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7版
发布日期:
“开学第一课” 点亮新学期
9月1日,在玉屏自治县黔东民族寄宿制中学,领到新书的学生开心地奔跑在校园里。 通讯员 胡攀学 摄

9月1日,学生在黄平县新州镇第三小学校门处打卡留影。通讯员 李静 摄

9月1日,在贵阳市南明实验幼儿园,消防员为小朋友们普及消防安全知识并发放消防卡通纪念品。通讯员 赵松 摄

9月2日,学生在从江县城关第一小学参加“灵蛇狂舞”趣味游戏。 通讯员 卢忠南 摄

  ■记者 张永霞
  9月1日,贵州各地中小学迎来开学第一天。
  从红色文化的浸润到花式迎新的温情,再到安全防线的筑牢,一系列有新意、有深意的“开学第一课”活动在黔贵大地陆续开展。各学校充分盘活校内外资源,通过主题课程、特色仪式、互动教学等多元形式,让学生在历史回响中涵养家国情怀,在趣味体验中绽放青春活力,在安全引导中树立法治意识,以丰富内涵点亮新学期的开篇。
  赓续红色血脉 涵养家国情怀
  8月31日晚8时,贵州省近2万所大中小学的千万师生,通过“贵州教育发布”“贵州教育”视频号等多平台,同步收看了由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策划的《书灯不灭烛照复兴》主题“开学第一课”。
  该课程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为背景,聚焦抗战时期浙江大学、大夏大学(今华东师范大学)、交通大学唐山工程学院(今西南交通大学)、广西大学等高校西迁贵州的办学历程,生动再现在战火中坚持办学、赓续文脉,以及贵州百姓倾力相助的感人历史。
  这是贵州省教育主管部门在全省范围内集中组织开展的“开学第一课”活动,其规模与覆盖面均创历史纪录。
  今年开学季,恰逢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学习红色文化、涵养家国情怀成为各地“开学第一课”的主旋律。
  在红色资源厚重的金沙县,开学前夕,当地教育系统党支部书记、校长齐聚一堂,开展“南渡乌江·红色印记”主题研学活动,将思政课堂“搬”到历史现场,既为教育工作者充电赋能,也绘就了“红育兴产”的新图景。
  贵阳市第十二中学以“铭记80载峥嵘岁月奋楫新时代青春征程”为主题,通过升旗仪式、旗帜传递、誓言宣誓等环节,引导师生从历史中汲取力量,树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志向。
  在贵阳市第三十中学九年级(4)班,该校副校长、思政课高级教师莫照华通过“回望烽火知来路”“破浪前行向未来”两个教学环节,将红色基因融入课堂教学,引领学生传承抗战精神,厚植家国情怀。
  这些根植于历史的教育活动,让红色血脉在青少年心中代代相传,也让家国情怀成为新学期最鲜明的底色。
  策划花式迎新 绽放青春风采
  9月1日,位于王阳明先生“龙场悟道”地与“阳明洞”之间的修文县第三小学,举行“秋韵迎新·礼启新程”入学活动,喜迎2025届382名新生。
  在家长的全程陪护下,新生们兴奋地跨过象征“立志”“勤学”“修身”“平安”的“四道文化门坎”,喜气洋洋地迈入校园。随后,在礼仪姐姐的指引下,孩子们兴高采烈地参与学校精心准备的“八大闯关游戏”。
  “击鼓明志”处,小朋友手起槌落,洪亮的鼓声化作出征书山的号角;“一投惊人”区,沙包精准落地,藏着孩子们对目标的执着;“足下生花”环节,足球应声入网,少年的勇敢与坚定随球飞向前方;“机甲征途”“趣味投篮”“好运盲盒”等游戏更让孩子们流连忘返。最动人的是“班级成长树”前,孩子们蘸取喜欢的颜色按下手印,将童心融入新集体;“欢迎新同学”打卡点前,一张张笑脸被定格,成为与校园的第一份珍贵约定。
  闯关结束后,学校向全体新生发放了“入学通知书”。部分学生激动地走上主席台分享喜悦:“我最喜欢成长树,因为可以按手印!”“我喜欢踢足球!”“我也是,足下生花最好玩!”
  一位宋姓家长感慨:“这次活动非常有趣,满足了家长的参与感,让孩子爱上学校,老师们真的费心了!”
  这样的暖心开学场景在各地同步上演。
  “欢迎新同学!”“早上好,小朋友!”开学第一天,焕然一新的黄平县新州镇第三小学校门处,老师们正洋溢着灿烂的笑容欢迎同学们“回家”,同时用温暖的问候迎接一年级新生的到来。当日,该校以“开学有梦成长有光”为主题举行新学期开学典礼,通过“我们开学啦”亲子打卡墙、特色作业展等系列活动迎接新学期的到来。
  新州镇第三小学校长聂天寿表示,“开学不仅是学业的开始,更是家校共育的新起点。我们特别设计了这些互动环节,让开学日充满仪式感和幸福感,减轻学生的开学焦虑,让教育更有温度。”
  一场场充满创意与温情的迎新仪式,不仅让新生感受到校园的温暖,更以仪式感开启他们对新学期的美好期待。
  强化安全教育 播撒法治种子
  安全是新学期的“必修课”。9月1日,江口县第四小学为近1000名学生量身打造“安全防护”主题第一课,内容涵盖防校园欺凌、防坑蒙拐骗、交通安全、消防安全及安全行为规范等关键领域。授课教师结合真实案例,以“以案融法、以案释理”的方式讲解安全知识,同时通过情景模拟、互动问答等形式,教给学生实用的自我保护方法,让安全意识深植于心、外化于行,切实提升学生的安全防范能力。
  安全教育离不开家校协作。当天,该校同步举办家长培训会。会上,教师结合教育教学经验与典型案例,围绕“如何做好新时代家长”“怎样有效协助学校陪伴孩子健康成长”“家校沟通的技巧与方法”等话题分享经验,为家长提供科学的家庭教育指导,凝聚育人合力。
  在贵阳市第十四中学,法治副校长黄思易围绕校园安全、法治意识等关键内容开展“安全教育第一课”,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普及安全知识,引导学生增强自我保护能力,为校园安全筑牢防线;在石阡县第一初级中学开学典礼现场,法治副校长围绕未成年人保护、防范校园欺凌、防诈骗、网络安全等热点话题展开安全宣传,用一堂实用的法治教育课为同学们的新学期安全保驾护航。
  与此同时,贵阳市花溪小学溪北校区法治副校长、溪北派出所警官陈珍利结合校园欺凌、溺水事故、电信网络诈骗等案例“以案释法”,并通过互动问答叮嘱同学们:“不做沉默的受害者,不做冷漠的旁观者,更不做残忍的施暴者”,让“知敬畏、明底线、善自护”的法治意识深入人心。
  从课堂教学到家校联动,多维度的安全教育为孩子们的新学期撑起“保护伞”,让法治种子在潜移默化中生根发芽。

贵州省互联网出版业务许可证:黔新闻出网版准字第046号黔ICP备05003182号-1 Copyright @ 2003-2023 DDCPC.COM 贵州法治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主管主办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