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仁市人大常委会调研乡村振兴、产业发展和乡村治理工作,了解《铜仁市锦江流域保护条例》《铜仁市锦江干流大江沿岸建设管理条例》贯彻实施情况。 ■ 通讯员 田磊
锦江清波荡漾,梵净山翠色欲流,十年立法耕耘,铜仁用法治力量守护这片生机盎然的土地。
2015年9月25日,贵州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决定:遵义市、六盘水市、安顺市、毕节市、铜仁市、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自2015年10月1日起,可以开始依法对城乡建设与管理、环境保护、历史文化保护等方面的事项制定地方性法规。
自获得地方立法权以来,铜仁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紧扣铜仁高质量发展实际,紧贴人民群众美好生活期盼,紧跟市域治理现代化需求,扎实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书写了立法为民、护航高质量发展的时代答卷。
从保护世界自然遗产地梵净山到呵护铜仁母亲河锦江,从加强农村饮用水管理到中心城区燃放烟花爆竹管控,从保护传统村落到传承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十年来,铜仁市已制定施行14部地方性法规,为绿色铜仁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实的法治保障。
筑牢生态屏障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铜仁最宝贵的财富。十年来,铜仁市人大常委会坚持保护优先,不断强化环境保护领域立法,对铜仁“一江一山一古城”优先立法保护。
《铜仁市锦江流域保护条例》作为铜仁市首部地方性实体法规,针对流域污染整治情况、部门污染防治监管不力、工作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坚持规划引导,严把建设准入关。条例创设了“重点保护区、一般保护区”和“河岸保护区”,设定具有铜仁特色的禁止条款,为守护锦江流域生态环境提供法律武器。
《铜仁市梵净山保护条例》紧扣梵净山保护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设计条款,对重点问题刨根问底,深入分析。条例将梵净山划分为一级保护区、二级保护区、三级保护区,并对已有功能区进行提级保护,既与上位法保持一致,又在关键处严于上位法规定。
此外,铜仁市还出台《铜仁市锦江干流大江沿岸建设管理条例》《铜仁市中心城区山体保护条例》等法规,通过立“严法”促进生态环境保护。
守护民生福祉
立法不必贪大求全,关键在精准务实。十年来,铜仁市人大常委会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立法为民”的立法理念,聚焦群众最为关心关注的急难愁盼问题,通过“小切口”立法精准破解,用“短精实”条文守护民生福祉。
《铜仁市农村饮用水管理条例》紧盯全市农村饮用水保护重点,聚焦水源保护、运行管理、水质监(检)测,解决了农村饮用水管理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保障农村居民喝上安全稳定的“放心水”。
《铜仁市中心城区燃放烟花爆竹管理条例》采取“禁限结合”的管理措施,对禁止和限制燃放烟花爆竹的区域、场所、时间等作出具体规定,切实维护城区环境空气质量和市民人身财产安全。
《铜仁市住宅物业管理条例》着力破解物业管理中的堵点、痛点问题,进一步规范物业服务,强化业主权益保障,推动社区治理机制创新,为进一步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水平,营造安全、和谐、整洁的人居环境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
“小切口”立法正在成为推动社会治理创新,守护民生福祉的“金钥匙”。
助力赓续文脉
铜仁市传统村落资源丰富,现有114个村落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位居全省第二。为加强传统村落保护,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铜仁市制定《铜仁市传统村落保护发展条例》。该条例坚持问题导向,聚焦铜仁市传统村落保护工作中部门职责不清、利用发展方向不明等问题精准“把脉”,精细设计条款内容。明确一系列保护管理措施,按照整体保护的要求,为传统村落贴上“护身符”。2024年12月,住建部将铜仁市出台的传统村落保护发展条例作为可复制经验列入清单在全国推广。
铜仁市还制定《铜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铜仁古城保护条例》《铜仁市红色遗址遗迹保护条例》等地方性法规,通过条例的出台与实施,并制定一系列可操作、能落地、有特色的保护管理措施,以法治方式守护铜仁的宝贵资源,助力赓续文脉,增强文化自信。
优化立法机制
铜仁市人大常委会围绕完善党委领导、人大主导、政府依托、各方参与的立法工作格局,在立法工作中不断优化立法工作机制,探索创新“三导向”明晰立法任务、“三环节”确保立法质量、“三路径”畅通民意渠道、“三保障”推动法规施行的“四个三”工作机制,建立“专班起草、专题调研、专家助力、专门程序”立法机制,依托全市11个基层立法联系点和立法咨询专家库等优质资源,广集民情、汇聚民意、集聚民智,推动地方立法工作高质量发展。
针对制定的每一部条例,立法专班均多次召开立法座谈会、院坝会,征求市县政府及有关部门、乡镇(街道)、村(社区)、基层立法联系点、市人大代表、立法咨询专家等的意见和建议,让每一部法规都贴近民生、顺应民心、满载民意。
2025年初,《铜仁市地方立法条例》经过修改,总结提炼了铜仁市地方立法实践的经验,增加区域协同立法、备案审查制度等内容,进一步完善立法程序、规范立法活动。
十年砥砺奋进,十载春华秋实。一部部地方性法规如同一座座法治灯塔,照亮铜仁高质量发展的航道。未来,铜仁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将继续推动立法与时代同步、与改革同频、与实践同行,以高质量立法为绿色铜仁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强的法治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