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
发布日期:
凝聚推动黔东南州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
——黔东南州人大系统深入开展“高质量发展,代表在行动”活动
岑巩县人大常委会组织人大代表开展集中视察活动。(吴寿静 供图)

  ■ 通讯员 杨国勇
  牢记嘱托,感恩奋进。黔东南州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把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和长期战略任务,坚决扛起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政治责任,深入开展“高质量发展,代表在行动”活动,努力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黔东南实践中贡献人大力量。
  坚持在服务发展大局上发力
  “原则同意,请按大家意见作进一步修改”,7月21日,黔东南州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主任汤越强主持党组会,研究通过《黔东南州人大常委会〈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州人大系统高质量党建引领人大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为高质量人大工作作出规划。近年来,黔东南州人大常委会以“黔进先锋·贵在行动”为总载体,认真落实省人大常委会党组关于加强“四个机关”建设的意见和黔东南州委“五个坚持”的工作要求,深化拓展“黔进先锋·党在心中·人大建功”主题活动,组织各级人大代表在推动高质量发展大局中各展所长、建功立业。
  “要坚定不移抓工业带产业,在富矿精开上再拓展、再开放。”凯里市人大代表、凯里市鑫泰熔料有限公司副董事长朱宗兴谈到炉碧工业园区发展,信心倍增地说。他入驻园区十多年来,牵手引进10余家企业落地,被誉为凯里市招商引资“达人”。
  “我坚信创新是发展的第一动力,绿色是企业长远发展的鲜明底色。”天柱县人大代表、贵州宏泰钡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朱子阳感慨道。目前,该企业是国内同行首家实现硫化氢零排放的企业。
  全国人大代表、岑巩县大有镇塔山村党支部书记郑培坤说,塔山村从“空壳村”蝶变为“亿元村”,主要是抓牢了“党建引领”这个发展的根本、“能人带动”这个发展的关键、“抱团发展”这个发展的支撑,让农民群众更多分享到了产业增值收益。
  这些只是黔东南州1.4万名五级人大代表助推高质量发展的生动缩影。
  自2023年全省人大系统开展“高质量发展,代表在行动”活动以来,黔东南州人大常委会连续三年召开“高质量发展,代表在行动”现场推进会,持续动员号召全州各级人大代表积极投身中国式现代化黔东南实践。涌现出一批先进典型,如黔东南州人大代表、镇远县黔康源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全国劳动模范”许乃红;二十年如一日,只念核桃经的黔东南州人大代表谭传高;让“一片叶子”带富一方百姓的雷山县人大代表吴先海……黔东南州人大常委会机关党委在今年6月被授予“全省乡村振兴驻村帮扶工作先进集体”称号。
  坚持在州县乡联动上发力
  “先后组织代表100余人次开展对黔东南州侗族大歌传承保护、西江千户苗寨保护的立法调研和月亮山梯田保护条例、㵲阳河流域保护条例的修订调研工作。同时,将‘水改’‘电改’‘渡改桥’等专项工作纳入‘一年三问’重点监督内容。”黔东南州人大常委会党组成员、秘书长高俊华介绍道。
  党和国家中心工作在哪里,人大工作就跟进到哪里,人大代表的作用就发挥到哪里。在高质量发展新征程上,黔东南州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各级人大代表冲在前、带头干,一场由州县乡三级人大联动、1.4万余名五级代表参与的“高质量发展,代表在行动”活动在黔东南大地愈发强劲。
  凯里市人大常委会以“强引领、强阵地、强创新、强担当”为路径,组织全市987名各级人大代表积极融入发展大局,展现人大担当。
  三穗县人大常委会组织代表“出彩、出力、出色”,不断激发代表活力,展现代表风采。
  剑河县人大常委会紧盯“三个抓实”“三个聚焦”“三个助力”,深化拓展“高质量发展,代表在行动”活动。
  榕江县人大常委会全面深化拓展“12234”模式,推动“高质量发展,代表在行动”走深走实。
  雷山县人大常委会带领全县600多名各级人大代表按照“1234”思路助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坚持在履职成效上发力
  “今年以来,我们精心组织各级人大代表参加培训3000余人次,围绕高质量发展中的重点议题开展专题调研和集中视察36次,收集高质量发展、民生诉求建议120余件,及时转交有关部门办理并督促落实。”黔东南州人大选任联委主任委员赖燕祥说。
  台江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全宏超介绍:“我们今年共组织290余名人大代表参加视察调研5次,围绕文旅体产业的堵点、难点提出建议20余条,并转化为工作实效。”
  半年以来,共审议法规草案6件,对2项法律条例开展执法检查,对土地和矿产资源资产管理等15项专项工作开展监督。对“水改”“电改”“渡改桥”、优化营商环境等104项民生领域重点工作开展年初问目标、年中问进度、年末问结果“一年三问”监督工作。向“一府一委两院”交办代表建议331件,收集到基层一线人大代表的意见建议41条……这是黔东南州人大常委会2025年上半年工作总结的部分内容。
  这是量的递增,更是质的提升。黔东南州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结合“一要点四计划”工作安排,同频共振、同向发力,凝聚地方人大工作合力,把工作成果不断转化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实际成效。
  凯里市人大常委会打造“2+5+4+N”机制,推动制约“四新四化”30余项问题的整改落实。
  黎平县人大常委会构建“代表直通车”载体,以“现场问政”模式,推动155个“痛堵难卡”民生问题解决。
  施秉县人大常委会创新建立“代表建议民生微实事监督办法”,每年推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20件以上。
  ……
  自2023年黔东南州人大系统开展“高质量发展,代表在行动”活动以来,共建成217个乡镇(街道)代表联络站、530个村(社区)代表联络室和9个州级基层立法联系点,组织代表活动2000余次、参与代表3万余人次,开展培训80余场次、培训代表3.2万余名次,代表联系群众9万余人次,建言献策3.6万余条,推动2万余件民生热点难点卡点问题的解决。“三级人大联动,五级代表参与”工作格局共同发力,合力在推动黔东南州高质量发展新征程中不断展现人大新风采!

贵州省互联网出版业务许可证:黔新闻出网版准字第046号黔ICP备05003182号-1 Copyright @ 2003-2023 DDCPC.COM 贵州法治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主管主办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