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数字报首页
版面导航
第01版:头版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基层
第04版:理论
第05版:公益广告
第06版:国内
第07版:国际
第08版:人大周刊
标题导航
贵州检企协作护航铁路安全纪实
贵州法院三年发放司法救助金5013万元 惠及2033人
共探数字法治新动能
共谋数据安全高质量发展之路
贵州律协:凝聚律师力量 助推数字治理
图说新闻
版面概览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1版
首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末版
发布日期: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文章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铁脉映初心 法徽护征途
贵州检企协作护航铁路安全纪实
■记者 罗翔
8月27日,省检察院与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公司在贵阳召开联席会议,通报三年来检企协作工作所取得的成效。交流会上,来自全省各地检察机关干警和铁路工务段、铁路车站工作人员讲述了一个个感人至深的公益诉讼护航铁路安全故事……
贵州的群山之间,一条条钢轨如银色的动脉,穿梭于喀斯特的峰丛与河谷,串联起城乡的烟火,承载着发展的希望。从沪昆高铁的风驰电掣,到川黔铁路的岁月沉淀,每一寸铁轨的平稳延伸,每一趟列车的安全抵达,都离不开一双双“护航者”的手——那是贵州检察机关与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公司的同心相握,以法治为笔,以协作为题,在黔贵大地上写下的“平安答卷”。
以法为盾:破“硬骨头”隐患守大动脉安澜
铁路安全的隐患,往往藏在最棘手的“死角”里,或是年久失修的公跨铁桥梁,或是侵限多年的违建集市,或是堵塞涵洞的“垃圾山”。这些“硬骨头”,曾让铁路人束手无策,却在检企协作的“法治利器”下,逐一被啃下。
沪昆线K2165的新窑大桥,曾因混凝土老化脱落、违规供水管道架设,成了“悬在头顶的炸弹”。列车驶过,桥体的轻微位移让人心惊。
2022年,当成都局集团公司将这条隐患线索推送给贵州省检察机关时,一场三级联动的“攻坚战”即刻打响:省检察院提级立案,检察长任主办检察官;市级检察院督促公路局启动修复工程,抢抓列车运行“空窗期”封闭施工;县级检察院则紧盯违规管道拆除,严防“旧患未除、新险又生”。
2023年1月,当最后一方混凝土浇筑完毕,这座大桥终于卸下“重担”,钢轨上的列车再无颠簸,桥下的公路也恢复了顺畅,这不仅是一处隐患的消除,更是检企“以法护路”的生动注脚。
黄织铁路的凤凰山隧道旁,曾有另一番“两难”景象:45户村民为解饮水之困,在铁路路基旁私铺了1.2公里的水管,日晒雨淋的管道频繁破损,水柱喷射接触网、水流侵蚀路基,两次引发列车紧急停车。铁路部门多次协调,却始终卡在“民生需求”与“安全底线”的矛盾里。
织金县人民检察院接到线索后,没有简单“一刀切”,而是带着“益心为公”志愿者的无人机,一遍遍航拍管道走向,一次次走访村民家中,他们既看到了水管破裂后村民接水的窘迫,也深知列车防撞停车的危险。于是,一场“听证+磋商”的协调会在村里召开,检察院、街道办、铁路部门、水务公司围坐一堂,最终定下“先建安全饮水工程,再拆违规管道”的方案。
2024年8月,当铁路旁的旧水管被彻底拆除,崭新的供水主管道通到村民家门口,村民握着检察官的手说:“水喝上了,火车也安全了,这才是真的为我们好!”
