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
发布日期:
解码贵州法院如何做实审判工作领军人物的“精”与“专”
  ■ 记者 杨情丽
  学研花开,春色满园。如何培养高层次审判人才,是推动审判工作现代化的重要课题。今年3月,贵州省高级人民法院印发《2025年全省法院人才队伍强院工程提质增效专项行动计划》,锚定政治铸魂、专业提质、审判提效三维目标,创新开展领军人才引领、专业人才提质、青年人才培塑“三项行动”。近期,我省法院2名法官荣膺“全国审判业务专家”称号,115名同志获评“贵州省审判业务骨干”,全面开启人才队伍强院新征程。
  9月9日,本报记者专访了省高院政治部干部教育培训处处长龚明方和政治部法官管理处处长潘璐,探访我省法院如何带动促推全体干警素能提升,努力为实现法院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人才支撑。
  记者:近年来,省高院在推进审判业务领军人才培养方面,已经建立起一套较为系统的机制与格局。请您介绍一下省高院在干部教育培训方面有哪些独特的经验做法?通过这些做法取得了哪些成效?
  龚明方:
干部教育培训作为先导性、基础性、战略性工程,对提升干警能力素质,推动全省法院各项工作高质量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因此,今年省高院党组把干部教育培训作为两项重点工作之一,置于全局性、基础性地位抓紧抓实,采取一系列措施,提升培训质效。一是领导高度重视。院主要领导领题开展课题研究,牢固树立“大培训”概念,提出“四个一”工作目标,并以《实施意见》的形式转化为18条具体措施,以期通过高质量的教育培训锻造高素质的干部队伍,以高素质干部队伍推动案件质效进一步提升,助推全省法院各项工作高质量发展。二是紧抓培训关键。师资队伍是教育培训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要素。省高院通过实施名师引领、骨干赋能、青年强基三大计划,成立刑事、民商事等7个教研组,在全省法院选聘和组建300余人的兼职教师队伍,建立优秀中青年干警人才库,这些都是我们重要的师资来源。今年以来,省高院院领导上讲台17人次,法官和青年干警上讲台80人次,兼职教师开展授课57人次。可以说,我们已经初步培育和储备了一支专业门类齐全、教学水平相对较高的师资队伍。此外,我们还注重加强院校合作,先后与西南政法大学、贵州大学、华东政法大学等高校签订合作框架协议,就人才培养、教育培训等方面开展务实管用合作,邀请众多知名高校专家教授到院授课,切实拓宽干警视野。三是夯实培训基础。课程体系是教育培训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基础。省法院进一步加大课程研发和储备力度,一方面,我们组织实施审判要件指南编撰三年规划,针对全省法院一线法官办案中存在的难点痛点以及前沿问题和争议问题,归纳审理思路、提炼裁判要点、厘清裁判步骤,努力构建科学、务实、管用的审判要件指南体系,将编撰成果作为精品课程在全省法院各类培训班讲授,指导全省审判实践,促推教育培训从“知识灌输”向“能力生成”转型升级。另一方面,充分激发教研组和兼职教师参与教学的积极性,提前收集培训需求,将授课任务明确到教研组和具体授课教师,留足备课时间,确保授课质量。今年上半年,新增123门储备课程,已基本能满足年度培训任务需求。可以说,通过一段时间的推动,省高院已经逐步打造了一批分类较为科学、内容贴近实践的课程体系。四是提升培训规模。制定年度培训计划,充分发挥国家法官学院贵州分院培训主阵地作用,通过举办全省法院中青班、新入额法官培训班、领导干部培训班、基层法院班子成员班等主体班次,切实加强对“关键少数”、重点岗位人员培训;聚焦各审判业务条线常见案件类型和业务工作特点、办案中存在的主要困难,举办菜单式培训,切实提升审判人才能力素质。今年以来,省法官学院大幅度提升培训班次的数量和质量,共举办培训26期2544人,培训班次和任务量较去年同期分别增长了233%和160%,学员满意度达96%以上,教育培训各项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
   记者:请您谈谈在审判业务领军人才培养方面,省高院有哪些具体举措?目前,审判业务领军人才在贵州法院发展中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龚明方:
近年来,贵州高院立足审判实践需求,结合全省三级法院人才工作现状,不断加强审判业务领军人才队伍建设。一是完善培养工作机制。制定《关于加强贵州省审判业务领军人才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贵州省审判业务骨干评选管理办法》等6项制度措施,坚持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科学设置评选条件和工作流程,定期开展省级审判业务专家和审判业务骨干评选工作,促进审判业务领军人才脱颖而出。二是构建梯次培养格局。建立以全国审判业务专家为龙头、省级审判业务专家为主体、审判业务骨干为后备梯队的贵州法院高层次人才队伍格局,先后组织评选出三届全省审判业务专家和两届全省审判业务骨干,现全省法院有在职的全国审判业务专家5名,全省审判业务专家48名,全省审判业务骨干700余名。三是积极搭建发展平台。打造“教研一体化”机制,鼓励审判业务领军人才承担和参与国家级、省级重大课题研究、征文评比、实务论坛、法答网问题解答,优先推荐参加高层次培训项目,纳入全省法院法官培训兼职教师人才库,引导领军人才当好习近平法治思想的“传道者”、现代化审判理念的“授业者”、司法实践难题的“解惑者”。四是持续营造良好氛围。对政治素质过硬、工作业绩突出的审判业务领军人才,在同等条件下优先晋级、晋职,常态化开展领导干部同审判业务专家、高层次审判人才谈心交流活动,加强思想引导、定期听取意见、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切实从政治上关心、工作上关切、生活上关爱,为审判业务领军人才履行工作职责提供良好的环境和必要的条件。通过审判业务领军人才示范效能的持续释放,全省法院干警素能得到有力加强,案件办理质效稳步提升。
   记者:我们注意到省高院高度重视人才队伍强院工作,请您谈一谈,在实际统筹推进过程中有哪些成效和亮点?尤其是面向新时代法治建设与审判工作的新要求,贵州法院在青年人才培育方面,有哪些更深层次的考虑和下一步计划?
