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
接诉即办 限时办结
——“企业之家”纾困融资难
  ■ 记者 何永利
  近日,在龙里县园区“企业之家”服务点,贵州贝佳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持银行到账凭证感慨:“500万元贷款就像及时雨,真的解了燃眉之急!”此前企业计划升级生产设备遇融资难,向园区“企业之家”求助。
  “企业之家”立即联合龙里县金融办、工行龙里支行等组建服务队,上门“一对一”辅导,定制融资方案。政银企协同推进,仅1个月完成放款,解决资金缺口。
  这样从“融资犯难”到“资金落地”的转变,正是贵州遍布全省“企业之家”服务效能的生动缩影。当前,贵州以“企业之家”改革为抓手,聚焦企业全生命周期发展痛点,通过构建“接诉即办、限时办结”的闭环服务体系,着力疏通“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的堵点,让金融活水更快、更准地浇灌到企业的根上。
  平台集成 “一口对外”实现快速响应
  企业融资需求往往迫切,过去却可能面临“门难找、环节多、耗时长”的困境。贵州“企业之家”的关键一招,就是整合分散的涉企服务资源,打造线上线下融合、诉求“一口对外”的综合平台。
  线上,贵州政务服务网“企业之家”专区成为永不掉线的服务窗口。企业融资需求可一键提交,平台整合12345热线、营商环境管理平台等多个入口,实现统一受理、精准分转,确保每一个诉求都能被看见、有回应。
  线下,服务触点深度延伸。在六盘水市,创新施行的“政务服务+公积金+银行网点”三合一联合服务模式,将“企业之家”的服务窗口开到了银行网点。企业人员在办理金融业务的同时,就能便捷地咨询和申请相关政务服务,银行柜员经过培训兼任“企业之家”服务前哨,主动收集、反馈企业需求。这种政银协同的“新矩阵”,自今年7月挂牌以来,已通过政银联动帮助企业解决融资贷款314万元。白云区则实行“1日内登记研判、2日内签收派单、5-15日限时办结”的标准化流程,并对超期办理等问题严格督办,纳入考核,形成强力约束。
   机制创新 “逆向派单”破解复杂难题
  对于涉及上级政策或需要跨层级协调的复杂融资问题,基层如何有效发力?贵州“企业之家”创新的“逆向派单”机制提供了解决方案。
  今年春天,凤冈县多家茶企希望了解茶叶出口涉及的金融、税务政策,但事项超出县级权限。县“企业之家”没有停滞,而是立即向省“企业之家”“逆向派单”。省级平台迅速接单,联动省委金融办、省商务厅、贵阳海关等部门,组成联合服务队直赴凤冈,与茶企面对面答疑解惑,为“茶企出海”提供了精准的政策导航。
  这种“自下而上触发、自上而下赋能”的机制,确保了复杂需求能够“向上突破”得到解决。目前,全省已累计完成此类“逆向派单”569件。
  除了纵向贯通,“企业之家”还擅长横向“撮合”。今年夏天,罗甸县一家农业公司需要小型冷藏车运输芒果,但找到的车辆吨位过大,“企业之家”迅速对接县内同行,促成了合作;而清镇市通过定期举办企企撮合会,帮助有闲置厂房的企业与急需场地的机构成功“牵手”。这种基于市场规则的资源精准匹配,从更广阔的维度缓解了企业的运营压力和融资需求。
  服务延伸 “生态赋能”提升融资效能
  为进一步提升金融服务的可获得性和便利性,“企业之家”不断拓展服务边界,通过平台化、生态化建设,促进金融活水“精准滴灌”。
  遵义市在市级政务大厅打造“金融超市”,首批引入6家银行和担保公司集中办公,像超市一样陈列42款普惠金融产品,企业可直观比较、选择。流程同步优化,贷款环节从8个压缩至窗口一站式办理5个,并配备专员全程跟踪。运行以来,已为百余家企业提供服务,落地贷款3761.5万元。针对信用不足的企业,“金融超市”还引入政府性担保机构提供增信,降低了银行放贷风险。
  贵阳市乌当区“企业之家”在银行网点设立政银一站式服务点,整合信贷、税务等服务。当两家小微企业提出紧急融资需求后,联合服务组立即上门,定制个性化方案,帮助其分别快速获得20万元贷款,审批周期缩短40%。这种深度联动,显著提升了小微主体的融资体验。
  从“企业找钱”到“钱找企业”,从“单点求助”到“生态赋能”,贵州“企业之家”通过系统性的平台整合、机制创新和服务延伸,正悄然改变着涉企金融服务的生态。它不仅是政企互动的“连心桥”,更成为了滋养市场主体、助推高质量发展的“加油站”,让企业在发展的道路上步履更加坚实。

贵州省互联网出版业务许可证:黔新闻出网版准字第046号黔ICP备05003182号-1 Copyright @ 2003-2023 DDCPC.COM 贵州法治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主管主办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