这样的故事,在贵州的铁路沿线还有许多:播州区人民检察院为疏通堵塞的铁路排洪涵洞,从发出检察建议到提起行政公益诉讼,最终推动2吨垃圾清走、180米铁围栏立起,让驶入的列车再无“梗阻”之忧;六盘水市人民检察院盯上水大线的机厂菜场,用“宣传劝导+执法整治”将占道经营的集市迁移,既还了铁路一片安全空间,又为村民留住了“人间烟火味”......这些案例,不是冰冷的案卷,而是检企协作中“法理与情理并重”的温度。
以情为桥:织“共治网”络聚护路众力量
铁路安全从不是“单打独斗”的战场。贵州检察机关与成都局集团公司深知,要守住千余公里的钢轨,必须把“协作网”织得更密,让“护路人”变得更多。
2022年起,贵州省第一地区人民检察院牵头,在贵阳车站、六盘水工电段等站段选任了一批特殊的“护路人”——公益诉讼观察员。他们是铁路一线的工务师傅、车站值班员,熟悉每一段钢轨的“脾气”,能第一时间发现沿线的“蛛丝马迹”。六盘水工电段的3名公益诉讼观察员,2025年就开展了85次巡视,处置了5起突出隐患:安顺市西秀区沪昆线的防撞设施缺失,他们蹲点记录超限车辆通行情况;普定县黄织线的非法施工,他们及时制止并协助办理手续;经开区的树木侵限,他们带着检察官去现场划定整改范围。这些观察员,就像铁路沿线的“千里眼”,让检企协作的触角,延伸到了每一个道岔、每一座桥梁。
在今年的“5·26我爱路”宣传活动上,贵阳北站的广场格外热闹,检察干警带着漫画手册,铁路公安民警演示着安全手势,护路队员分发着宣传品,过往的旅客、周边的村民围在展台前,听着“为什么不能在铁路旁放风筝”“穿越铁轨有多危险”的故事。每年的“安全生产月”,这样的场景还会出现在都匀、独山、荔波的站区,尤其是贵南高铁联调联试时,检企队伍更是深入沿线县乡,把高铁安全知识送到村民家门口。
信息互通,则是这场协作的“神经中枢”。成都局集团有限公司的企业法务部与贵州省第一地区人民检察院每年都会制定详细的“协作任务表”:铁路站段定期推送隐患线索,检察机关及时反馈办理进度;每季度的对接会上,双方会通报公益诉讼的成效,也会研讨“历史遗留隐患怎么破”“新风险怎么防”。
2024年,《关于深化检企协作强化公益诉讼办案力度的实施方案》出台后,28件难点隐患线索被分批推送,15件已整改销号,剩下的13件仍在推进,这种“常态化推送、周期性会商”的机制,让检企之间没有“信息壁垒”,只有“同向发力”的默契。
以心为炬:循“初心”而行赴“未来”之约
三年来,全省检察机关共办理涉铁案件2426件,制发检察建议147份,督促消除隐患1000余个;3件案例入选全国典型,2件入围全国公益诉讼精品案例;“黔行无碍”服务品牌让8万余人次实现无障碍出行,这些数字的背后,是检企双方“把铁路安全扛在肩上”的初心。
但他们从未停下脚步。贵阳工务段还有8处重点隐患待攻坚,六盘水市人民检察院仍在推动沪昆线危桥整治,织金县人民检察院则借着饮水工程的契机,排查出3处类似民生问题纳入明年计划。下一步,检企双方还要联合打造法治教育基地,提升铁路职工的反诈能力;要让“益心为公”志愿者的队伍更壮大,让基层观察员有“工作证”更方便履职;要把房产管理所纳入协作成员,破解国有土地侵占的难题,每一项计划,都朝着“更高水平的协作、更坚实的安全防线”迈进。
当清晨的第一列高铁驶出贵阳北站,阳光洒在钢轨上,也洒在沿线的检察联络点、铁路巡检站。那些曾被整治的隐患点,如今或是整洁的护栏,或是畅通的涵洞,或是村民家门口的新水管,它们静默地诉说着,这场检企协作的“护路行动”,从来不是为了一纸通报,而是为了每一趟列车的平安抵达,为了每一位村民的安心生活,为了贵州铁路大动脉永远奔腾向前。
铁脉延伸处,法徽闪耀时。贵州省检察机关与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有限公司的协作,早已不是简单的“工作配合”,而是融入黔贵大地发展的“共生共荣”。未来,他们还将继续手牵手、肩并肩,以法治为帆,以协作作桨,护航着这条银色动脉,载着贵州的希望与梦想,驶向更远的远方。
贵州省互联网出版业务许可证:黔新闻出网版准字第046号黔ICP备05003182号-1 Copyright @ 2003-2023 DDCPC.COM 贵州法治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主管主办 技术支持:
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