤炭储量,256亿吨探明储量,作为国家“西电东送”的主战场和长江以南最大的主焦煤基地,近年来,六盘水市大抓工业强市、大抓市场主体、大抓招商引资,能源产业“热力”十足,项目建设“热火”朝天。
  在“热火”朝天的项目建设中,六盘水市人大工作如何发挥作用?
  在“富矿精开”标杆项目——贵州美锦六枝煤焦氢综合利用示范项目实地教学点,参培学员找到了答案。
  2024年,六枝特区人大常委会精准发力,在该项目高标准建起六枝特区工业行业代表工作站,汇聚辖区内各级人大代表及议政代表智慧和力量,服务保障“煤—焦—氢”产业链建设全过程。
  主动作为,做好服务保障——
  代表工作站站长多次组织代表进站调研进度,督促水电、道路等保障工作;
  倾听群众诉求,创新工作方法——
  在项目征地拆迁时,创新推出“一日一调度”“一周一研判”和“四个一批”(宣传一批、示范带动一批、组织处理一批、司法调解一批)工作法,为项目顺利推进提供有力保障;
  发挥行业代表优势,破解“卡脖子”难题——
  深入车间了解生产状况瓶颈,牵头组织技术骨干破解工艺难题,推动产业链各环节高效衔接;
  建言献策,为企业争资争项——
  成功为辖区工业企业争取到技术改造补贴、人才引进等利好政策……
  “保姆式”履职服务,跑出建设“加速度”。六枝特区工业行业代表工作站建站以来,共召开80次协调会,解决131个难题。
  “没想到工业行业代表工作站服务项目建设这么给力!”10月16日上午,在贵州美锦六枝煤焦氢综合利用示范项目现场,参培学员一边认真听介绍,一边忍不住赞叹。
  实际上,像六枝特区工业行业代表工作站这样的特色代表工作站,在六盘水市还有很多。
  近两年来,为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代表在行动”活动,丰富各层级民主形式,六盘水市人大常委会在重大项目、重点行业、产业园区等,全面建成工业、能源、农业、教育等行业领域27个特色代表工作站。
  听取民意、体察民情,共议共商共决,解决急难愁盼。
  如今,这些特色代表工作站,已成为六盘水市人大全过程人民民主探索与实践的一张亮丽名片。
  贵州水城经济开发区代表工作站着力实现代表履职平台迭代升级、代表发挥作用务实见效。今年以来,共组织代表开展学习9次,组织开展调研3次,走访企业48家次,收集、办理和反馈企业问题和建议12件;
  水城区煤—焦—化—电循环经济基地人大代表工作站,充分发挥平台作用,组织进站代表积极履职。今年以来,该站共组织开展代表活动10次,走访服务项目建设34次,协调解决问题31个,有效服务了项目建设……
  “成效明显!”“务实重干!”“值得学习!”10月16日下午,通过实地深入了解学习,面对上述特色代表工作站取得的成绩,大家纷纷竖起大拇指。
  乡村振兴有助力——
  为农业“接二连三”贡献代表力量
  从盘州市区向北驱车约60公里,再途经约2公里蜿蜒曲折的山间公路,即可到达平均海拔1800米的盘州市淤泥乡岩博村。
  山高路远,雾浓林密。“这么偏僻的一个山村,究竟有何看点呢?”10月15日,当参培学员迎着风雨前往教学点岩博村,心中不禁都泛起嘀咕。
  然而,当参培学员了解到岩博村曾经是一个路不通、水不通、人均收入不足800元的贫穷村,2024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已达3.3万元、村集体资产达1.22亿元时,又都顿生极大兴趣。
  干净整洁的乡村大路,独具特色的彝族民居,长满香葱青菜的小菜园,酒香馥郁的岩博酒业厂……
  在讲解员带领下,参培学员这才知道,岩博村从“一穷二白”到产业兴旺,与坚持“党建引领、代表助力、产业支撑、共建共享”原则密不可分。在代表助力过程中,各级人大代表通过“听民声、聚民智,强监督、促发展,做示范、抓带动,强产业、保增收”等方式,认真履职尽责,当好示范引领,为全村乡村振兴贡献了人大力量。
  以人大之力助力乡村振兴,让人民群众不断增强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10月17日,参培学员走进六盘水市钟山区月照街道的独山村乡村振兴示范点,也看到了同样动人的代表履职风采。
  独山村是贵州省首批少数民族特色村寨。
  近年来,月照街道立足“高质量发展,代表在行动”活动,在村村联建过程中,积极发挥人大、议政代表示范引领作用,组织引导双洞村民宿行业代表带动独山村开发打造特色民宿,培育种植丰水梨、冬桃等精品水果,推动独山村“农旅融合”发展。
  如今的独山村,乡村民宿蓬勃发展,农特瓜果飘香,乡村旅游火热。2021年,独山村入选贵州省“第三批全省乡村旅游重点村”,并成为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
  “三线精神熠熠生辉,催人奋进。”
  “‘江南煤都’能源产业‘热力’十足。”
  “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希望下次有机会再来六盘水。”
  ……
  学之愈深,知之愈明,行之愈远。
  在培训学习结束之际,参培学员表示,通过此次“专题授课+现场教学”双轨课程学习,对做好人大新闻宣传工作、讲好人大故事,有了更加明晰的努力方向和着力点,他们将把学习成果切实转化为新闻宣传的实践能力,共同推动人大新闻宣传工作高质量发展。

贵州省互联网出版业务许可证:黔新闻出网版准字第046号黔ICP备05003182号-1 Copyright @ 2003-2023 DDCPC.COM 贵州法治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主管主办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