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数字报首页
版面导航
第01版:头版
第02版:基层
第03版:平安贵阳
第04版:区域
第05版:消防周刊
第06版:法院周刊
第07版:教育周刊
第08版:交安
标题导航
“开学第一课” 点亮新学期
毕节市第一中学:迈好青春的“正步”
晨曦中的藏蓝守望
纳雍天河实验学校:爱满教室启新程
版面概览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7版
首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末版
发布日期: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文章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石阡公安开启“一校一策”护学模式——
晨曦中的藏蓝守望
■通讯员 文杰
秋晨微凉,薄雾轻拢。9月1日一早,石阡县第一小学门前,人影流动。校门两侧,一道道藏蓝身影如约伫立。
“同学们,早上好!”“早上好!警察叔叔!”清脆的问候声中,小朋友们轻快穿过斑马线,脸上洋溢着纯真的笑容。校服与警服再次相遇——这样的画面,在石阡县各中小学门口同步上演。
定点值守,动态巡逻;疏导交通,法治宣讲……开学首日,石阡公安启动“警校家”联勤护学机制,设立66个护学岗,严格落实“1、3、5分钟”快反机制,200余名警力提前到岗,“站”出师生安全感,“护”出家长满意度。
刚过7点,送学车流逐渐增多。
“同学,慢点,这边过马路!”“这位家长,麻烦往前挪一点,别堵在斑马线!”“电动车请停到指定区域,谢谢配合……”
在石阡县第二小学路口,交警游小兵一边吹响“安全哨”,一边熟练地引导车辆即停即走。人车分流清晰,早高峰井然有序。
“很多家长习惯了,看到有警察站在这里,点点头就把车开走,放心。”游小兵说,“这都得益于提前规划的临时停车区,今年交通更加畅通。”
这份畅通与从容,源于石阡公安推出的“一校一策”护学新模式——针对每所学校周边环境、人车流特点,量身定制护学方案,实现精准守护。
播撒法治种子 上好安全第一课
早上9点,一阵清亮的钟声回荡在石阡县大沙坝仡佬族侗族乡龙硐小学的操场。同学们迅速集合,一双双眼睛聚焦在台上的“警察老师”身上。
“陌生人给零食,该怎么办?”“不能要!”孩子们异口同声。
“有人说妈妈让他来接你,又该怎么办?”“打电话找妈妈确认!”三年级学生小颖抢答,引得全场欢笑。
没有照本宣科,没有枯燥说教。石阡县公安局大沙坝派出所副所长、龙硐小学法治副校长祁朝燕以“安全伴成长,平安启新程”为主题,通过情景模拟、互动问答,将防拐骗、防溺水、交通安全等知识融入游戏中。
“如果有人给你取难听的外号,或者推你,该怎么办?”讲到校园欺凌时,祁朝燕走到学生中间,俯身轻问。
“告诉老师!”“找警察阿姨!”同学们争相回答。
“对,不怕,也不忍。”祁朝燕语气坚定,这是她第6年担任“开学第一课”主讲人。
“法治课,不讲大道理,只说孩子们听得懂、记得住的话。”祁朝燕说。
小手拉大手 警心护童心
“骑乘摩托车、电动车时,要正确佩戴安全头盔;驾乘汽车时,一定要系好安全带……”
在石阡河坝、花桥、白沙、五德等乡镇,派出所民警辅警还为学生贴上“平安小宣传员”标识,鼓励他们以“小手拉大手”的方式,将防骗反诈、禁毒等安全知识带回家中,实现“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一个家庭辐射整个社会”的宣传效应。
“‘警校家’联动不只是人力的叠加,更是责任的交织。”石阡县公安局党委委员、副局长谭仁平说。工作中,石阡公安整合民警辅警、学校保安、教师、家长志愿者及社区治安积极分子等力量,形成多层防护网,确保开学季“不见拥堵、不见纠纷、只见有序”。
秋阳渐高,蝉鸣渐收。上课铃声陆续响起,校门缓缓关闭,而那一抹抹藏蓝身影,忙碌依旧,守护依旧。
“看见警察站在校门口,心里特别踏实。”家长张英感慨,“这就是开学最好的第一课。”
贵州省互联网出版业务许可证:黔新闻出网版准字第046号黔ICP备05003182号-1 Copyright @ 2003-2023 DDCPC.COM 贵州法治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主管主办 技术支持:
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