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
习水:司法保护令为古树名木与传统村落筑牢法治屏障
  本报讯(通讯员 穆钱英 石钰婕)近日,习水县人民检察院、县人民法院、县公安局、县林业局、县文化旅游局等多家单位,联合在习水县杉王街道、良村镇举行《古树名木司法保护令》《传统村落司法保护令》揭牌仪式。
  这是习水县首次以司法保护令的形式,为全县古树名木划定保护红线。在仪式现场,习水县人民检察院检察官介绍,此次发布的《古树名木司法保护令》覆盖全县所有古树名木,通过“清单式监管”明确六项禁止行为:禁止擅自移植、采伐古树名木;禁止非法买卖、运输、加工采伐或移植的古树名木;禁止攀树、折枝、挖根、剥树皮、注射有毒有害物质以及在古树名木上刻画、钉钉、悬挂重物或以古树名木为支撑物;禁止在保护范围内修建建筑物或道路,倾倒污水垃圾及易燃易爆物品;禁止实施其他损害古树名木生长环境的行为;法律、法规禁止的其他损害古树名木行为。
  揭牌仪式后,参与单位实地调研“中国杉王”保护状况,核查保护围栏的完整性,重点查看树干健康状态及生长环境。“该株杉王树龄超800年,是我县重要生态地标。”习水县林业局工作人员介绍说,目前已配套设置24小时监控设备、设置防火隔离带,并落实专人每日巡查、记录生长数据,但仍存在游客在非指定区域滞留、枯枝清理周期较长等问题。
  针对巡查反映的游客管理问题,可结合司法保护令内容,在标识牌旁增设语音提示设备;针对枯枝清理问题,建议林业部门制定季节性专项清理计划。相关单位形成共识,均表示要切实将司法保护令的刚性要求转化为可操作的具体措施,推动形成“保护责任明确、措施落实到位、群众广泛参与”的保护格局。
  在习水县良村镇洋化村白土台组,43栋石木结构民居依地势排列,覆盖小青瓦斜坡顶,配以转角楼雕花窗,兼具冬暖夏凉特性。“该村落于2019年6月被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现存半坎私塾遗址等历史遗迹。但部分古宅因年久失修存在屋顶渗漏、墙体开裂等现象,石板路也有不同程度破损。”白土台组相关负责人介绍保护现状。在传统村落保护专题座谈会上,白土台组详细汇报了民居保护现状、修缮进展以及面临的资金缺口、技术支持不足等困难。各职能部门结合职能职责,就古建筑修缮标准、历史风貌保护、文旅融合发展等提出专业建议。与会人员围绕加强协作配合、落实保护工作展开深入讨论,并形成一致的保护意见。
  近年来,习水县人民检察院立足公益诉讼检察、行政检察等监督职能,聚焦古树名木与传统村落保护领域突出问题,持续加大法律监督力度。多次深入乡镇、村组调研,监督办理相关案件3起,通过制发检察建议推动职能部门排查重点古树27株、传统村落2个,整改安全隐患3处。通过“监督+协作+治理”的闭环模式,不仅推动解决了一批具体问题,更促进行政机关形成常态化保护意识,为习水生态环境与文化遗产保护注入持久法治动力。

贵州省互联网出版业务许可证:黔新闻出网版准字第046号黔ICP备05003182号-1 Copyright @ 2003-2023 DDCPC.COM 贵州法治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主管主办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