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示合把”碑。 ■ 记者 贾华
日前,记者在贵阳市息烽县养龙司镇蚂蝗村发现一块立于清咸丰四年(1854年)的“遵示合把”古碑,警示当地民众不得窝匪、敲诈勒索、知情不报匪患、乱砍伐竹木,并列出了违规处罚条款。这是当地先民171年前民主共商、共同合议后定下的“乡规民约”。
“遵示合把”碑位于蚂蝗村蚂蝗箐组闵家堡堡上,碑宽87厘米、高1.57厘米,青石材质。碑额横排刻有“遵示合把”四个楷书大字,主碑正文约有2000多字,楷体竖排,大部分碑文已被磨损或风化不可辨认。
据当地老人介绍,该碑原有一块碑顶帽,高约5厘米、宽14厘米、厚12厘米,现碑帽已佚。主碑文前半部分是叙述清咸丰年间当地恶劣的治安状况;中间部分强调广大民众遵律守法的必要性;后半部分是各姓、各寨“把头”民主议定防匪侵扰制度以及违反议定条款要受到的处罚等。立碑时间为清咸丰四年岁次甲寅七月,立碑人为“众姓共立”。咸丰四年至今已有171年的历史,该碑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蚂蝗村位于养龙司镇西部,与遵义市播州区乌江镇接壤,住有汉、苗、土家、仡佬、布依等族。据息烽县方志专家黄登贵先生介绍,清咸丰年间当地住有王、苏、周、杨、陈、李等大姓,分别居住在六个寨子。为有力防匪侵扰,共同管理好当地社会治安,倡导各姓族人自觉遵纪守法,守望相助,各姓“把头”自发相约一起议定自治规约,并把议定事项刻碑立于主路边公示,让大家共同遵守。“遵示合把”中的“遵”就是遵守,“示”就是公示,“合把”即各姓“把头”、各寨“把头”相聚一起,民主共商、共同合议后形成的议定事项。
当地文化部门多年前对“遵示合把”碑进行拓片,整理出文字进行保存。碑文大意为:
特署贵州等处提刑按察使司,按察使兼管驿传事粮储道,加三级纪录十次。孙为访闻事,照得本署司。莅任以来,访闻各署地方有等匪徒,专以索诈抢劫为事,或平空滋扰或借端捏故纠合多人,倚众毁屋抢掳财物,窃劫牲畜,被害之人出而抵禦竞敢抗拒,致伤事主,毗邻佑邦同救护不特,同被抄抢,且恐挟忿拖累,以致闭户不出。
又有贼匪白日佯为乞丐窥探路境,及至或烧毁房或揭入室乘机掳财行窃牛马,事主邻佑惊觉赶捕,亦多被匪拒伤。再有乡间每遇五谷熟时,射利之徒支匪偷窃,希图贱买肥已。时届冬令,地内种有菜麦,遇牛马误食,任意勒赔,多方索诈,不遂其欲即率男赖此等恶习,均应严拿究办,以安良善。除密访查拿并饬各地方官认真缉究,外合行出示。
严禁为此示仰合属诸色人等,知悉尔等务须革面洗心为善罗法网。如有不法之徒仍前索诈抢窃为事,被害之人及事主立即呼邻掩捕解送该管地方官追拿,严审确情追赃,據按拟详办。如该匪徒被拿之时胆敢持杖拒捕,许被害之人并事主邻佑人等,格杀勿论。邻佑知而不协拿者,除与贼同谋审有确据一并拟办,外如仅止畏凶闭户不出,亦照例治以应得之罪。
如有强壮之人求乞为生,以及强壮乞丐,地方官概行撵并许铺户,居民拿送究治。寺观岩洞等处容留强壮之人住址者,惟地主是问。再有失管牛马践食地内秧苗等物,任同见证酌量所损之物赔偿。
如有竟图多索及率男妇坐赖,被诈之人指名禀究不特不准赔偿并行照倒,严惩本署司言无虚出,令在必行,尔等勿得视为具文以身赏试,一经访拿或被告发即从严惩办,毌致噬莫及也。凛之慎之,毌特示。
闻朝庭以同心为上,乡党合意为佳。世道浇离,人心变诈,不法之徒因而乱境者,多集蚂蟥箐、油榨坪、陈家山、大山、李家湾、周家堰等处。敬遵道光二十九年,孙大人之示齐心合把,出入相互守望相助,庶风俗由兹而醇厚,盗贼因之而悉从耳。
特将公议条规开列于左,议各寨田土大小,二春当耕种,成熟之后,六畜等物准于田边土妄为践,违者罚银一两。议在把之人,不准窝留匪类,一经察出,公同送官议。各寨大小竹木,不准私伐,违者罚银一两。议盗家财牛马之贼,各带盘费,公同察拿送官。如有抽缩者,一并送官。议鼠贼各寨互为密捕拿获,罚银一两,如有见不说者,罚银五钱。
议乞丐之人在把者,概不准打发。如有匪徒古讨古骗古住各处岩洞,公同捆缚送官。议失盗之家,各寨鸣锣传众,闻者齐集川主庙内,不得推诿。议桐果不准妄为偷撒,违者罚银一两。议六寨在把之人,务须彼此相协,远近相顾,不得借势凌人,兹事生非。
如今,蚂蝗村在基层治理过程中,民主治村、乡贤善治仍然是当地的治理方式。在基层治理中,蚂蝗村将传统玩花灯习俗引入治理理念,蚂蝗村花灯角色形象鲜明,表演形式生动活泼,各种腔板上口动听,道具配乐相得益彰,唱词健康接地气,深受群众喜闻乐见。村里花灯会沿袭会首、各寨分会首负责制运行。每遇节庆展会,会首、分会首按自然寨分摊任务,或一寨一人,或一寨几人。资金筹措、主演报酬、扎灯开支、场次安排等相关事务,均安排得井井有条。
蚂蝗村古老的“遵示合把”古碑内涵,在基层治理、乡村振兴的时代潮流中,仍然绽放出它璀璨夺目的时代华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