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数字报首页
版面导航
第01版:头版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基层
第04版:广告
第05版:理论
第06版:国内
第07版:国际
第08版:人大周刊
标题导航
基层党组织学习机制创新与效能提升的路径探索
以高水平保护支撑高质量发展
以优良作风提振干事创业精气神
版面概览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5版
首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末版
发布日期: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文章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以优良作风提振干事创业精气神
■ 廖昌海 韦佳伲
作风建设是党的建设的永恒主题,是凝聚人心、激发活力的关键所在。我们党在长期实践中培育并坚持了一整套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新时代新征程,要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事业,更要以优良作风凝心聚力、干事创业。
筑牢思想根基,以科学理论淬炼行动自觉。形成优良作风不可能一劳永逸,克服不良作风也不可能一蹴而就。抓作风建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强化理论武装固根本。要持续深入学习党的创新理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紧密结合贵州的生动实践,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深刻感悟科学理论的真理力量、实践伟力;通过中心组学习、专题研讨、干部轮训、线上平台等多种形式,推动科学理论真正内化为政治信仰、升华为思想灵魂、转化为价值追求。传承红色基因强血脉。贵州红色文化丰富,长征精神、遵义会议精神等宝贵精神财富是我们砥砺作风的丰厚滋养。要大力弘扬遵义会议精神,让红色基因成为激励干部担当作为、攻坚克难的不竭动力;到革命遗址开展主题教育,在身临其境中感悟初心使命,在历史对照中汲取奋进力量。树牢正确政绩观明方向。教育引导干部深刻理解“政绩为谁而树、树什么样的政绩、靠什么树政绩”的根本问题,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为民造福作为最大政绩;聚焦高质量发展要求,多做打基础、利长远、惠民生的实事,创造经得起历史和实践检验,经得起人民群众检验的实绩。
扎紧制度笼子,以刚性约束涵养行为习惯。作风问题具有反复性和顽固性,必须依靠科学完备、务实管用的制度体系进行规范、引导和保障,实现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制度设计要具备实效性和可操作性,针对过度留痕、多头重复检查考核等“指尖上的形式主义”,要拿出硬措施,形成清晰的行为边界和负面清单。强化制度执行力与刚性约束,领导干部要带头学习制度、严格执行制度、自觉维护制度;加强监督检查,对违反制度踩“红线”、闯“雷区”的行为,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确保制度成为带电的“高压线”。优化考核评价机制树导向,要充分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科学设置考核指标,大幅增加高质量发展、民生改善、作风建设等实绩实效的权重;改进考核方式,强化日常考核、分类考核、近距离考核,注重在乡村振兴一线、重大项目前沿、急难险重任务中考察识别干部;强化考核结果运用,将作风表现作为干部选拔任用、评优评先、职级晋升的重要依据。
抓住“关键少数”,以“头雁效应”激发“群雁活力”。领导干部特别是各级“一把手”的作风,对一个地方、一个部门的风气具有决定性影响。提振干事创业精气神,必须首先从“关键少数”严起、抓起。领导干部率先垂范作表率,要求下级做到的,上级首先要做到;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领导干部要带头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开展“穿透式”调研,摸清实情、找准问题、提实对策;带头讲短话、开短会、发短文,力戒套话空话;带头担当作为,以自身的硬作风带动形成干事创业的好氛围。落实严管厚爱结合激活力。坚持严管就是厚爱,加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的监督,完善权力监督制约机制;健全容错纠错机制,严格落实“三个区分开来”要求,旗帜鲜明地为不谋私利、敢于担当、踏实做事的干部撑腰鼓劲,让干部放下包袱、轻装上阵。锻造过硬能力本领强支撑。围绕贵州高质量发展所需,加大干部专业化培训力度;帮助干部弥补知识弱项、能力短板、经验盲区,提升运用新方法新理念新思想破解发展难题、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在实干中进一步锤炼和展现优良作风。
聚焦基层减负,以松绑释放一线动能。作风就是形象,作风就是力量。要以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为契机,严格落实《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相关规定,坚决纠治形式主义顽疾。大力精简文件会议,能不开的不开,能合并的合并,能发短文的不发长文;统筹规范督查检查考核,严格控制总量频次,优化改进方式方法,多采用“四不两直”、暗访、大数据监测等有效手段,避免扎堆扰民、重复无效;切实解决“指尖上的负担”,清理整合冗余政务APP、工作群,让基层干部从无谓的事务中真正解脱出来。推动资源力量下沉强保障,树立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推动编制资源、资金项目、工作力量、待遇保障等向基层一线倾斜。完善乡镇(街道)权责清单,厘清不同层级、部门、岗位之间的职责边界;不断强化基层党组织建设,推动重心下移、力量下沉,支持基层结合实际创造性开展工作。畅通基层发声渠道解难题,鼓励基层干部讲真话、报实情,及时解决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和实际困难;对基层反映的问题要建立台账、闭环管理,做到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让基层干部感受到组织的关怀和支持,心无旁骛地投入到干事创业中去。
(作者单位:贵州中医药大学)
贵州省互联网出版业务许可证:黔新闻出网版准字第046号黔ICP备05003182号-1 Copyright @ 2003-2023 DDCPC.COM 贵州法治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主管主办 技术支持:
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