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1版
发布日期:
2025数博会“数字法治”交流活动——
共探数字法治新动能
活动现场。

  本报讯(记者 张永霞 付先锐)8月29日,由浙江大学数字法治实验室、上海百事通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主办,贵州大学法学院、北京北大英华科技有限公司承办的“2025数博会‘数字法治’交流活动”在贵州饭店举行。
  作为本届数博会“数字+法治”唯一特邀专场,该活动以“数字法治新动能:理论创新与科技变革”为主题,汇聚学界专家、产业领军人物与青年科技力量,通过主题演讲、圆桌对话、开放辩论及成果发布,共探数据要素市场化与AI融合之道。
  会上,中国政法大学数据法治研究院院长时建中作《数据分层确权的法理构造》主旨报告。他表示,数据兼具信息载体与生产要素双重属性,不宜设立所有权,但已形成“政务数据资源归国家所有并纳入国有资产管理”的消极共识。数据确权需区分“基于信息内容的利益与权利”与“基于数据处理的利益与权利”,数据处理具备技术、经济、法律“三合一属性”。他提出,应综合技术、经济、法律三维标准对数据进行分类,并据此界定个人、企业及公共数据的权利主体与边界。
  “作为全国首个省级‘1+N’数据立法体系构建者,贵州自2016年颁布全国首部大数据地方性法规以来,陆续出台《贵州省大数据安全保障条例》《贵州省数据流通交易促进条例》等,法规数量居全国第一。”东南大学教授、贵州省社科院原党委书记吴大华在会上介绍了“贵州数据法治的探索与思考”。他指出,贵州2024年修订《贵州算力券管理办法》,并将国产算力适配、模型训练纳入激励;2025年8月施行的《贵阳市算力产业促进条例》,首次以地方性法规明确“算力产业”内涵。在数据开放共享方面,2024年新增共享目录与资源各3600个;贵阳大数据交易所累计交易额已超70亿元,连续四年排名全国第三。此外,贵州还依托全国首个数据要素登记OID节点建成服务平台,配套《数据知识产权登记管理办法(试行)》等制度,为数据要素市场化提供技术与法治支撑。
  活动现场,还集中展示了AI合同审查、智能合规、区块链存证等法律科技最新应用,发布《数字法治发展贵阳倡议》,推动法治、法学与“数”同步前行,助力数字中国建设。

贵州省互联网出版业务许可证:黔新闻出网版准字第046号黔ICP备05003182号-1 Copyright @ 2003-2023 DDCPC.COM 贵州法治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主管主办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