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
镇宁检察院“助攻”——
22名进城务工人员 86万元工资稳了
  ■ 记者 罗华
  日前,22名进城务工人员走进安顺市镇宁自治县人民检察院,申请支持起诉,他们被一家公司拖欠工资共达86万多元,虽然此前和公司达成过好几次口头协议,但一直没有拿到工资。
  近日在多方调解下,双方虽然又签了调解协议,可大伙儿心里还是七上八下——一纸私下协议,顶用不?万一公司再拖着不发工资怎么办?
  这份“不踏实”,成了压在他们心头的大石头。
  什么情况能申请检察支持起诉?为什么检察院能为这22名进城务工人员提供支持?镇宁自治县人民检察院民事办案团队检察官介绍,检察支持起诉是有明确条件的,一是情形特殊:起诉方属于务工者、老年人、残疾人等弱势群体,维权能力明显不足;二是确有困难:当事人虽有起诉意愿,但缺乏法律知识、取证能力或面临经济困难;三是诉求合理:案件事实清楚,诉求合法合理,符合公共利益导向。
  进城务工人员讨薪案件,正是检察支持起诉的重点领域之一。
  接到申请后,镇宁自治县人民检察院民事办案团队立即审核情况,确认符合支持起诉条件后快速启动程序。经过一番摸底,他们发现公司不是恶意赖账,而是确实遇到了阶段性经营困难,资金周转不开。
  如果硬逼企业一次性拿出80多万元,公司可能会被压垮,务工人员薪酬或许更难拿到。怎么办?
  简单讨薪不是目的,实现“维权+护企”双赢才是关键!镇宁自治县人民检察院没有直接“硬刚”,而是联合人社部门多次组织调解,引导双方达成分期支付协议——既给工人吃下“定心丸”,也给企业争取了缓冲时间。
  光有协议还不够,得让它有法律强制力!镇宁自治县人民检察院又主动邀请县人民法院介入,通过司法调解方式,把双方签的这份协议,直接升级为具有法律效力的调解书。公司如果再违约,进城务工人员可以直接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这下心里踏实了!没想到检察院能帮我们想得这么周到,效率这么高!”拿到法院出具的调解书后,一名进城务工人员说。
  9月中旬,公司负责人主动给检察官打来电话:“86万多元工资,我们已经如期支付了!”
  镇宁自治县人民检察院这波“支持起诉+联动调解+司法确认”组合拳,让进城务工人员不用空等,同时为企业赢得喘息空间。

贵州省互联网出版业务许可证:黔新闻出网版准字第046号黔ICP备05003182号-1 Copyright @ 2003-2023 DDCPC.COM 贵州法治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主管主办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