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数字报首页
版面导航
第01版:特别报道
第02版:特别报道
第03版:特别报道
第04版:特别报道
第05版:特别报道
第06版:特别报道
第07版:特别报道
第08版:特别报道
标题导航
一洞:守护瑰宝的“战时故宫”
从法治保护到文脉传承
版面概览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5版
首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末版
发布日期: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文章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从法治保护到文脉传承
华严洞文物保护单位石碑。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作为“贵州四大文化工程”之一的红色文化重点建设工程全面提速。贵州这片见证红军长征转折、承载抗战记忆的红土地,正以一部于2025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的《贵州省红色资源保护传承利用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向历史致敬,向未来宣誓:红色根脉,永续相传。
《条例》首次将革命文物保护纳入巡视巡察范围,省、市两级红色资源保护联席会议机制同步运行,省重点红色纪念场馆管理委员会挂牌成立,省级专项资金同步设立,实现了“每一处红色资源都有人管、管得住、管得好”。
“保护第一、传承优先”被写入条例总则。任何修缮、复制须坚持“尊重原貌、最小干预”,由文物、退役军人事务、党史等多部门联动实施抢救性保护。目前,贵州已完成140余个长征文物修缮项目,遵义会议纪念馆等25个重点场馆的数字化升级全面提速。
依托长征国家文化公园贵州重点建设区,贵州正加快建立红色资源名录和数据库,系统梳理抗战及长征时期在黔发生的重大事件、重要人物,为学界和社会提供权威、翔实的“贵州红色地图”。
《条例》明确,全省党校、干部学院须将红色资源纳入主体班次教学;中小学每学年开设“开学第一课”,常态化开展红色研学实践。如今,“长征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已成为贵州校园的新风尚。
“红飘带”数字艺术馆、《伟大转折》沉浸式剧目等标杆项目相继落地,统一的“长征文化”品牌标识亮相各大平台,带动革命老区乡村旅游、特色农业、文创产业加速发展,乡村振兴的步伐愈发铿锵。
《条例》对歪曲、丑化、亵渎英雄烈士事迹以及有损纪念设施环境氛围的行为“零容忍”,违法者将被依法追责。
红色贵州,正以法治之名,向未来递交一份“精神永不灭”的庄严承诺。
贵州省互联网出版业务许可证:黔新闻出网版准字第046号黔ICP备05003182号-1 Copyright @ 2003-2023 DDCPC.COM 贵州法治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主管主办 技术支持:
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