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7版
发布日期:
让安全成为孩子成长底色
——全省各地多举措筑牢学生暑期安全防线
交警带学生认识交通标识。通讯员 罗华平 摄

  ■记者 张永霞
  暑假,对于孩子们来说,是放松身心、探索世界的美好时期,但同时也是安全事故的高发时段。
  如何助力学生度过一个平安快乐的暑假?连日来,全省各地通过开展安全教育、加强防护措施、与相关部门联动开展安全行动等多种方式,全力织密暑期安全防护网,让安全成为孩子们成长最坚实的底色。
  安全教育先行 筑牢思想防线
  “同学们,水库、河流看似平静,水下的暗流、漩涡往往致命,千万要注意安全……”暑假前夕,在石阡县五德小学阶梯教室,民警王天勇一边给同学们讲解防溺水知识,一边利落地拿起一件橙色救生衣进行演示。孩子们纷纷举起小手,争着上台体验如何正确穿戴救生衣。
  安全教育是假期安全的第一道防线。为提高孩子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全省各地提前部署,假期前纷纷开展“安全防范课”,用孩子们听得懂、记得住的方式,把安全知识送进课堂、送进心间,切实筑牢学生暑期安全防线——
  晴隆县消防救援大队消防宣传员到晴隆县第二中学与鸡场镇学官中学开展消防安全培训暨演练。消防宣传员聚焦暑期安全风险,围绕家庭常见火灾隐患的排查方法、防溺水知识进行细致讲解。随后,重点对灭火器的使用教学进行讲解,并现场组织灭火器实操演练,有效提升师生面对火情与水险时的自救、互救能力;
  丹寨县公安局交警大队民警走进辖区城关二小,通过发放宣传资料、讲解交通安全常识以及交通事故案例等方式,开展暑期交通安全宣传活动,筑牢学生暑期出行安全防线;
  凯里四小则邀请法治副校长进校,用学生险些被骗的真实案例自编自导自演情景剧,将防骗知识转化为趣味故事,提升学生安全意识。
  除了线下的安全教育,线上平台也成了重要的教育阵地。各地教育部门和学校纷纷利用微信公众号、短视频平台等新媒体,发布安全知识科普文章、动画、短视频等内容。这些内容形式多样、通俗易懂,深受学生们喜爱。
  同时,各校还积极组织家长参与安全教育,通过家长会、家长群等渠道,向家长宣传暑期安全注意事项,强调家长的监护责任。家长们纷纷表示,将切实履行好监护职责,加强对孩子的安全教育和监管,确保孩子度过一个安全、快乐的暑假。
  强化安全管理 织密防护网络
  炎炎夏日,当酷暑和假期相遇,最受孩子欢迎的消暑方式就是游泳戏水。但是在水边玩耍的隐患很多,稍有不慎就可能发生溺亡事件。
  为此,各地纷纷采取措施,筑牢防溺水安全屏障——
  黔西南州通过排查溺水隐患点,在过去易发生未成年人溺亡的地点新安装了“四个一”(一个警示牌、一个救生圈、一根救生绳、一根救生杆)紧急救生设施,还在重点区域配备监控及喊话设施,并把河长巡河必巡溺水点工作一并进行安排,切实提升预防未成年人溺水的实效;
  乌当区在全面排查水域隐患的同时,还组织医护人员、救援队员开展防溺水应急演练,模拟有人溺水时如何快速救援、如何做心肺复苏,让救援队伍在实战演练中提升应急能力;
  荔波县创新推出“三查一导两通报”工作机制,县水务局联合街道、派出所组建巡查队伍,对重点水域定期巡查、突击检查防护设施、随机抽查监护责任,通过警示教育引导避险,并将危险行为同步通报家庭和学校。
  除了加强水域管理外,校园安全防护同样严格。暑假期间,多所学校加强校园巡逻,定期检查门窗、水电设施是否安全,并对实验室、体育器材室等进行全面排查,确保校园内无安全隐患。
  此外,各地还加强对校外培训机构的管理,对培训机构的办学资质、师资力量、安全设施等进行了全面检查,确保学生们在参加培训时的安全。对于不符合安全要求的培训机构,责令其限期整改,整改不到位的,依法予以取缔。
  安全重于泰山。一系列针对性的管理措施,为孩子构建起一张全方位、无死角的安全防护网络。
  多方协同合作 凝聚安全合力
  “密切关注孩子的行踪,严格做到‘四知道’,确保孩子不脱离监管视线,不让孩子私自或结伴前往危险水域……”在贵阳市乌当区新天幼儿园,家长们通过签订防溺水承诺书,提升暑期安全防范意识。
  另一边,遵义市第三十二中学则开展以“情系学子,爱暖暑期”为主题的大家访,覆盖全体学生。教师针对家访学生的个人情况做好功课,家访时重点告知防溺水、网络安全等知识,并强调家长监护责任。
  孩子的暑期安全,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共同守护。全省各地积极联动三方力量,形成安全防护合力,让每个孩子都能在关爱中安全度假。
  在贵阳,通过“政府引导、社会组织承接、社区落地、家庭参与”的联动模式,依托全市儿童之家,为未成年人尤其是困境未成年人和留守未成年人等提供课业辅导、心理关怀、安全教育、亲子活动等多元化服务,让孩子们每周有主题活动、每日有关爱服务。
  在凤冈,通过整合“童伴妈妈”、社会工作者及大学生志愿者等力量,依托村(社区)儿童之家、童伴之家等阵地,创新服务形式,精准解决未成年人暑期看护、安全教育等难题。
  在普定县穿洞街道靛山村,整合村内闲置校舍、文化活动室等资源,升级改造“儿童之家”硬件设施,配备图书角、运动器材等,为孩子们打造集学习、运动、娱乐于一体的暑期乐园。同时,开展“暑期护航”小课堂,围绕“安全成长乐趣”三大核心,每日安排丰富课程,有效填补暑期监管空白。
  快乐过暑假,安全不放假。从安全教育入脑入心,到防护措施扎实到位,再到家校社协同发力,各地各部门多措并举筑牢学生暑期安全防线,为孩子们营造了一个安全、健康、快乐的暑期环境。

贵州省互联网出版业务许可证:黔新闻出网版准字第046号黔ICP备05003182号-1 Copyright @ 2003-2023 DDCPC.COM 贵州法治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主管主办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