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数字报首页
版面导航
第01版:头版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基层
第04版:理论
第05版:国内
第06版:人大周刊
第07版:人大周刊
第08版:影像
标题导航
空中哨兵 智慧巡控
图说新闻
明知是禁药仍购买? 法院:构成犯罪!
山路服务畅 窗口暖意浓
图说新闻
回家有路 归途有光
版面概览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首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末版
发布日期: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文章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路服务畅 窗口暖意浓
—— 印江交警交出平安答卷
■ 记者 姚强 冉龙飞
印江自治县有这样一支公安队伍,连续10年斩获五届“全国优秀县级车管所”称号。这支屡获殊荣的队伍,正是印江自治县公安局交警大队。他们的“秘诀”,藏在每一次高效服务里,浸在每一份为民情怀中。
窗口服务提质:从两小时缩短至三分钟
走进印江自治县公安局交警大队办事大厅,宽敞明亮的环境中,高效便捷的服务流程让群众频频点赞。
从事货车运输的市民任江林对此深有体会。不久前,他因疏忽将行驶证误放入洗衣机清洗致其模糊,急需更换。“以前补证得开着卡车来大队重新拍照,排队好几次,全程要两个多小时。现在三分钟就搞定了!”任江林的感慨,正是该大队深化“放管服”改革的生动体现。
自2018年起,印江交警严格落实窗口延时错时服务、提醒告知服务、电话预约服务等便民措施,让群众办事“少跑腿、好办事”。工作人员邹书香和同事们始终坚守“办完最后一笔业务再下班”的承诺,“只要大厅还有一位群众,我们就不会离岗。”这份执着,让办事群众暖意融融。
不仅如此,该大队整合公安与保险行业资源,在17个乡镇建成“警保合作站”,集车驾管、秩序管理、事故快处快赔等服务于一体,将“一站式”便利送到群众家门口,群众满意度持续攀升。
服务触角延伸:“送考下乡”让便利直抵山村
“在家门口考证,不用跑县城,真是帮我们解决了大难题!”47岁的罗场乡罗场村村民罗刚,靠在集镇经营农资生意维生,骑摩托车是他日常出行的主要方式。以往,考取摩托车驾驶证需往返县城,对山区群众而言十分不便。如今,印江交警联合乡镇派出所推出“送考下乡”政策,让罗刚这样的村民在家门口就能完成考证、购险等流程。
印江多为山区,农村群众出行依赖摩托车,但山区到县城考证路途遥远。为让群众“出行合法又方便”,印江交警每年3月至年底,持续在沙子坡、缠溪、天堂、罗场等乡镇开展“送考下乡”,每期覆盖约300人,全年送考10余次,年服务超1000人。“既守牢了安全底线,又暖了群众心窝。”印江交警车管所所长张金松说。
流动服务惠民:打通山区服务“最后一公里”
除了“送考下乡”,“流动车管所”更是常年穿梭在山区乡镇。2022年以来,印江交警开展下乡业务16余次,接受群众咨询4863次,办理驾驶证业务3226笔、机动车业务562笔,跟踪整改安全隐患车辆3万余辆,既解了群众办事难题,更筑牢了农村交通安全防线。
“我们构建了执法培训监督、精准风险防控、打防管治勤务、多元服务发展等体系,全力守护群众平安。”印江自治县公安局交警大队副大队长代飞介绍,正是这样的坚守,让大队不仅连续五届获评“全国优秀县级车管所”,还先后荣获“全国公安机关100个成绩突出交警大队”“全省优秀公安基层单位”等称号,荣立省公安厅“集体二等功”2次、铜仁市公安局“集体三等功”2次。
从窗口的“延时服务”到山区的“送考下乡”,从“警保合作站”到“流动车管所”,印江交警用一件件民生实事,诠释着“人民公安为人民”的初心,在黔东大地书写着一份份让群众满意的平安答卷。
贵州省互联网出版业务许可证:黔新闻出网版准字第046号黔ICP备05003182号-1 Copyright @ 2003-2023 DDCPC.COM 贵州法治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主管主办 技术支持:
锦华科技