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英(左)走访群众。 ■ 记者 任莉 通讯员 田磊
认真履职、建言献策、为民解忧……作为省、市、区三级人大代表,铜仁市万山区丹都街道旺家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何英一直初心不改。
近日,对于即将开启的“十五五”规划,何英经过深入调研,计划提出“关于加快推进城镇安置社区天然气管道安装入户”的建议。
为何提出这样的建议?何英介绍,首先,这是提升安置社区居民生活品质的迫切需要。旺家社区部分楼栋在建设初期未配套建设天然气管道,居民长期以来主要使用罐装液化气或电磁炉做饭。罐装液化气不仅成本较高、更换不便,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其次,这是建设美丽社区的内在要求。天然气作为一种清洁能源,相比传统罐装液化气和燃煤,能有效减少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污染物的排放。安装天然气有利于改善社区及周边的空气质量,建设绿色环保的美丽社区。
“另外,实现天然气入户,能够有效补齐安置社区在能源基础设施方面的短板,让发展成果更好地惠及全体居民。”何英说。
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实际上,自从当选为人大代表以来,何英一直铭记作为人大代表的责任与担当,密切联系群众,经常面对面听民声,通过提出意见建议解民忧。
万山区丹都街道旺家社区是铜仁市万山区规模最大的跨区县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社区,总占地面积663亩,居民楼62栋,共有来自印江、思南、石阡3个县的4029户18000余名搬迁群众。
何英带领干部群众深化搬迁社区城市党建体系建设,创新安置型社区治理新模式,探索出“四民”服务深化“四安”家园品牌建设,推动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各项政策在旺家社区得到示范执行和落实,成功让搬迁群众从搬得出向稳得住、有保障、能致富转变。
在“十四五”规划实施期间,何英基于对旺家社区及同类安置社区的深入调研,提交了“关于加强对大型安置社区后续扶持力度,提升基层治理效能”的建议。该建议重点阐述了安置社区在公共服务配套、管理经费保障、促进社会融入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具体的对策。
令人欣慰的是,这项建议得到了省市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和积极采纳。相关部门在制定和完善安置社区后续发展的政策措施时,参考并吸纳了建议中的部分内容,加大对安置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的投入,旺家社区也因此获得了更多的资金和项目支持。
“我也是搬迁群众的一员,我最能了解他们的心声。”了解群众心声,为群众代言。何英用实际行动践行了自己的履职诺言。
记者了解到,今年省两会,何英关注搬迁群众就业问题,建议相关部门持续加大对易地扶贫搬迁社区的产业发展、就业增收、“一老一小”特殊群体关心关爱等相关工作的支持,切实写好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