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1版
发布日期:
矛盾有人管 诉求有回应 风险早化解
平塘县把平安答卷写进群众心中
  ■ 记者 罗翔
  在黔南喀斯特山地的怀抱里,平塘县的故事总与“温度”有关。玉水河浸润着两岸的村寨,“天眼”的微光点亮了星空的深邃,而更动人的,是这片土地上涌动的基层治理暖意。
  近年来,平塘县循着新时代“枫桥经验”的指引,以“三建三提升”为钥匙,打开了基层平安法治建设的新局面,让“矛盾有人管、诉求有回应、风险早化解”的安心,成为每个平塘人日常生活的底色。
  一站式平台:群众“少跑腿”,服务“多走心”
  “以前为了讨回欠薪,我在信访局、人社局之间跑了四五趟,腿都跑细了还没个头绪。现在进这一扇门,不到十天就拿到了钱!”说起平塘县综治中心的一站式平台,务工者老王的话里满是感慨。
  曾经,“瞎子问路、多头叩门”是平塘县群众的烦心事,要解决劳资纠纷,得先找信访局登记,再去人社局仲裁;要调解邻里矛盾,可能还得跑法院咨询。如今,平塘县将综治、调解、信访、劳动仲裁等中心拧成一股绳,建成了一座“访、调、裁、诉”全功能的“民生驿站”。
  走进平塘县综治中心,办事大厅明亮而温馨,一楼引导受理区的工作人员会笑着接过群众手中的材料,一句“您坐下慢慢说”驱散所有焦虑;二楼多元化解区的调解室里,暖黄色的灯光下,调解员拿着法律条文耐心讲解,把剑拔弩张的争执拉回平和协商的轨道;四楼指挥调度区的屏幕上,诉求办理进度、部门响应情况实时更新,像一张细密的“平安网”,兜住每一件群众的急难愁盼。
  在这里,服务从不“掉链子”。有老人为养老金发放异常犯愁,工作人员立刻联动社保部门核查数据,两周内就查清了症结;有商户因合同纠纷失眠,法律服务“套餐”及时送到,帮着厘清权责边界。
  “一站式受理、一揽子调处、全链条解决”不是贴在墙上的标语,而是工作人员递上的一杯热茶、是调解成功后群众舒展的眉头、是诉求办结时那句“有问题还来找我们”的承诺。
  如今的平塘,矛盾在“家门口”就得到化解,越来越多的群众笑着说:“有问题,来调解。来调解,没问题!”
  “1+14+N”团队:攥指成拳,把纠纷化解在“萌芽”
  “要不是他们上门调解,我和邻居可能要为半堵墙的地界,从朋友变成仇人了。”金盆街道的李阿姨说,去年她与邻居因宅基地边界起了争执,眼看就要闹到法院,“1+14+N”解纷团队的调解员很快找上门化解矛盾。
  这支让群众安心的团队,藏着平塘基层治理的“巧心思”:“1”是县综治中心这个“主心骨”,像定海神针般统筹调度,把分散的调解力量拧成一股劲;“14”是14个行业性专业性调解委员会和14名专职调解员组成的“专业队”,他们中有懂劳资纠纷的“老法师”、有善解邻里矛盾的“贴心人”,靠着过硬的法律素养和接地气的沟通技巧,把专业服务送到群众身边;“N”则是随叫随到的“支援军”,县信访局、法院、住建局等部门“闻哨而动”,谁家的事谁负责,绝不推诿扯皮。
  为了让调解更高效,团队还藏着“小妙招”:老中青调解员搭配分组,老调解员用经验稳住局面,青年调解员用新思路破局,一般纠纷各自攻坚,疑难纠纷互帮互助,重大纠纷抱团发力,真正实现“1+1>2”。
  “以奖代补”机制更让大家干劲十足——调解成功一件一般纠纷奖200元,重大疑难纠纷奖800元,每一笔奖励都让调解员的付出更有分量。
  数据是最好的证明:团队组建以来,2319件矛盾纠纷件件有调处,成功率高达97.68%,比往年提升了近23个百分点。73件重大疑难纠纷、148件重大纠纷被顺利化解,98.39万元“以奖代补”资金发到调解员手中,更有3136件纠纷在行业部门联动下消除、1296起安全隐患被提前整治。这支“拳头”队伍,用专业与热情,把矛盾化解在萌芽,把平安留在基层。
  闭环管理:风险“贴标签”,隐患“早清零”
  
“多亏县里反应快,不然我们一群人可能真要冲动上访了。”想起今年3月的事,平塘县医院的几名职工仍心有余悸。当时,大家对效益工资分配有意见,情绪激动。没想到,县综治中心很快就通过“五情”监测发现了问题,社情里有议论、访情里有诉求、警情里有预警,“三情”叠加,立刻被定为“红色风险”。
  这便是平塘创新的“5+3”研判调度机制的威力。县综治中心像“千里眼”,每周紧盯访情、社情、舆情、警情、诉情“五情”动态,给每一个风险贴上“红、黄、蓝”的标签:蓝色风险及时交办、黄色风险重点跟踪、红色风险提级处置。如今年3月医院工资纠纷,县委平安办第一时间向分管县领导报告,县卫健局牵头成立专班,一次次上门沟通、一遍遍解释政策,最终解开了大家的心结,还落实“三包一”包保措施,持续关注后续情况。
  就连看似“小事”的风险,也逃不过这套机制的“眼睛”。今年3月,金盆街道发生一起人员死亡事件,家属通过110反映对死因有异议,按常规该风险定为“蓝色风险”。但考虑到情况特殊,县综治中心果断将其提级为“黄色风险”,牵头公安、卫健部门与医院、家属坐下来调解。6个小时的耐心沟通后,医院减免了全部医疗费,还支付了5.6万元人道主义补偿金,一场可能升级的矛盾就此平息。
  自2024年12月“5+3”机制试行以来,平塘县已分析研判“五情”259件,蓝色风险全部闭环销号,黄色风险销号率超93%,红色风险稳控率100%,未发生“民转刑、刑转命”案(事)件。这套“早发现、早研判、早处置”的闭环机制,给平塘县装上了“安全预警器”,让风险隐患无处遁形。
  从一站式平台的“暖心服务”,到“1+14+N”团队的“硬核解纷”,再到闭环机制的“精准防风险”,平塘县用“三建三提升”的实践,把平安法治的答卷写在了玉水河两岸的田垄上,写在了村寨夜晚的灯火里,更写在了每一个平塘人踏实安心的笑容中。未来,这片充满温度的土地,必将继续循着新时代“枫桥经验”的路径,把基层治理的文章做得更实、更细、更暖。

贵州省互联网出版业务许可证:黔新闻出网版准字第046号黔ICP备05003182号-1 Copyright @ 2003-2023 DDCPC.COM 贵州法治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主管主办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