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岩区综治中心大厅。 ■记者 何永利
7月16日下午,在贵阳市云岩区综治中心三楼,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打破了调解室的宁静。
云岩区物业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主任阎毅放下刚抿了一口的茶,迅速拿起听筒。电话那头传来业主因停车位问题与物业的争执声。阎毅边听边记,眼神沉静专注——又一个等待解开的“结”。
六步巧手 专解千家结
云岩区作为全省人口密度最高的城区,物业矛盾曾如藤蔓般缠绕着社区生活。
2018年,执业三十余年的“老法律人”阎毅牵头成立云岩区物业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集结退休法官、法学教授、资深律师组成专业队伍,淬炼出“听、察、利、选、用、访”六步工作法。
面对成百上千的业主诉求,调解员们通过电话、微信、现场接待耐心“听”取,抽丝剥茧找核心;敏锐洞“察”当事人情绪波动,用温和引导化解剑拔弩张;聚焦共同“利”益点,变“你输我赢”为互利共赢;量身“选”配解决方案,物业费分期付、服务立整改让僵局有出口;灵活运“用”法律武器,复杂案件启动多部门联调;持续跟“访”防反复,确保调解成果落地生根。
“这六步不是机械流程,而是活的调解艺术。”阎毅向记者介绍,2021年初,五百余户回迁业主因商铺返租问题集体维权。面对激愤的人群,阎毅团队迅速锁定关键:宏利聚丰公司长期拖欠租金构成根本违约。“民法典第七百二十二条写得明白,承租人逾期不付租,出租人有权解除合同!”法条如钥匙打开心锁,最终促成商铺归还业主自主经营,一千五百人权益得以保障。
今年5月,居民杨志芬的孩子被小区脱落墙砖砸伤,理赔因物业与保险公司推诿陷入僵局。物调委立即联合法院、住建局及社区启动联调机制,一天内厘清责任:根据《物业服务合同》,户外墙面属物业维护范围!三天后,五千余元赔偿款全额到账。“心里的石头终于落了地。”杨志芬紧锁的眉头舒展开来。
春风化雨 为民见真章
走进云岩区综治中心,居民的心声丈量着调解的温度。
“以前小区臭气熏天,见面就吵!”贝地卢加诺小区的焦阿姨嗓门洪亮。排污问题让居民集体拒交物业费,直到物调委反复释疑才明白症结在开发商承诺未兑现。“现在不臭了,我们心甘情愿交费。”她笑道。
未来方舟的罗先生则因邻居装修漏水拒交物业费,经调解才恍然大悟,“物业是服务机构,没有执法权。”物调委不仅化解了邻里纠纷,更让他避免陷入法律风险,“真闹上法庭,费时费力还影响征信!”
开发商代表张先生感触更深:“当业主对我们竖起心墙,物调委就是最好的破壁机。”他亲历多次调解,见证第三方专业力量如何让尖锐矛盾消弭于无形。物业公司经理陈琳翻开工作日志:“去年通过调解解决的纠纷占总量78%,业主满意度提升了32个百分点。”
初心如磐 架起连心桥
“做调解既要解法结,更要解心结。”阎毅摩挲着调解协议汇编册说。和这位有着三十余年党龄的老党员的对话整整进行了3个小时,他道出了2018年毅然离开律师岗位组建物调委的心声:用调解促和谐,在普法中解纠纷。
六年间,他们的团队从三五人壮大至38名专业调解员。他们用“法言法语”析理,更用“百姓白话”普法;靠代理案件维持运转,却始终坚持公益调解优先。翻开工作台账,密密麻麻记载着每个案例的调解心得:“业主称物业光收钱不办事,要引导看服务清单”“开发商遗留问题,须明确责任主体”……
“小物业牵动大民生。”云岩区委政法委相关负责人说,该区已构建住建、信访、法院等多部门协同的“预警—过滤—多元化解”链条。物调委这根“绣花针”,穿起了基层治理的千条线——2024年,全区超七成物业纠纷在诉前成功化解,真正实现了“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
暮色渐沉,阎毅收拾公文包准备赴约下一个调解。窗外细雨如酥,一位曾经的当事人执意将伞塞进他手里:“阎老师,你们搭的桥,我们老百姓走得踏实!”细雨中的背影渐行渐远,这座用专业与温情构筑的民心桥,已在千家万户心中稳稳扎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