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舟队伍在锦江河上集结。通讯员 彭俊 摄(贵州图片库 发) ■ 通讯员 田磊 田艳琴
“第一次来铜仁就被惊艳了,江水如镜,非常适合竞技,古城夜景更是如梦如幻,下次比赛我还来!”
“这里的水质清澈见底,观众十分热情!”
“铜仁真是山美水美,在这里遇到的人都特别热情好客。”
……
在刚过去不久的“赛动黔景”“水韵贵州”2025中国百城桨板公开赛(铜仁碧江站)暨铜仁锦江首届桨板挑战赛上,来自全国34个城市的500余名选手对铜仁市锦江河赞不绝口。
发源于贵州省梵净山南麓的锦江河,是长江上游的一条重要支流,碧波荡漾的江水,如一条玉带缠绕铜仁城。江水与城区交相辉映,形成“水在城中、城在绿中、人在景中”的景观特质。
锦江河的如画风景,也是铜仁市人大常委会用法治力量守护一泓清水的生动写照。
锦江河作为铜仁市的“母亲河”,历来受到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然而,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城镇化、工业化、农旅一体化快速推进,曾经有一段时期,锦江流域生态环境受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排放污染物、沿河两岸无序建设、污水直排等多重因素影响,水环境质量一直不够稳定。
守护一泓清水,重在建章立制。面对锦江河开发利用不科学及监管缺位等问题,铜仁市人大常委会及时启动锦江流域立法,《铜仁市锦江流域保护条例》适时而制,并于2017年10月1日起正式施行。
《铜仁市锦江流域保护条例》是铜仁市行使地方立法权后,铜仁市人大常委会制定的第一部地方性实体法规,也是铜仁市第一部地方性涉水法规。
近年来,铜仁市人大常委会守护碧水的立法“进度条”不断刷新。2020年1月1日,《铜仁市农村饮用水管理条例》实施;2023年3月1日,《铜仁市锦江干流大江沿岸建设管理条例》实施。这些“带齿”的法规为铜仁全方位筑牢水环境治理与保护法治屏障。打好碧水保卫战是一场攻坚战,也是一场持久战。
推动水环境治理与保护难度大、周期长,在采取立法保护的同时,必须采取强有力措施持续刚性监督。《铜仁市锦江流域保护条例》出台后,铜仁市人大常委会每年围绕法规实施情况开展监督,通过连续多年的跟踪监督,各地各有关部门保护意识日益增强、体制机制逐步完善、监管力度不断加大,锦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成效显著提升。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铜仁市锦江流域生态环境持续向好,水质常年保持在Ⅱ类标准。2024年,铜仁市22个国控、省控断面水质优良率达100%,地表水国控断面水环境质量连续3年位居全国地级市前30,锦江入选全省“美丽幸福河湖”,实现“一江清水送下游”。
清澈的锦江河为水上运动提供了绝佳的舞台。
锦江河畔的“中国传统龙舟赛”、公开水域游泳赛等,已成为铜仁市体育旅游的闪亮名片。刺激的桨板比赛、各类“板澡”擂台挑战赛、“狗刨式”游泳擂台赛等丰富多彩的水上赛事活动,吸引了全国各地水上运动爱好者和游客慕名而来,带动了本地餐饮、住宿、购物等相关产业的蓬勃发展,为铜仁的文旅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夏日清晨,漫步在铜仁沿江步道上,只见阳光轻洒锦江江面,锦江两岸绿树掩映,人水相依、城水交融,一幅水清岸绿的生态画卷尽收眼底。
“我们每天早上都会沿着锦江步道晨跑,呼吸新鲜空气,看看锦江美景,生活都感觉美了许多。”家住碧江区南岳清水湾的陈萍女士笑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