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数字报首页
版面导航
第01版:头版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基层
第04版:综合
第05版:公益广告
第06版:理论
第07版:视点
第08版:人大周刊
标题导航
看铜仁法院如何助企“破茧重生”?
图说新闻
中央政法委发布2025年第二、三季度见义勇为勇士榜
新矿法实施背景下贵州“富矿精开”法治研讨会在贵阳举办
发行广告
版面概览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1版
首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末版
发布日期: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文章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看铜仁法院如何助企“破茧重生”?
揭秘破产审判中的司法智慧和民生温度
■ 记者 冉龙飞 姚强
日前,铜仁市中级人民法院召开新闻发布会,向社会通报2022年4月以来,该院实施破产案件集中管辖机制审判工作情况,并发布相关典型案例。
府院联动破困局 问题楼盘获新生
铜仁市江口县某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房地产公司”)投资建设“武陵兴城”项目,该项目占地面积23820.41平方米、建设规模107482.84平方米。项目开发部分后,因股东之间矛盾突出、资金链断裂等原因,自2019年起项目完全停工,长期处于烂尾状态。已实际销售使用的200余套房屋未完成消防验收,小区人居环境极差,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未建设的剩余部分涉及购房户、拆迁户100余户,因房屋长期得不到交付,群诉群访现象严重。
经债权人申请,铜仁市中级人民法院于2022年12月23日裁定受理并将该案指定至江口法院管辖。
在审理过程中,江口县人民法院积极推动当地党委政府成立含江口县政府、县自然资源局、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等部门在内的工作协调小组。依托该小组,该项目土地使用权证、施工许可证、预售许可证的办理,变更后的设计图备案和审核,按揭贷款办理等事项得到迅速解决。管理人制定的重整方案除普通债权(利息)部分外,其他债权清偿率近100%。通过债权人会议表决,房地产公司重整计划草案获到会人员全票通过。该案从受理到终止重整程序仅用时170天。
该案的处理充分发挥了“府院联动”机制的制度优势,有效解决了土地使用权证的办理、复工复建、房地产市场稳定等一系列的突出问题,200多名购房户、拆迁户的民生问题得到落实,有效化解了社会矛盾,真正实现企业涅槃重生,为同类型破产案件的处理提供了有效的司法借鉴和范本。
同时,该案也是府院联动同心同力优化法治营商环境的一个缩影,在全省上下提升“贵人服务”营商环境品牌,全力优化营商环境之际,体现了党委政府与人民法院在解决涉营商环境、民生及历史遗留问题的担当与作为。
绿色破产稳处置 锰业转型焕新机
铜仁某锰业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锰业公司”)主要经营电解金属锰的生产及销售。2012年,锰业公司为扩大产能,新建了年生产10000吨电解金属锰的生产线,由于资金链断裂,于2015年全面停产,对外尚欠债权近亿元。
2023年7月6日,铜仁市中级人民法院裁定受理其破产清算。案件处置过程中,面对环境污染问题,该院积极征询属地环境生态保护部门意见,走访现场作风险评估,防止风险外溢,并协调具有锰污染物处置专家资质的股东主动参与企业污染物的处理;同时,大力推动破产资产整体出售,有效利用原产业区,实现工业就地转型,解决污染物难以处理的问题。
同年9月27日,铜仁市中级人民法院裁定终结锰业公司破产程序。
该案系辖区内停产近十年电解锰生产企业绿色出清的典型案例,牢固树立绿色破产理念,强化“地域”+“行业”双重识别功能。人民法院监督指导管理人把安全、环保意识放在首位,加强风险预防和隐患排查,引导债务人股东积极参与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管理等工作。量身定制财产管理、变价方案,确保企业绿色出清。管理人根据环保需要,保留了公司驻守的原有技术工作人员,通过招投标的方式选任了专业的危险化学品处置单位和化工设备拆除单位,确保危险化学品的管理合法规范、处置安全有序。依托府院联动机制,环保监管贯穿始终。资产处置前,主动协调主管、环保等部门,提供专业的指导意见和建议。资产管理、处置过程中,协调环保等主管部门在职责范围内进行安全环保检查和监督指导,确保绿色出清。
精准识别挽危局 和解重振促双赢
松桃某建材工程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建材公司”)经营砂石开采及销售等,原法定代表人及出资人系退伍军人。2022年6月,因经营不善面临停产,建材公司转入破产清算程序。在清算程序中,由于建材公司所在地附近有大量的建筑工地,急需砂石等基础材料,法院认为该公司仍具有市场潜能和挽救价值,多次联系债权人沟通协调,并指导债务人起草和解方案,第一次债权人会议上表决通过该方案。该案中,法院从立案审查到终止和解程序仅历时66天,破产成功和解。
建材公司系中小型民营法人,抗风险能力较低,在企业经营状态出现困难时,面临清算危机。铜仁市中级人民法院充分发挥破产制度的司法拯救功能,使其“转危为安”。适用破产和解制度挽救了退伍军人创业投资的企业,是人民法院服务保障退役军人创业的范例。
盘活资源引活水 医药小微再启航
贵州某医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医药公司”)系沿河自治县官舟镇2004年创办的一家民办乡镇企业。该公司在当地医药行业口碑较佳,经营者多次获得医药行业奖项。2018年因股东被处刑罚,医药公司经营出现异常,最终停止经营。
经债权人申请,铜仁市中级人民法院裁定对医药公司进行破产清算。审理中,债务人申请破产重整,考虑到医药公司多年经营积累了较好的经营渠道和口碑,具有市场挽救价值。通过破产重整,具有恢复正常生产经营的可能,从而提高破产债权清偿率,该院裁定对医药公司进行重整。
经该院积极主导和推动,指导管理人重点向省内外中医药行业进行招募,成功引进医药行业的投资人注入资金,重整计划草案在债权人会议上获全票通过,让原本为0的清偿率提升至职工债权100%清偿,普通债权清偿达47%。
医药公司作为医药行业的小微企业,历经破产清算转重整,用时不足三个月,且重整方案在一周之内全部执行完毕。原本债权清偿率为0的无产可破案件,在充分挖掘商誉等无形资产的市场价值基础上,通过行业询价成功引入投资人,顺利实现“无形资产”变“真金白银”,使债权得到较高率清偿。最大限度保护债权人利益的同时,企业的稀缺的经营资质、装修设施等有效生产力得以保留,公司凤凰涅槃、重焕生机,实现了法律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三效合一”。
铜仁市中级人民法院发布的数据显示,自2022年4月7日集中管辖机制运行以来,累计审查破产申请101件,正式受理破产案件37件,审结43件(含旧存案件24件),其中清算33件、重整9件、和解1件。案件办理呈现以下特点:收案总量呈逐年递增态势;案件以清算为主,清算程序占比达76.8%;积案清理成效显著,两年以上长期未结案件实现动态清零。通过破产程序累计化解债务56.09亿元,处置不良资产30.34亿元,破产案件审判步入良性运行轨道。
贵州省互联网出版业务许可证:黔新闻出网版准字第046号黔ICP备05003182号-1 Copyright @ 2003-2023 DDCPC.COM 贵州法治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主管主办 技术支持:
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