  潘璐:
近年来,贵州高院立足法院事业长远发展考虑,聚焦审判执行中心工作,为服务保障案件质量提升三年行动精心部署人才队伍强院工程。2024年初制定印发《全省法院人才队伍强院工程实施方案》,以一年打基础、二年提水平、三年上台阶为目标,坚持长期规划与短期目标相结合,搭建“1+8+1”人才强院实施架构,即以人才队伍强院工程方案为总牵引,配套政治引领、司法能力提升、审判理论研究、领军人才培树、专业化人才培育、优秀年轻干部培养、激励暖心和清风润廉8项子工程,每年制定1个细化落实抓手,一体推进人才队伍强院工程。
  去年我们着眼夯实人才队伍基础,以《年度重点任务清单》为抓手,将摸清底数、掌握现状、健全机制等作为重点任务,省高院制定78项重点任务均已完成,各中院细化制定304项重点任务有效落实。今年是全省法院“人才队伍强院工程”的“提水平”之年,我们锚定政治铸魂、专业提质、审判提效三维目标,创新开展领军人才引领、专业人才提质、青年人才培塑“三项行动”,目前已初见成效。聚焦人才识别与选拔,评选全省审判业务骨干,从中产生省级审判业务专家,并推荐全国审判业务专家。注重领军人才作用发挥,由领军人才牵头,以审判执行工作的突出问题和普遍性问题为导向,组织编撰20项审判要件指南;针对优秀典型案例组织讲评研讨,邀请审判业务专家点评分析,业务骨干参与研讨。创设教研组和兼职教师机制,院庭长、审判业务专家、兼职教师等领军人才上讲台授课百余人次,并从中选派到外单位授课辅导。第二,专业人才储备培养机制不断健全完善。突出人才引进与储备,今年全省法院共招录公务员500余名,定向985重点高校毕业生选调21名,在四级联考中探索面向具有3年司法辅助工作经历人员招录法官助理,从党政机关综合素质好的干部中择优选调18名充实到司法行政岗位;启动全省员额法官遴选及高、中级法院逐级遴选工作,计划增补员额法官170余名。强化专业能力提升,对标工作重点、短板弱项,制定《2025年度全省法院教育培训计划》,开设“条线+新兴领域”专业课程,持续举办“贵法实务论坛”“贵法案例沙龙”,进一步强化理论务实研讨。完善教育培训制度,扎实推进调研式促干部教育培训提升工作,形成《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推进贵州法院干部教育培训工作高质量发展》课题报告,并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实施意见》。第三点,侧重介绍一下我省青年人才培育工作的考虑及打算。目前我省法院青年人才培育体系持续完善,薪火相传的良好格局逐步形成。一是建立优秀中青年干部人才库。搭建“高院统筹、分级负责、部门联动”的协同架构,加强对全省法院优秀中青年干部的识别、储备和培养选拔工作,建立“优秀中青年干部人才库”并形成动态更新机制。今年上半年,首批全省法院优秀中青年人才库共计吸纳500余人,按照半年动态更新机制,现已充实至700余人。首次举办的全省法院优秀中青年干部培训班、新入额法官培训班等班次均以青年人才为主体,择优推荐百余名学员参训。二是深化纵向、横向、内外贯通育才。着眼年轻干警阅历拓展和素能提升,选派省高院干警到最高人民法院跟班学习、到五巡挂职锻炼、到下级法院挂任副院长,选派部分中院干警赴广东、浙江法院跨省挂职交流,选派300余名干警到党政机关、乡镇挂职锻炼。三是加大优秀中青年干部选拔力度。从首期优秀中青年干部培训班100余名学员中,择优推荐并同步酝酿第二期优秀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参训人员60余名;积极配合市(州)党委对近百名中基层法院领导班子成员进行优化调整,截至今年上半年,全省中基层法院班子成员中,45岁以下占比58.02%,本科以上学历占比99.25%(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百余人),中基层法院领导班子年龄、学历、专业结构不断优化。

贵州省互联网出版业务许可证:黔新闻出网版准字第046号黔ICP备05003182号-1 Copyright @ 2003-2023 DDCPC.COM 贵州法治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主管主办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